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学与材料ICM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kong

博文

杰克逊州立大学Jerzy Leszczynski院士:γ-Al₂O₃(111)n表面钴和镍单原子位的周期性边界DFT研究

已有 1033 次阅读 2023-9-11 17:26 |个人分类:ICM文章|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Banner 动画.gif

1.png

  • 文章导读

表面负载的单原子金属催化剂被广泛应用于CO氧化反应、重整反应、生物质的转化等许多催化反应过程中。Ni基和Co基单原子催化剂也被应用于光催化、电池、天然气转化、加氢和脱氢反应等各领域。单原子金属的催化性能对载体的电子和几何环境非常敏感,其位点的电子结构受到周围相互作用原子的影响,进而导致催化行为的改变。电子和几何环境的分析能为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提供新的认识。Al2O3作为一种催化剂载体,能稳定单原子,提高单原子中心在催化过程中的活性和选择性。而表面上三配位的Al中心对于催化剂活性中心的形成尤为重要。

美国杰克逊州立大学Jerzy Leszczynski院士研究团队阐明了Fe系单原子金属取代γ-Al2O3(111)n表面Al后,的金属形成,d电子数增加对可能的催化性能的影响。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方法对γ-Al2O3(111)n表面掺杂单原子Co和Ni后的能量性质、局部结构和微观电子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重态和五重态的CoI取代形成的结构、双重态和四重态的NiI取代形成的结构是能量简并的,这种能量简并是由于γ-Al2O3(111)n表面掺杂的CoI或NiI近邻O原子p轨道上的αβ电子发生翻转造成的。取代的NiI在所有三个自旋态中都具有唯一的d8电子构型。同样地,CoI在所有三个开壳层自旋态中都具有唯一的d7电子构型。在γ-Al2O3的单金属取代(111)n表面上增加d电子的布局数会给金属催化中心提供更稳定的电子构型。

2.png

图文摘要:Co/Ni单金属取代γ-Al2O3(111)n表面d电子构型

  • 本文亮点

  系统地阐明了在γ-Al2O3的单金属取代(111)n表面上d电子布局数变化对能量特性和微观结构特征的影响。

  为γ-Al2O3(111)掺杂单原子金属体系的活性、选择性和可能的催化性能提供更深层次的理解。

  • 图文解读

1. γ-Al2O3(111)n表面结构模型及性质

在(111)n表面上暴露的三种不同Al位点(MI、AlII和AlIII)中,MI被认为是Fe系元素取代最稳定的位置。对Co以单线态,三重态,五重态和七重态这四种不同的自旋多重度取代γ-Al2O3(111)n表面AlI位的能量进行了计算,得出Co以五重态存在时能量最低,置换过程释放的能量为-113.17 kcal·mol−1,比相应的Fe取代的能量高约-68.87 kcal·mol−1。值得注意的是,Co3+的五重态和三重态之间的能量相差44.33 kcal·mol−1,但是它们取代γ-Al2O3(111)n表面的Al后结构的能量却相差不大,Co取代物的简并性说明γ- Al2O3表面的配位可能影响Co3+周围的电子结构

图1.png

图1. γ-Al2O3(111)n表面结构模型示意图

2. γ-Al2O3(111)n表面掺杂单重态CoI的PDOS

γ-Al2O3(111)n表面掺杂单重态CoI时,投影态密度的分析揭示了典型的闭壳层特征,αβ自旋态密度具有对称性。最低空轨道(LUMO)上主要是配位Co原子的d轨道,而最高占据轨道(HOMO)上主要是表层O原子的p轨道。单线态CoI取代(111)n表面Al时,带隙值(HOMO-LUMO)约为0.49 eV,比γ-Al2O3的未取代(111)n表面(0.66 eV)小约0.17 eV。

