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导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jidaobao

博文

再议中国科研经费分配体制

已有 3369 次阅读 2011-2-12 13:32 |个人分类:栏目:科技工作大家谈|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潜规则, 全国人大, 东方周刊

编者按   2010年9月3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在美国Science杂志刊登名为“中国的科研文化”社论后本刊对此作了报道[1],引起科学界一系列反应。9月20日“北大清华教授为何“炮轰”科研基金分配”(杨明, 张静, 刘雅. 瞭望东方周刊. http://www.sina.com.cn),9月30日“撬动中国科技潜规则”(徐治国. 撬动中国科技潜规则[J], 科学新闻, 2010(19))等文引出了一些学者的观点。有关中国科研经费分配体制的讨论仍在继续,在此我们摆出各方面的观点,以营造科技工作大家谈的氛围。
      2010年1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在第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的开幕式上,坦陈我国当前科学体制存在一些弊端,并专门援引了施一公、饶毅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的文章说: “近年来中国的研究经费持续以20%的比例增长,但由于研究经费的分配中存在许多问题,阻碍了我国创新的步伐,他们认为必须打破研究资金管理中各种潜规则,建立健康的科研文化,研究资金必须以学术能力的优劣为基础进行分配,而不再依靠私人关系。”韩启德的讲话,是中国科技界高层对这篇被众多科学家认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章的首次公开回应。
(雷宇, 陈强. 科研改革绝不能放弃对自身力量的信仰[N/OL]. 中国
青年报, 2010-11-02. http://zqb.cyol.com/node/2010-11/02/content_3436526.htm
      2010年11月1日在第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特邀报告中,中国科技部部长万钢由护林员和啄木鸟的往事引申出:“我们要像护林员一样精心呵护科技这个大森林的发展,我们也期望各界来寻找、来质疑、来批判我们工作当中的缺点,来找出我们科技队伍当中的一些蛀虫,这样我们的科技森林就会更加繁荣。”提出:让科技界的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发现有造假的行为,我们同样也采取零容忍的态度,“一方面要宽松和谐,另一方面在学术腐败问题
上我们绝不让步”。(雷宇, 陈强. 科研改革绝不能放弃对自身力量的信仰[N/OL]. 中国青年报, 2010-11-02. http://zqb.cyol.com/node/2010-11/02/content_3436526.htm)但2011年11月6日,万钢在2010年上海浦江创新论坛表示,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的环境和科技创新的成绩有目共睹,同时还需要改进一些不足的地方来推动持续创新。“但是,如果抓住几个创新环节中的缺陷和个别的问题,就说我国科技体制是腐朽的、文化是没落的,这一点我不同意。如果这么说的话,就是对我们科技人员共同奋斗和努力
的不公平。”(罗争光, 杨金志. 万钢: 科技创新既要宽容失败也要严惩作假[EB/OL]. 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11/06/c_12745576.htm)             
      2010年11月8日中国科技部正式就有关美国Science杂志刊文事宜做出答复:今年9月,美国Science杂志刊登的“中国的科研文化”一文,涉及我国基础研究科研经费分配问题,我们认为与事实不相符合。…… ,我部作为国家科学技术的行政管理部门,与各科研机构、学术机构、院校、企业、各学术领域科学家、科研人员等联系和反映问题的渠道是畅通的。我们热忱欢迎所有关心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人们,就所关心的问题向我们了解情况、交换意见、提出建议。我们重申对任何违反科学道德、科研诚信、违规违纪的不端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有举必查,查实必究,绝不姑息。(科技部. 关于美国《科学》杂志刊文事宜的答复[EB/OL]. www.most.gov.cn /kjbgz/201011/t20101108-83236.htm)
      2010年12月7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蒲慕明对于施、饶的社论表示不完全赞同。他在接受《科学新闻》专访时指出,除了经费申请体制存在一定问题外,中国学术界缺乏严谨态度和创新精神也是中国目前科学文化需要克服的重要问题。……,虽然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但是我们应该注意的是,中国学术界缺乏严谨态度和创新精神是中国目前科学文化的核心问题,……,把所有问题都怪罪到经费的申请体制和通过“拉关系”来主导分配的现象。这是一种短视而且有偏见的看法。(徐治国. 蒲慕明: 中国科学“病”在何处[J]. 科学新闻, 2010(23).)
      2010年12月7日施、饶对上文作回应:关于中国科技界的评论文章,我们写过多次,发表在《人民日报》等国内主要刊物。自从我们在Science发表“中国的研究文化”一文后,引起的多方面反响出乎意料。其内容并不新颖,为参与中国科学的人所熟知。该文引起如此反响,说明相关部门和科研人员都关注科学体制和文化的问题。关注是改善的前提,对此我们非常高兴。……,出现不同的声音更表明这是一种健康的、多元化的讨论,更有利于中国科技界
的健康发展。(饶毅, 施一公. 对“蒲慕明:中国科学“病”在何处?”一文的回应[J]. 科学新闻, 2010(23))
      2011年1月21日四川大学教授王启智在美国Science杂志刊登一封名为:“期待中国按学术优劣资助科研经费”的信中称:在 “中国的科研文化”社论中,施、饶对目前中国科研面临的困境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而实际情况比社论所述更为糟糕。(张笑 编译. 四川大学教授致信Science评价施饶社论[J/OL]. 科学网.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1/243175.shtm
参考文献
[1] 施一公, 饶毅. 中国的科研文化[J]. 科技导报, 2010, 28(18): 15.
(责任编辑   王芷)


https://m.sciencenet.cn/blog-336909-412250.html

上一篇:基因测序能否拯救人类
下一篇:认知气候变化

1 许培扬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4 12: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