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zhilo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zhilong

博文

按标题搜索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一例(范洪义作)
2023-10-7 22:00
量子力学创始人之一海森堡评狄拉克说:“他实在是太聪明了,与他竞争,那简直就是班门弄斧。 “ 而物理圣人爱因斯坦则进一步说:我对狄拉克感到很头疼。就像走在令人晕眩的小径上,在这种天才与疯狂之间保持平衡是很可怕的。” 我们常人,因为浅见识薄,倒反而没有如同海森堡及爱因斯坦的体会深,就像不懂诗的人不了 ...
783 次阅读|没有评论
往书不堪回读(范洪义作)
2023-10-7 21:58
人老了,回想青、壮年时期便觉不堪回首,误入“文革”莫名其妙地蹉跎了黄金时间十年,但比起二位大学同班同学香消玉殒(尽管是男生)的命运来说还是好得多,可能是神灵给我的任务—-发展量子力学的数学物理—-尚需我活着完成吧。如今,有闲暇还是在构思论文,今天翻阅我于1997年著的“量子力学表象与变换论” (上海科技出 ...
668 次阅读|没有评论
别开生面创量子力学数学方法(范洪义作)
2023-10-6 15:13
当绝大多数量子力学学者纠缠于量子纠缠的诡异而不能自拔时,有一些年轻人花时间钻研量子力学本身特殊的数学,即有序算符内的积分理论,获得惊喜。可以说,不了解这一理论就没学到量子力学的精髓,流于空泛,浅尝辄止而已。 这一理论也是真正意义下的量子计算,用它可以构造对应于不同幺正变换的量子门,并施行算符函数的积 ...
546 次阅读|没有评论
论文贵在精神矍铄(范洪义作)
2023-10-5 21:49
不少同行读我中、青年时期发表的论文 ,觉得有精、气、神,文中公式卓然而立,有英姿美感,其推导严絲无缝, 步步为营,故可遗世而独立,于是来信问有何诀巧。 我答道:我那时写论文的精神状态如陸游的一首诗所述"斜阳古道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的那样,即是说,我那时写论文,聚精会 ...
598 次阅读|没有评论
金庸小说少林寺的扫地僧今说(范洪义作)
2023-10-4 21:31
上月下旬,我意外地收到曾与我合作过论文的一位中国科大少年班的学生(现在异国任教)的电子邮件,上书“我以前对您的IWOP有过了解,惊为天人! 之前在科大的时候就觉得你很像金庸小说里少林寺的扫地僧,深不可测,有大智慧,却深藏不露。”、、、“当时我觉得惊为天人的地方之一就是怎么能想到对|> | 积分的,太有创 ...
737 次阅读|没有评论
最早施行量子计算的是在中国(范洪义作)
2023-10-1 22:48
量子计算是遵循量子力学规律的调控量子信息单元的计算模式。一般认为,是国外学者先想到用qubit和态迭加原理去做的, 如在1994年Shor针对大数分解设计的量子算法。其实,最早提出并给出量子计算方案的是中国人范洪义,并由杜建明教授在计算机上实施。因为根据伟大的物理学家玻尔所说,进入到量子力学后,所面对的力学量是 ...
1039 次阅读|没有评论
话说思维阶段(范洪义作)
2023-10-1 11:06
最近,偶尔看到网上搞计算机语言和算法者在“累积推理”上大下功夫,旨在让大模型像人一样思考,在程序中加入“验证者”,及时判断对错,将以往的思维树变成有向无环图,效果更好,也许是人工智能的发展进。可是我转念一想,人工智能能够循本就源地代替人类思考,从树根往上窜,成为思维树,但若无本源,则为虚渺也。例如 ...
626 次阅读|没有评论
切莫小觑量子表象完备性的正态分布公式(范洪义作)
2023-9-30 18:15
经过几十年的持续不懈的研究,我创立并较系统地完善了量子力学的有序算符内的积分理论,顺着我的理论导游,风光旑旎,可以看到很多老题新解,也可以看到不少新题之秀色可歺。其中一个看点是量子力学表象完备性可以正规排序下的高斯积分来表达,即与高斯游走策略(正态分布)相联,于是量子力学的玻恩几率物理假设在数学上 ...
603 次阅读|没有评论
话说基础研究(范洪义作)
2023-9-29 19:54
何谓基础研究? 这只有真正历练过它并有原始创新的人才能说点体会,而在國外先进思想与技术的基础上作一些因袭的局部突破还算不上纯粹的基础研究。基础研究的课题似乎是兒童天真的问题,在物理领域如热是什么?光是什么?颜色如何纷呈?月亮为什么不掉下等,在数学上则是异想天开想出微积分,其方法是劈空抓阄,唯天才能想 ...
737 次阅读|没有评论
出奇招融合海森堡方程与薛定谔方程(范洪义作)
2023-9-28 14:40
1926年,薛定谔方程问世后,海森堡挑其毛病,后来发现两者不打不相识, 更有狄拉克创立符号法使两者既统一,又各司其责。然而海森堡方程很少被直接用来求能谱,人们厚此薄彼的主要原因是较熟悉用微分方强求解的方法,不过解微分方程往往无解析解,只好求助于数值计算。某不才,在年轻人时发明所谓“不变本征算符理论” , ...
557 次阅读|没有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3-12-1 12: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