图2.png

图2. γ-Al2O3(111)n表面掺杂单重态CoI的PDOS图

3. γ-Al2O3(111)n表面掺杂单重态CoI的分子轨道分析

γ-Al2O3(111)n表面掺杂单重态CoI的分子轨道分析显示,CoI取代和未取代γ-Al2O3(111)n表面上,O12的p轨道决定了HOMO。因此,HOMO并不完全局限于金属位点的周围,它会扩散到被取代的和未被取代的表面上。CoI的三个完全占据的d轨道主要贡献在HOMO-32轨道上,这些占据的d轨道是高度非局域化的。相比之下,LUMO+1轨道则被表面配位的CoId轨道和相应O原子的p轨道局域化。在γ-Al2O3(111)n表面,单重态取代的CoI具有闭壳层d6电子组态。

图3.png

图3. γ-Al2O3(111)n表面掺杂单重态CoI的分子轨道分析(MOs)

4. γ-Al2O3(111)n表面掺杂三重态、五重态和七重态CoI的PDOS

PDOS分析显示CoI三重态和五重态的高自旋态中表现出几乎相同的能带特征,这与电荷和自旋密度分布一致。七重态的能带也显示出类似的特征。这些高自旋态CoI掺杂的γ-Al2O3(111)n表面的d轨道或s轨道对HOMO和LUMO没有贡献,它们主要由未取代(111)n表面Al的sp3轨道和表层O原子的p轨道决定的。三重态的带隙分别为0.47 eV (α—自旋)和0.66 eV (β—自旋),五重态的带隙分别为0.66 eV (α—自旋)和0.48 eV (β—自旋)。而在七重态中α自旋形成了一个大的带隙,分别为1.76 eV (α—自旋)和0.65 eV (β—自旋)。这主要是由于七重态的α自旋中,Co的4s轨道对LUMO作了主要贡献,导致了这种大带隙的形成

图4.png

图4. γ-Al2O3(111)n表面掺杂三重态、五重态和七重态CoI的PDOS

5. γ-Al2O3(111)n表面掺杂三重态、五重态CoI的分子轨道分析

CoI的分子轨道分析也表明简并的三重态和五重态之间很大的相似性。它们之间唯一的区别在于LUMO的组成。在三重态中,CoI取代表面O12原子α自旋的p轨道主要贡献了α自旋的LUMO轨道。而在五重态中,它主要对β自旋的LUMO做贡献。在三重态中,p轨道相应β自旋组分被占据,自旋密度为-0.72,它平衡了Co上2.72的自旋密度,导致总自旋密度为2。而在五重态中,p轨道的α自旋组分被占据,自旋密度为0.72,而相应的β自旋轨道未被占据。因此,三重态和五重态的能量简并是由O12的p轨道上的αβ电子翻转引起的。

图5.png

图5. γ-Al2O3(111)n表面掺杂三重态、五重态CoI的分子轨道分析(MOs)

6. γ-Al2O3(111)n表面掺杂七重态CoI的分子轨道分析

七重态CoI的分子轨道分析显示出AlI (HOMO)和CoI (LUMO)的s轨道分别贡献α自旋的大带隙。对于所有高自旋态,CoI的三个局域的d轨道可认为是β自旋组分中的未占据轨道,分别是三重态的LUMO+1、LUMO+2和LUMO+3,五重态的LUMO+2、LUMO+3和LUMO+4以及七重态的LUMO+2、LUMO+3和LUMO+5。因此,CoI的三个d轨道只有一半被占据,γ-Al2O3 (111)n表面高自旋态下的CoI具有开壳层d7电子组态。

图6.png

图6. γ-Al2O3(111)n表面掺杂七重态CoI的分子轨道分析(MOs)

