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科学编辑isechina的官方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isechina

博文

欧盟新倡议(Agreement on Reforming Research Assessment),有望推进科研评估系统

已有 1926 次阅读 2022-8-8 13:39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图片


一直以来,对科学研究内容的评估系统都存在着过于狭隘的问题。现有的方法有利于那些获得大额资助、在Nature这类高影响因子的杂志上发表文章或注册专利的个人或团队,却牺牲了很多不符合这些标准的高质量研究。


学术研究专家网络Research on Research Institute(RoRI)2020年11月的一份报告显示,这种评估方法给科研界带来了不小的压力,让研究人员不得不为了达到科研指标而不断发表文章。这增加了他们违反研究伦理和诚信的风险。同时,该评估系统对所有不能通过简单的数据来衡量的科研成果存有偏见。


这种对常用评估程序的歪曲应用已经引发了一些倡议,如《旧金山研究评估宣言》(San Francisco Declaration on Research Assessment),迄今已有2500多家机构和19,000个人签署;Leiden Manifesto for research metrics; 国际研究管理协会(International Network of Research Management Societies)制定的SCOPE原则(SCOPE principles);以及英国资助机构委托的Metric Tide report。据统计,至少有15项不同的努力在敦促政策制定者、资助者和机构负责人确保将评估系统的伤害降到最低。


但是,这些项目的设计者都开始担心,随后的每一项倡议都会沦为空谈,而欠缺实际行动。


7月20日,一项全新的、历时四年的新倡议《改革研究评估协议》(Agreement on Reforming Research Assessment) 隆重面世,有望推动研究界进行真正的变革。该倡议由欧洲大学协会(European University Association)和欧洲科学组织(Science Europe)共同发起,并得到了欧盟委员会的支持。它汇集了350多个组织经验想法,提出了一个示范协议,以建立一套更加包容、全球化的评估体系


该协议将于9月28日开放签署。签署方必须承诺负责任地使用指标,例如停止对期刊指标影响因子和h指数等)的“不恰当”使用;承诺避免使用大学和研究机构的排名,并承认其统计方法上的局限性。


签署方还必须承诺奖励更多以质量为导向的指标,如成为导师(包括博士生导师)的标准,以及对开放科学的支持(包括数据共享和合作)。最后的研究论文绝对不是衡量研究质量的唯一指标其他形式的产出如数据集、新的文章格式如注册报告)、以及更透明的同行评审模式,也同样重要。


这不仅仅是另一个善意的声明,更重要的是,签署方承诺建立一个对自己负责的体系10月,他们将举行联合国式的大会,审查进展情况,并建立一个更持久的组织模式。该组织的核心是给予研究人员,特别是早期研究人员一个发声的平台。他们有权与自己的机构、更有资历的同事和资助者一起对这个体系的建构提出意见和建议。


该协议重点关注三种类型的研究评估,涵盖组织(如大学和院系);个人研究人员和团队;以及具体的研究项目。每种评估类型几乎都设有不同的标准,而这些标准又会因国家而异。


但是,这项倡议的重点不是要创造一种统一的研究评估方法。它是为了保证评估过程是公平的,决定的理由是透明的,任何研究人员都不能处于不利地位或受到伤害。如果要以高质量为标准,那么就不应该局限于一套狭隘的指标(如筹集资金或在具有高影响因子的期刊上发表文章)。在导师制、数据共享、花时间培养新生代学者,以及识别科研弱势群体并为其赋予更多机会方面,都需要更多我们的关注。


正如RoRI报告的作者所说,发表声明的时代已经过去。研究评估现在必须开始做出改变,以衡量那些真正重要的东西。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2-02037-8


翻译:Yulia

校对:HB




https://m.sciencenet.cn/blog-3387871-1350424.html

上一篇:ScienceOpen 七月大事件
下一篇:热烈祝贺!BIO Integration正式被Scopus数据库收录!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18: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