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tor_DU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289390715

博文

博物馆的秘密-阅读笔记 精选

已有 4202 次阅读 2021-5-15 12:40 |个人分类:论文评说|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博物馆的秘密:隐世藏品背后的故事》(The Secret Museum

[] Molly Oldfield著   [] 李子

image.png 

 

 

苹果砸中了牛顿吗?

关于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是:苹果从树上落下砸中牛顿,引起他思考“为什么苹果会下落”。然而,真的有苹果砸中牛顿吗?

英国皇家学会收录了出版于1752年《牛顿生活回忆录》(Memoirs of Sir Isaac Newton’s Life)的原稿资料,其中传记作者William Stukeley记录了与牛顿谈及此事的情况:After dinner, the weather being warm, we went into the garden, & drank thea under the shade of some apple trees… he told me, he was just in the same situation, as when formerly, the notion of gravitation came into his mind…. occasion’d by the fall of an apple, as he sat in a contemplative mood

根据上述记录,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牛顿确实曾在苹果树下,也确实有苹果落下,落下的苹果对于牛顿而言也确实具有启发意义,但至于苹果是否砸过牛顿,实际上这个传记的记录也并未直言。如果就事论事,苹果是否砸中了牛顿,可能是一件无头公案。在没有新的可信证据前,无法判断牛顿是否被砸过。【注:现在很多文章明确无误的说没有被砸过,如果仅就上述证据,这个说法也是有欠妥当的】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认真观察或偶然遭遇只是一个前提,观察之后的主动思考,比遭受打击更重要!

 

有意思的是,当年带给牛顿灵感的苹果树于1800年倒下,英国皇家学会收藏了两块苹果树的残片,其中一块残片曾于2010年随“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行器在太空体验了“零重力”。当时还计划在空间站用一个苹果作为实验材料来观察苹果是否受重力影响,但这个苹果被一名宇航员给吃掉了……所以后来出现在实验视频中的材料变成了梨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管你有多重要,如果有人把你一口吃掉,你的使命很可能就这么结束了……

 

英国皇家学会还收藏有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原稿,原稿第一版由牛顿的秘书整理、牛顿为手稿做批注。你是不是以为学术大牛-牛顿出版这部旷世著作很容易呢?错!英国皇家学会原本计划为这本书出钱,但当时的会长是约翰·雷,他给自己的学生维路格比出版了《鱼的历史》以后,可供牛顿使用的出版经费就不够了……所以牛顿的这本著作最后是靠他的朋友Edmond Halley(哈雷彗星以他的名字命名)出钱才出版的。约翰·雷为什么不优先资助牛顿呢?不清楚,除了维路格比是约翰·雷的学生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约翰·雷和维路格比曾一起旅行研究和收集鱼和鸟的标本。事实上,除了关于鱼的著作,约翰·雷还帮助学生维路格比出版了关于鸟和17世纪民间游戏的另外两部著作。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学术的圈子文化一旦形成,对整个学术圈而言是祸不是福;但如果你有几个有钱还愿意帮你的朋友,你一样可以搞研究、著书立说……

 


英国皇家植物园千年种子银行(Millennium Seed Bank-MSB

这个故事让我动容的是,早在2000年,千年种子银行就已经开始收集植物的种子。截止到目前,他们已经收集了超过23亿的种子。

在澳大利亚悉尼皇家植物园,除了可以在园内欣赏植物外,还可以购买一些园区培养的植物。植物是有生命的,一些植物也是可以走入寻常百姓家的。而现在很多博物馆,往往是死气沉沉的博物馆,这在启示我们:博物馆不仅要起到收藏的功能,还要实现一部分激活、复活的功能。如果博物馆只是收藏死物,终有一天,这些死物也会消失殆尽。而如果博物馆能激活藏品,艺术、文化的生命有可能通过另一种途径而被延长

 

 

大英图书馆的《金刚经》

这个故事当中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金刚经》是佛陀给他的弟子须菩提教学时所用的书。“经”是梵文“教学”的意思

也许作者对“经”的翻译是并不准确的,但因为我并不懂梵文,所以也没法说清楚究竟“经”的梵文是何意。但通过这个角度来解释“经”,似乎又是一个新的视角。

这个故事第二点引起我注意的是:这个版本的《金刚经》是鸠摩罗什从梵文翻译成中文的,作为中国最著名的译经师之一,鸠摩罗什本人却并不太喜欢翻译的作品,其认为看翻译后的作品,如同吃别人嚼过的饭(改梵为秦,失其藻蔚,虽得大意,殊隔文体,有似嚼饭与人,非徒失味,乃令呕哕也)。