7. γ-Al2O3(111)n表面掺杂双重态、五重态和六重态NiI的PDOS

PDOS分析显示双重态和四重态的NiI表现出几乎相同的能带特征,这同样可以从电荷、自旋密度分布以及能量简并度看出。两种简并态NiI掺杂的γ-Al2O3表面的d轨道或s轨道对HOMO和LUMO没有贡献,它们主要由表面O原子的p轨道和未取代(111)n表面Al原子的sp3轨道决定。双重态的带隙分别为0.47 eV (α—自旋)和0.66 eV (β—自旋),四重态的带隙分别为0.65 eV (α—自旋)和0.46 eV (β—自旋)。NiI取代(111)n表面的带隙形式与CoI取代的几乎相同,因此NiI取代和CoI取代体系具有相似的带隙。对于六重态的α自旋,Ni的4s轨道对LUMO作了主要贡献,导致形成的带隙较大,为2.06 eV。而对于β自旋组分,表层O原子的p轨道贡献了LUMO,带隙值为0.65 eV。

图7.png

图7. γ-Al2O3(111)n表面掺杂双重态、五重态和六重态NiI的PDOS

8. γ-Al2O3(111)n表面掺杂双重、四重简并态NiI的分子轨道分析

分子轨道分析显示了NiI取代表面简并的双重态和四重态之间高度的相似性,而唯一的差异也是在于LUMO的组成。在双重态中,NiI取代表面O12的p轨道主要贡献了α自旋的LUMO。而在四重态中,它主要对β自旋的LUMO做贡献。在双重态中,p轨道的β自旋组分被占据。而在四重态中,p轨道的α自旋组分被占据,而相应的β自旋轨道未被占据。因此,双重态和四重态之间的能量简并是由O12的p轨道上的αβ电子翻转引起的。在双重态的α自旋中,NiI的5个d轨道局域在HOMO-11以下(HOMO-11到HOMO-37),对于四重态则是局域在HOMO-10以下(HOMO-10到HOMO-39)。而在β自旋态中,NiI在双重态HOMO-15以下(HOMO -11到HOMO -23)和在四重态HOMO-15以下(HOMO-10到HOMO-24)局域3个d轨道。其余两个局域d轨道出现在β自旋分量中,为双重态和四重态的未占据轨道(LUMO)。它们是双重态的LUMO+1和LUMO+2以及五重态的LUMO+2和LUMO+3。因此,在γ-Al2O3 (111)n表面,取代的NiI具有双重态和四重态的开壳层d8电子组态。

图8.png

图8. γ-Al2O3(111)n表面掺杂双重、四重简并态NiI的分子轨道分析(MOs)

9. γ-Al2O3(111)n表面掺杂六重态NiI的分子轨道分析(MOs)

六重态NiI的分子轨道分析显示出AlI (HOMO)和NiI(LUMO)的s轨道分别贡献α自旋的大带隙,这与CoI取代(111)n表面的情况类似。在六重态中,NiIα自旋组分的HOMO-9下(HOMO-9到HOMO-38)发现了5个已占据的d轨道。同时,NiI在HOMO-13轨道以下(HOMO-13到HOMO-21)发现3个已占据的d轨道,在相应的β自旋组分中(LUMO+2和LUMO+3)出现了NiI的两个未占据的d轨道。因此,γ-Al2O3 (111)n表面六重自旋态的NiI也具有开壳层d8电子组态。

图9.png

图9. γ-Al2O3(111)n表面掺杂六重态NiI的分子轨道分析(MOs)

  • 总结与展望

对γ-Al2O3(111)n表面三配位Al被金属Co和Ni单原子取代结构的计算研究表明:

(1) Al2O3 (111)n表面AlI位的单原子取代过程释放的能量大小顺序为NiI (164.85 kcal·mol−1)> CoI (113.17·kcal mol−1)>FeI (44.30·kcal mol−1)

(2) CoI和NiI单原子掺杂的γ-Al2O3 (111)n表面基态均为能量简并态。三重态和五重态的CoI取代表面具有相同的能量,这是由γ-Al2O3(111)n表面取代过渡金属位附近O12的p轨道上的αβ电子翻转引起的。同一结论在双重态和四重态NiI取代表面的能量简并度上得到了验证。γ-Al2O3 (111)n表面的这些能量简并的CoI或NiI位点可以作为CO/CO2转化的有效催化中心

