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导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jidaobao

博文

气候变化:证据和原因(2)

已有 3965 次阅读 2014-9-9 08:55 |个人分类:栏目-RS推介|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厄尔尼诺, 气候变化, style, 世纪

10. 最近气候变暖的放缓是否预示着气候变化将不再发生?

不是的。1997—1998 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1998 年气候变暖较为明显。自那以后,平均地表气温的增加相对于之前的快速增长来说已经放缓。尽管变暖的速度减慢下来,但21 世纪初的气温仍然高于20 世纪90 年代(图1)。地表升温的短期放缓,并不会与人类引起温室气体含量变化将使全球气候长期抬升的解读相悖。  


图1 1850—2012 年全球平均温度
11. 如果说世界正在变暖,为什么有时冬天和夏天温度比以往低?

全球变暖是一个长期的趋势,但并不意味着每一年都会比上一年气温更高。天气模型中逐天和逐年的变化将持续创造出一些常规的冷天和冷季,即使在气候变暖的环境下也会如此。  

12. 为什么北极冰层正在消融,而南极冰层并没有?

冰层范围受到温度的影响,也受到风和洋流的影响。北极冰层被北冰洋部分包围,似乎对温度有着更加直接的响应;而风和海洋的变化似乎支配了围绕南极洲海洋的气候模型和冰层变化。  

13. 气候变化会对洪水、干旱、飓风、龙卷风的强度和频率产生怎样的影响?

随着人类排放温室气体,地球的低层大气正变得温度更高、湿度更大。这为风暴和某些严重天气现象带来了潜在的高能量。与理论预测一致,重大降雨和降雪(它们增加了洪涝的风险)及热浪整体上来说变得更频繁。极端降雨的趋势则因地区而异,其中变化最明显的是北美洲和欧洲部分地区,特别在冬季。  

14. 海平面上升的速度有多快?

验潮测量仪和近来卫星数据的长期监测结果表明,全球海平面正在上升,过去20 年全球平均上升高度的最佳估计值集中在3.2 mm 每年。自1901 年以来观察到的总上升高度约为20 cm。  

15. 什么是海洋酸化?这为什么重要?

海洋化学的直接观测结果表明,海水的化学平衡已经迁移至一个更加酸性的状态,即更低的pH 值(图2)。一些海洋生物(如珊瑚和一些贝壳类生物)拥有由碳酸钙构成的贝壳,这些贝壳在酸性环境中更容易溶解。随着海水酸度的增加,这些生物形成或维持它们的贝壳将更加艰难。  


图2 随着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海水表面的二氧化碳也增加
16. 地球是否会在下一个世纪进一步变暖?科学家们对此持怎样的态度?

是的。如果温室气体按照目前的趋势持续排放,而没有应用技术或者法规带来消减,那么科学家预期,21 世纪末,全球气温将在目前的基础上进一步升温 2.6~4.8℃(4.7~8.6℉)。  

17. 几摄氏度的气候变化值得人们担忧吗?

是的。虽然全球平均气温几摄氏度的升高听起来并不多,但上一个冰河时期的平均全球温度仅仅比目前冷4~5℃ (7~9℉)。全球变暖几度就会与区域和局部温度的大范围变化联系起来,并且会引起一些极端天气现象类型的增加。这些极端天气和其他变化(如海平面上升和风暴潮)将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产生重大影响。  

18. 科学家们正在做什么,能解决对气候系统理解的不确定性?

科学是持续不断的过程,包括观测、理解、建模、检验和预测。对于由增加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变暖长期趋势的预测是稳健的,并且已经经过了越来越多证据的证实。话虽如此,人们对某些现象的解读(举例来说,对云层动力学的理解、对在纪元和年代的时间尺度以及区域至地区的空间尺度上气候变化的理解)仍然不完全。这些都是科学家需要积极探索的领域。  

19. 一些灾难性的场景,比如“关掉墨西哥湾流”、“北极释放出沼气”,作为全球变暖的引爆点,是否值得担忧?

目前最可靠的气候模型并没有预测到不久将来这些系统的突然变化(这些变化经常被认为是引爆点)。然而,随着变暖的进一步加重,不能排除重大变化的可能性。  

20. 如果停止温室气体的排放,气候会回到200 年前的状况吗?

不会。即使温室气体的排放突然停止,地球表面的温度也不会降下来并回到前工业时代的水平,至少数千年的时间不会。  

(编译 田恬)

 

 

 

 

 

 

 

 

 

 

 

 



https://m.sciencenet.cn/blog-336909-826107.html

上一篇:埃博拉病毒疫苗研发能否走出困境
下一篇:气候变化的证据和原因(1)

1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7: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