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P设计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ccsys 没有逆向思维就没有科技原创。 不自信是科技创新的大敌。

博文

按标题搜索
有感《第六名:“基因剪刀”改造出三眼蚊子》
2017-11-25 19:14
有感《 第六名:“基因剪刀”改造出三眼蚊子 》 今日见科学网上 24 日科学排行榜有: 第六名:“基因剪刀”改造出三眼蚊子 ,内容如后。 生物、医学界基因分析问题十分重要。在没有弄清楚后果的情况下,很可能会人为地改变物种。这里面有进步的后果,但也会在没 ...
个人分类: 教学点滴|2246 次阅读|没有评论
限位数揭开了机器数值运算的全部秘密
2016-12-7 03:39
人们时常不能理解,为什么机器能够替代人做算术运算?一般的回答是,因为机器可以表示二进制数。小数点和正负号机器也能表示吗?回答是不能直接表示,可以隐含小数点,通过限位数大小来判断正负数。数值运算机器只做加法,其它的数值运算都是通过加法实现的。超长的数用限位数能够分段计算。 本人近期又发现限位数可以实 ...
个人分类: 教学点滴|2065 次阅读|没有评论
子句消去法求SAT问题满足解口诀
2016-11-8 08:19
姜咏江 消去块中唯一解, 不然找一可选解, 解多暂时一边放, 全多选解可得解。 《时间复杂度解释: 子句块变量唯一解的判断条件为有2 k-1 个0或1,如果同时0和1都有2 k-1 个SAT无解 。 SAT 的子句块最多有 2 k C n k +2 k-1 C n k-2 +…+ C n 1 这多项式个,子句块变量最多 ...
个人分类: 教学点滴|2207 次阅读|1 个评论
3-SAT快速求解方法
2016-11-6 15:57
姜咏江 SAT问题中最基本的是3-SAT。子句消去法可以在多项式时间完成对3-SAT求出满足解,但如何对具体的3-SAT求解达到最快? 依据子句消去法确定变量唯一解的基本规则,只要在k阶子句块中一个变量有2 k-1 个相同的表现值,那么这个表现值就是这个变量的解。3-SAT的子句块最高是3阶,在消去子句的过程中会剩下 ...
个人分类: 教学点滴|2615 次阅读|没有评论
过于重视名誉不重视成果的科研氛围难出大成就
热度 5 2016-8-8 12:30
过于重视名誉不重视成果的科研氛围难出大成就 近一段时间,韩春雨的科研问题一直被国内媒体热炒。先是说韩春雨的研究是诺奖级成果,赞扬声一片。北大积极,立马请韩春雨做报告。接下来以方舟子为代表的又说韩造假,甚至将韩春雨以往如何如何,也要扒出来佐证。于是保韩毁韩的观点在网络界不断升温,影响了人们许多该做 ...
个人分类: 教学点滴|4774 次阅读|7 个评论 热度 5
简单图的哈密顿回路答案
热度 2 2016-3-22 18:40
简单图的哈密顿回路答案 姜咏江 上次给出的简单图是哈密顿图,此图只能找到 2 条哈密顿回路。结果如下所示: 图 1 解一 图 2 解二 2016-3-22
个人分类: 教学点滴|6905 次阅读|6 个评论 热度 2
最小哈密顿图与非哈密顿图
热度 1 2016-3-19 08:37
最小哈密顿图与非哈密顿图 姜咏江 多连通图中将单路径用一个顶点代替,就可以得到最小的哈密顿回路和非哈密顿回路。 2016-3-19
个人分类: 教学点滴|6623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原理图8位累加器及仿真
热度 1 2016-3-13 20:29
Quartus II 原理图的8位累加器设计及仿真的简单工程。 abcc.rar 2016-3-13
个人分类: 教学点滴|4518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3-SAT问题为什么长期得不到解决?
2015-11-2 09:38
3-SAT 问题为什么长期得不到解决? 3-SAT 是解决 P/NP 问题的关键问题之一,可就是长期得不到有效的解法,原因在哪里呢? 第一、人们过于将 3-SAT 问题做为整体性问题来求解了。 例如,随便写出 100 个变量的 3-SAT ,如果你将 3 个逻辑变量的子句放到一起,如果同变量的子句有 8 个(不包括同一变量正反 ...
个人分类: 教学点滴|6387 次阅读|没有评论
认真地学习他,但不要迷信他,那怕他是你的老师
2015-2-12 16:55
人一生中总会有自己崇拜学习的榜样,特别是在年轻的时候。人学习到一定程度,积累的知识足够丰富的时候,常常会感到先前崇拜的对象会没有了先前那种感觉。其实这很正常。人学习的知识多了,自然会对问题产生独到的想法,这就是发展。我赞成在学习中经常问为什么的精神,从心里喜欢提出问题的学生。教学中我爱说:“将老师 ...
个人分类: 教学点滴|2366 次阅读|没有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19: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