(3) FeI取代γ-Al2O3 (111)n表面的电子组态随其自旋多重态变化而变化,而NiI和CoI取代的(111)n表面的所有高自旋态中分别具有独特的d8和d7电子组态。因此,在最高的自旋多重态状态下,CoI和NiI取代的单位点(111)n体系的自旋密度会扩展到未取代(111)n表面。此外,在表面取代的CoI和NiI原子具有独特的d电子组态,原子距离延伸受CoI和NiI相应自旋多重态变化的影响较小。因此,在金属取代的γ-Al2O3(111)n表面上d电子的增加会导致形成稳定的局部结构和稳定的d电子组态

撰稿:原文作者

排版:ICM编辑部

扫二维码|查看原文

二维码.png

本文来自美国杰克逊州立大学Jerzy Leszczynski院士团队发表在Industrial Chemistry & Materials的文章:Co and Ni single sites on the (111)n surface of γ-Al2O3 – a periodic boundary DFT study, https://doi.org/10.1039/D2IM00039C

文章链接: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23/im/d2im00039c 

  • 作者简介

Jerzy.jpg

通讯作者

Jerzy Leszczynski,杰克逊州立大学教授,杰克逊州立大学交叉学科纳米毒性研究中心主任(ICN)主任,欧洲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艺术与人文院院士、国际工程学会名誉会员,2009年获得美国“总统杰出科学成就奖”。主要从事计算化学和晶体学等方面的研究,在Nature NanotechnologyScience Advances 、Scientific ReportsACS NanoNucleic Acids Research等期刊上发表论文1000余篇,总被引量为31400余次,h-index高达83。担任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的创刊主编和Industrial Chemistry & Materials 的顾问编委。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 期刊特色

    国际一流编委团队

    严格快速评审,支持透明评审

    接收即在线,并分配DOI号

   目前对作者读者双向免费

    国际传播平台,全球高显示度

    优秀审稿人与作者奖励

  • 期刊简介

Industrial Chemistry & Materials (ICM) 目前已被DOAJ、Google Scholar检索,是中国科学院主管,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主办,英国皇家化学会(RSC)全球出版发行的Open Access英文期刊,由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张锁江院士担任主编。ICM 以化学、化工、材料为学科基础,以交叉为特色,以应用为导向,重点关注工业过程中化学问题、高端材料创制中过程科学的国际前沿和重大技术突破,目前对读者作者双向免费欢迎广大科研工作者积极投稿、阅读和分享!

期刊网站:https://www.rsc.org/journals-books-databases/about-journals/industrial-chemistry-materials

投稿网址:https://mc.manuscriptcentral.com/icmat

联系邮箱:icm@rsc.org; icm@ipe.ac.cn

联系电话:010-82612330

微信公众号:ICM工业化学与材料

Twitter & Facebook:@IndChemMater

LinkedIn: https://www.linkedin.com/company/industial-chemistry-materials/

Editor-in-Chief

Suojiang Zhang(张锁江)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河南大学

Associate Editors

Maohong Fan                                           Chao Lu(吕超)

University of Wyoming,US                         郑州大学

Anja V. Mudring                                       Rong Sun(孙蓉)

Aarhus University,DK                                 深圳先进电子材料国际创新研究院 

Quanhong Yang(杨全红)                          Shouliang Yi

天津大学                                                     National Energy Technology Laboratory,US

Tierui Zhang(张铁锐)                                Xiangping Zhang(张香平)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CM 名片-1229-非微信平台可用.png



https://m.sciencenet.cn/blog-3388879-1402269.html

上一篇:ICM论文 | 东北大学杨景帅副教授团队:高性能高温质子交换膜的设计——长侧链烷基季铵化的聚(三联苯哌啶鎓)
下一篇:【会议通知】第三届功能材料与界面科学大会暨2023年能源青年科学家论坛 (第二轮通知)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3 05: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