这个故事给科研工作者的启示:做研究不仅要有必要的参考文献,而且有必要忠于参考文献的内容,而不要做过度的解读;如果有可能,对于译本,最好找原文求证一下,以免因翻译过程中写作的原因而导致传播过程中“错误”被不断扩大,以至于以讹传讹。

这个故事第三点值得关注的是:为什么这份珍贵的《金刚经》得以留下来?一个猜测的原因是:因为这份经书在同时期属于残次品,无法在当时的佛寺中使用,又因为是宗教用品而无法随意废弃,因此而被放到了敦煌的洞窟中。所以历史究竟会留下什么?也许未必都是最好的吧。所谓的真相,又有多少是伪造的呢?

 


诺贝尔的遗嘱

诺贝尔发明了炸药,并因炸药而发家致富,同时他也见证了炸药投入到战争后给世界带来的不幸。作为炸药的发明人,诺贝尔曾被记者称为“死亡工匠”(贬义)。也许诺贝尔之前已经意识到了炸药给世界带来的不幸,但记者的这篇文章,使得诺贝尔更加清醒的意识到了自己在一部分人眼中的形象。也许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有了后来的诺贝尔奖。但这种说法过于牵强了,因为记者文章的发表时间和诺贝尔写下遗嘱的时间还隔了几年。值得注意的是,诺贝尔逝世于18961210日,而他的遗嘱写于18951127日。

诺贝尔并没有孩子,他的爱情也颇具悲剧色彩。

他把遗产留给了基金会,并在遗嘱中明确了遗产的利息用于奖励在物理、化学、医学等领域有重大贡献的人,并且不考虑获奖人的国籍。

然而,遗嘱一经问世,就受到了他的家人、瑞典王室的质疑。如果诺贝尔还活着,他应该能感受到这份众叛亲离。

遗嘱公布后5年,1901年,第一届诺贝尔奖颁发。

诺贝尔的遗嘱就保存在斯德哥尔摩基金会的一个地下仓库里。

不管你怎么做,也许都会有一部分人不满意。至少留个白纸黑字的遗嘱吧,不管合理与否,至少是对身后事一个清楚的交代。不要想着你还有多少个日月,在头脑清醒的时候就做这件事,有助于让你更加明白活着的意义。当你不再畏惧死亡的时候,会活得更加明白!

 


其他思考

早期的博物馆往往源于个人私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或者家道中落而变卖藏品,或者拱手让人,或者慷而慨之捐赠给大学或公立博物馆。总的来看,一部分私藏,其最终归宿非常有可能是走向公立或公开的博物馆。

藏品到了公立博物馆,可以有更大范围的观众。但同时,公立博物馆的藏品越来越多,以至于还有海量的藏品无法与公众见面,形成隐世的藏品。加之公立博物馆非盈利的性质(或盈利能力较弱),虽然公立博物馆起到了保存、保护藏品的作用,但因同类藏品还要按照重要程度分等级,以至于大量的藏品被束之高阁。

公立博物馆收藏有大量藏品,还面临着集中被毁的风险。比如,伊拉克国家博物馆(巴格达博物馆)、摩苏尔博物馆都曾因战争原因而遭受损毁;在201892日,巴西国家博物馆发生火灾,大量藏品被毁。除了指责消防问题外,是否本身博物馆的建设也有问题呢?

比如目前的博物馆大部分都是地面场馆,不仅保持温度、湿度等成本较高,而且其抵御战火的风险也较低,将藏品聚于一室,这种设计本身就存在集中损毁的风险。地下堡垒无疑是更好的选择。如同种子银行一样,大面积建设的地下堡垒,有可能会成为千年工程、人类的文化和文明工程。

笔者也参观过若干个大学博物馆,但和国字号、省级公立博物馆相比,大学博物馆还是更小众了。为何知识的传播中心,却缺乏活力?

更普遍的,如前所述,对于博物馆,如何避免博物馆变成文物的“遗体收容所”,如何更大程度的激活文物,可能比仅仅展示文物的遗容更有意义。博物馆不应是仅仅缅怀过去,还应该面向未来。




https://m.sciencenet.cn/blog-3400925-1286665.html

上一篇:小议本科课堂
下一篇:改论文比写论文更更更难

10 张晓良 李宏翰 张学文 郑永军 尤明庆 晏成和 周忠浩 关蕾蕾 孙颉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4: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