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导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jidaobao

博文

好氧活性污泥的厌氧颗粒化机制

已有 4060 次阅读 2013-1-7 10:12 |个人分类:栏目:封面图片说明|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水资源, 微生物, 哈尔滨

      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废水厌氧生物处理,在系统内培育出沉降性能良好、产甲烷活性高的颗粒污泥是其高效稳定运行的关键。用于启动UASB的接种污泥,一般采用厌氧活性污泥,而好氧活性污泥因其资源广泛易得在实际工程中也被广泛采用。然而,迄今为止,国内外研究者对厌氧颗粒污泥形成机制的研究均是以厌氧消化污泥作为接种污泥,而关于以好氧活性污泥为种泥的厌氧颗粒污泥形成机制少有报道。
      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建政课题组,长期从事高浓度有机废水厌氧生物处理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在研究好氧活性污泥的厌氧颗粒化时,发现了次生颗粒污泥形成的一种新机制,发展了厌氧颗粒污泥形成的“二次核学说”。该课题组采用UASB为厌氧反应器,以城市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剩余活性污泥为种泥,研究了好氧活性污泥的厌氧颗粒化过程及其机制。结果表明,当采用好氧污泥为种泥启动UASB时,厌氧颗粒污泥形成过程先后经历了污泥驯化期、微生物聚集体形成期、初生颗粒污泥形成期、次生颗粒污泥形成期、成熟颗粒污泥形成期5个时期。好氧活性污泥的厌氧颗粒化过程整体上符合“二次核学说”,其中初生颗粒污泥的形成符合黏液学说,而次生颗粒污泥的形成机制与已报道的以产甲烷丝状菌为骨架的厌氧颗粒污泥形成机制不同,次生颗粒污泥的内核是由初生颗粒污泥破碎形成的碎片构成,产甲烷丝状菌和其他细菌通过插入、附着于碎片等方式逐渐形成次生颗粒污泥。该研究成果丰富和发展了厌氧污泥颗粒化机制,同时也为好氧活性污泥的厌氧颗粒化及其生产性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
      《科技导报》2012年第36期第19—23页刊登了李建政等的文章“好氧活性污泥在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中的厌氧颗粒化过程及机制”。本期封面展示的是采用好氧活性污泥为接种污泥,在UASB反应器中培育出的成熟颗粒污泥。其中,右小图为成熟颗粒污泥的数码照片,左小图为实验中运行中的ABR,中间图为成熟颗粒污泥的扫描电镜照片,箭头所指为甲烷丝状菌。本期封面图片由李建政提供,本期封面由金功博设计。(责任编辑   岳臣)


https://m.sciencenet.cn/blog-336909-650486.html

上一篇:冒险医疗:艾滋治愈血癌
下一篇:中国近现代史上特殊的科学传播活动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03: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