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科学编辑isechina的官方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isechina

博文

编辑在自己任职的期刊上发表文章是否合适?

已有 3639 次阅读 2022-7-26 09:28 |个人分类:百家争鸣|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编辑在自己任职的期刊上发表文章是否合适?


图片

编者按


期刊编辑是学术出版的主要把关人。然而,大众担心编辑们在向自己的期刊提交稿件时可能会得到优待。这种自我出版的普遍性鲜为人知,也不确定其对已发表的文章的可信度会产生怎样的后果。本文作者对Medline, PsycInfo, Scopus和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中关于编辑在自己的期刊上发表文章的普遍性的文献进行了系统性回顾,并对这种做法进行规范的伦理分析。



研究显示,在不同的领域、期刊和编辑之间,自我出版有很大的差异。许多研究存在严重的研究方法上的局限性;但在某些情况下,自我出版的文章质量是非常高的。建议在期刊中拥有相当权力的主编和副主编不要在自己的期刊上发表文章。期刊应该有明确的程序来处理编委会成员所提交的稿件。

导读

  • 编辑在自己的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普遍性在不同的期刊上有很大的差异。
  • 研究结果并未表明,编辑在自己任职的期刊上发表文章会损害期刊利益。
  • 期刊指南应该包括关于编辑本身投稿及处理流程的明确信息。
  • 总的来说,至少主编应努力避免在自己的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


研究背景

决定期刊发表内容的机制对整个科学文献的质量和可信度以及研究人员个人的职业生涯有重大影响。然而,利益冲突可能挑战编辑处理稿件的公正性。由于大多数编辑都是活跃的研究人员,他们不仅要评估别人的学术作品,还要产出自己的学术成果。当文章的作者同时又是期刊的编辑时,就会产生一种潜在的利益冲突,比如偏见、偏袒、选择更“友好”的审稿人、拥有更高的接受可能性和更快的处理流程等。即使稿件由该期刊的另一位编辑处理,这种利益冲突也可能存在。

因此,为了判断与编辑在自己的期刊上发表文章相关问题的潜在严重性,了解这种做法的普遍性是至关重要的。该综述首先汇报了对相关实证研究所使用的研究方法的文献调查结果。随后就这个问题提出了建议,并总结了在文献和社交媒体中发现的论点。此外,作者对赞成和反对编辑在自己的期刊上发表文章的论点进行了分析,并对这种做法需要有哪些限制和规定进行了深入探讨。

研究发现

研究方法层面的顾虑

首先,并不是所有的文献都仔细考虑了编辑何时开始担任编辑的角色。如果我们要从研究中了解编辑是否在自己的期刊中得到优待,那么关键是要知道他们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担任这一角色的。

其次,所有类型的文章都被包括在所调查的文献内,包括社论。然而,如果在分析中把社论与普通论文和系统综述一样计算在内,就会使情况变得复杂。社论应该是由编辑撰写的,如果不对这些文章进行分类,那么就不能得出明确的结论,即在接收实证研究类型的文章时,编辑是否真的受到了青睐。

最后,在很多文献中,所有的编辑都被笼统归为一类,而没有承认主编、副主编和编辑委员会成员之间的权力差异。如果我们认为偏袒是反对自我出版的主要论据之一,那么编辑角色的差异可能是相关的。

研究启示

该综述揭示了编辑在自己的期刊上发表文章的一系列复杂动机。不仅编辑可以从利用自己的地位获得发表中获得潜在的利益,而且期刊也可以从担任编辑角色的研究人员提交重要学术论文以提高期刊的知名度、质量和引用率中获益。因此,编辑和期刊之间可能存在着相互作用,二者的声誉和影响力可以通过交换来实现互利。

研究显示,编辑在自己的期刊上发表文章的普遍性在不同的期刊之间有很大的差异。然而,除了一些明显的案例外,很难断定编辑自己期刊上发表文章损害同行评审,因此不能说明会对学术文献的认知质量构成严重威胁。

但是在对所提交的稿件进行评估时,应该通过对编辑提交的论文进行严格的审核程序来减少偏见出现的风险。由于不可能完全消除这种风险,因此必须权衡维持允许编辑在自己的期刊上发表论文的做法在可靠性和信任度方面的代价,以及不允许这样做可能带来的损失。对于例外情况,需要有与具体案例或情况相关的有力论据。为保证公开透明原则,期刊的指南中必须包括明确的信息,以说明对编辑撰写的投稿所应执行的程序。总之,鉴于以往权力滥用的证据,以及公众对这种滥用的怀疑,我们建议至少主编应避免在自己的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

参考文献: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leap.1449

翻译:Yulia
校对:HB
作者:Gert Helgesson,Igor Radun,Jenni Radun,Gustav Nilsonne




https://m.sciencenet.cn/blog-3387871-1348795.html

上一篇:期刊的排名与审稿人的学术影响力有关吗?
下一篇:AMM综述 | 鸦胆子苦醇的广谱抗癌效应及其潜在分子机制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8: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