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中的心理与行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lphaDa 研究兴趣:科研中的心理与行为,社会心理与治理,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

博文

知识变现与五味杂陈 精选

已有 6254 次阅读 2021-12-12 12:50 |个人分类:学术志趣|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乍一看题目,好像前后不搭,所以开头要把这个问题交代一下,写这个题目与最近的经历有关:工作之后,因为有博士这顶“帽子”,身边也更热闹了,也有人邀请了。再是疫情之后心理健康话题的升温,从国家到个体都更加重视,我也就有了“出场费”。我想,这就是知识变现吧。这种生活过了没多久,现在,我反而觉得怪怪的。我经常反问自己,我做的心理健康讲座,能给他们带来健康吗?虽然从讲座现场的效果来看,他们热热闹闹,若有所思的。但我自己,却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所以用“五味杂陈”来形容自己复杂的情绪。

    读博之前,应该追溯到大学本科,自己就深信自己这一辈子不可能发财,也过不上大富大贵的生活。虽然饱尝了借钱、没钱还贷款的日子,但发财到现在也不可能成为我奋斗的目标。我想就是这样的信念在让我产生五味杂陈的感觉,并且不停地提醒我,我的初心和使命不是赚钱。在心理学里面,有个很专业的概念把这称之为“不合理信念”,是这个“不合理信念”让我产生了难受的情绪。这不是我矫情,而是真实的感受。我觉得这与我所做的三件事情有关:

    第一件事情是读博期间对国内科研轻基础重应用、轻研究重转化的反思。再加之随着知识付费时代的来临,知识作为一种“资本”,通过网络流量变现。整个知识圈子内存在浮躁的风气,冲击着本来根基不稳的国内科研文化传统。基础和应用之间的度到底是多少?谁做基础谁做应用?基础和应用两种科研人员怎么合作?等等,这些问题并没答案。这里有许多辩证关系。

    第二件事情是博士论文研究学术志趣。如何产生学术志趣?基于自己的研究发现存在三条路径:第一种是在这个方面有潜能、投入时间、把工作做漂亮而产生志趣(自我效能路径,通俗说做得好、有信心而选择);第二种是先喜欢上科研学术这种职业、认同科研学术文化、喜欢这种充满思考的新奇的生活(当然这里面也存在通过科研或学术解决经济问题、发展问题甚至发家致富的功利动机),进而产生学术志趣(自我认同路径);第三种是两个路径兼有之。我们常常把好奇心当作是从事学术或者科学的更纯粹的动机,而鄙视“兴趣”。然而,我们的本科生常常带着功利性动机(如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而选择考研、进入研究生阶段,这个时候我们发现好奇心就成了个稀罕物,但我们并没有因为研究生没有好奇心而放弃了教育和引导,相反我们还是“毁”人不倦。因此我才想用志趣的概念,中国文化情境中人们认为“志趣”更加能代表一个人经过社会生活反复冲刷而能择一事而终,去替代当前随口就来的、口头的、不值一文的“兴趣”。而知识变现,就是学术志趣过程中面临的一个小小问题。

    第三件事情是每次课堂上我的学生(地方行业特色类大学的学生)没精神的时候,我都会拿“知识变现”刺激他们。我只讲自己觉得有意思的东西,并不能让我的课堂有他们想要的意思,我没有和他们在一个频道;为了让他们觉得我的课蕴藏价值,我不得不把我觉得有意思的事情和他们觉得有意思的事情之间架起一座桥,把它们连接起来。最终,我再想着把他们引导到认真学习思考这个方向上来。例如,有一次我在课堂上跟我的学生说,我现在一个小时定价500或者1000在桂林的心理咨询市场上也有稳定的客户,同学们开始打起精神了,“哇”;我接着问,你们认为我每个星期会接多少个个案?他们并没有听进去,而是在盘算着我一个月的外水有多少;这时候不得不停顿,看着他们,等他们安静下来,再重复我自己的问题,然后自问自答“我每个星期接校外的个案不会超过1个、也就是1小时”;学生开始不理解;我说我还是更喜欢学校心理咨询室给我安排的大学生个案,虽然学校只付给我不到市场价三分之一甚至七分之一的薪水;而学校的个案,我每周不会超过3个。我引导他们,在我们成长的时候,有些钱我们赚的刚好就行了。这个刚好,在我这里就是工资和外快能够还房贷车贷、够生活开销就行了。我们要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让自己的时间变得更有价值的事情中去,那就是“充电”。我们把自身时间的价值,提升到5000半天,或者更高,那样你就能进入良性循环。而每次讲完这些,我还是觉得有哪个地方不妥,因为这里面的价值一直是用金钱去衡量的。也许他们只有先超越物质快乐这个阶段,才能体会到“用知识为自己服务的快乐”“用知识为他人服务的快乐”“用知识为人民服务的快乐”“为知识大厦添砖加瓦而努力的快乐”,用这些更具精神激励的体验去犒劳自己。我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我和他们之间的不同,可能仅仅是我早早给自己设了一个界限“我这辈子不可能发财”。

    读书可以改变命运是中华优秀的文化信念。当我们国家更强大的时候,比如现在,我们应该引导更多衣食无忧的人进入学术科研领域,到其中体验超越自我的快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安置更多的好奇心,创造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要引导我们的学生,不能热衷于网络文化、商业文化输出的知识变现。特别是当我们还处在“半罐子水”的时候,要小心知识变现对自己造成“杀鸡取卵”式的伤害。甚至当我们“满腹经纶”的时候,也要谨防知识变现带来的高傲、轻浮,藐视、违背学术的“初心”。

     



https://m.sciencenet.cn/blog-3383728-1316241.html

上一篇:我的一天
下一篇:自然灾害和人的敬畏感

20 王磊 武夷山 陈万浩 杨正瓴 王启云 黄永义 郑永军 徐耀 王安良 王超杰 郭文炎 姚伟 姬扬 吕泰省 李可 徐绍辉 晏成和 史晓雷 张鹰 许培扬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6: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