葛台明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QDNA3

博文

曙光将现

已有 3171 次阅读 2021-8-1 21:45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RNA病毒在传播过程中会发生高频率的随机突变基本上是所有RNA病毒的疫苗及治疗药物研发都必须面对、无法绕开的问题。这个方面的知识已经有很多很多人从各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和普及,本人在疫情之初也写过相关文章,如:科学网博文“镇服‘冠瘟’需努力”,大家可以在网上浏览(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57384-1217795.html)。不过,现在应该看到事物的另一面了。

            src=http___www.mianfeiwendang.com_pic_6558b1eacc6e4df0dd424470_1-810-jpg_6-1080-.jpg                                   

遗传变异是生物的基本特性。由于RNA复制/转录的保真性远低于DNA,所以,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病毒更易变异(图片蛋自网络,仅用于增加阅读趣味,侵必删)

 

基因突变的确具有随机性,而且绝大多数突变基因都对生物不利,是人们不希望看到的。为了克服突变的随机性,以便我们能更好地利用遗传变异的规律服务于人类,科学家耗死了无数脑细胞,想了很多办法,例如定向突变、基因工程与转基因、基因编辑,等等等等。这其中的许多研究都获得过诺贝尔奖,甚至不止一次获奖。炸药奖之所以屡屡授予这个领域,也说明基因突变的随机性(无方向性)的确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科学家迫切希望通过不懈努力而最终克服这种随机性,使基因突变只朝人们期望的方向发生。

src=http___e3f49eaa46b57.cdn.sohucs.com_c_pad,w_640,h_360,blur_80_2019_12_20_10_.jpg

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本图不严谨,是网络PS图片,仅用于增加阅读趣味(图片蛋自网络,侵必删)

 

人们往往过份强调了突变的随机性,以为由于基因突变随机性的存在,在针对病原体的疫苗和治疗方法的研发方面人们就束手无策了。事实并不完全如此,它还有另一面。这一面常常被人们,甚至被许多专家所忽略:突变不仅具有无方向性和随机性,同时也受突变范围的限制!

这个范围也就是所谓的突变谱(mutation spectrum),它是指基因的各种突变类型的总汇。基因突变之所以不是完全随机、完全无方向的,而是有一个限度(突变谱),是因为任何基因都无疑是有物质基础限制的!基因的物质基础就决定了每一个具体的基因都有一定范围的突变谱。举个栗子,决定身高的基因,无论它怎么突变,其结果都只是对身高产生影响——不同突变类型的基因对身高的影响各不相同。进一步而言,不同个体由于具备不同类型的基因,他们的身高也各不相同。但不管决定身高的基因如何突变,它都不会对人的肤色产生影响!因为身高基因的具体物质基础决定了它只能对身高发挥影响,而不可能对另一个与身高完全不相关的性状,例如肤色,产生影响!

 

5-Figure1-1.jpg

一个与遗传性痉孪性截瘫(hereditary spastic paraplegia)相关蛋白的突变谱

(图片蛋自网络,仅用于增加阅读趣味,侵必删)

 

由于基因突变的不可避免性,新冠病毒在今后的传播过程中一定还会不断产生各种各样的突变类型;鉴于突变谱的限制,可以预见,当病毒在传播途中遍历了所有类型的突变、且当所有在传播途中经受住了自然选择而得以存续下来突变类型都被进化挑选出来后,各种类型的病毒变异株最终都会被大致固定下来,并形成相对稳定的病毒株系,这就为有针对性地研发不同变异株的疫苗和治疗药物提供了可能。

93451930d368962c.jpg

(图片蛋自网络,仅用于增加阅读趣味,侵必删)

 

由此,希望大家不要由于新冠病毒的德尔塔变异株的出现并屡屡突破疫苗防线,就对疫苗失去信心。俗话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即便新冠病毒发生了突破现有疫苗防线的变异,解决新变异株的手段还是得依靠科学技术的发展——针对新株研发新疫苗!我相信,由于有了前期疫苗研发的经验可资借鉴,新疫苗一定会很快被研发出来;由于突变谱的限制,人类也一定能最终战胜新冠疫情。

曙光就在前面!




https://m.sciencenet.cn/blog-3357384-1297931.html

上一篇:关于新冠疫苗的思考
下一篇:为何本尊所向霹雳而女版折戟沉沙?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0: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