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微快报》Nano-Micro Letters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anomicrolett

博文

面向CO₂气体灵敏检测的MOF/聚合物集成多热点中红外纳米天线 精选

已有 3361 次阅读 2023-1-12 18:32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金属-有机骨架(MOF)具有扩展晶体结构,由连接多功能的有机分子或离子的金属阳离子组成。由于金属离子、有机连接体和结构基元的多样性和连接网络,MOF在内表面积、稳定性、结构多样性以及化学和物理性质范围优势表现突出。已在气体存储与分离、质子导电、药物控释和传感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其中,MOF的传感应用具有挑战性,涉及基于MOF转导信号变化检测需求的多学科技术。虽然应用面临着挑战,但是相对于其他气敏材料,MOF在大表面积、大孔隙度、高结晶度等特性上仍具有明显优势。随着MOF领域研究深入,信号转导技术取得了突破,包括光学性能方面(光激发光、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色度等)和机械性应用方面(石英晶体微天平和微康蒂勒方案等)。然而,由于检测要求的多样性,信号转导仍然是MOF传感应用实施面临的主要挑战,特别是超灵敏信号转导对MOFs和气体检测在医学诊断、食品质量控制、职业安全和环境监测领域中应用提出了更高要求。

纳米天线是一种人工亚波长结构,具有高度工程化的光学特性,可以通过局部增强亚波长尺度上的光操纵,激发出强度增强数千倍的强近场。通过等离子体分子相互作用,强近场可以感知附近物质的细微变化,使其成为MOF超灵敏信号转导的载体选择。基于目前的文献研究,用于气体检测的MOF-纳米天线的信号转导实现面临两个技术挑战。一个是MOF对目标气体的微小变化,即MOF的气体吸附能力差,MOF分子的低红外(IR)吸收。另一个是在纳米天线的近场区域中MOF的检测到的IR强度相对较低,导致了较弱的等离子体分子相互作用。MOF中目标气体分子的吸收量主要取决于通过路易斯酸开放金属位点物理吸附MOF的吸收气体的类型(例如二氧化碳、CO₂)或分子大小结构。由于低浓度下的低气体吸附,MOF中的这种物理吸附诱导的变化很小,并且很难用纳米天线传感技术检测。目前基于该技术的检测限为80 ppm,不足以满足某些工业应用。鉴于化学吸附可以引起的吸收剂结构的剧烈变化,因此,可以采用简单的方法来增强MOF的化学吸附,从而放大MOF中气体吸附和红外吸收的变化。

目前,在纳米天线传感技术中,有三种方法可以增强等离子体与分子的相互作用。这些方法包括增加分子与近场的空间重叠,增强近场强度,以及损耗优化。目前新的一种增加近场区域气体分子与红外辐射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空间重叠的方法,是在纳米天线表面引入MOF涂层作为富集材料富集近场中气体分子。增加近场强度的广泛使用方法,是相邻纳米天线的接近以形成纳米间隙,同时,由于电容耦合,相邻纳米天线之间会发生强的近场相互作用。损耗工程是通过折叠纳米天线结构来调整等离子体分子相互作用系统的损耗来增强相互作用的另一种方法。由于其在不增加额外建构便可以提高性能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例如在纳米棒之间形成几十纳米间隙。总的来说,单独使用上述方法有效地改善了等离子体-分子相互作用。然而,由于不同方法之间的不同的优化条件限制,综合采用上述方法来最大限度地加强相互作用是非常困难的。具体地说,关于构建纳米间隙的近场优化,平行于入射光偏振的相邻纳米天线处于超辐射“亮”模式,可与入射光场有效耦合。因辐射场的耗散而增加的天线损耗,从而降低了亮模式天线的耦合效率。然而,损耗优化中的损耗增量是增强等离子体分子相互作用的关键。因此,由于损耗增加,近场增强被损耗优化衰减。尽管目前已经开展了空间重叠优化与近场优化或损耗优化的集成的研究,但由于损耗增量导致的近场弱化,近场优化和损耗优化方法的组合尚未实现实验应用。因此,为了实现MOF的超灵敏信号转导,通过协调近场增强和损失优化之间的矛盾,进一步突破等离子体分子相互作用极限是困难但必要的。

新加坡国立大学Chengkuo Lee提出了一种MOF与纳米天线杂化的超灵敏信号转导范例,用于CO₂气体的灵敏检测。针对MOF,通过合成改性,将氨基引入MOF,以扩大MOF的化学吸附功能,同时保持其物理吸附的结构完整性,从而大大放大MOF对气体的气体吸附和红外吸收的变化。针对MOF超灵敏信号转导,提出了一种纳米间隙耦合多热点纳米天线方法,以克服近场增强和损耗优化之间的矛盾。入射光场弱相互作用的亚辐射“暗”模式纳米天线与“亮”纳米天线通过位于纳米天线“避雷针效应”区域(热点)旁边的精心设计的纳米间隙实现耦合。纳米间隙设计在“亮”天线热点旁边,以激发多个新的高强度热点。利用热点数目的增加来补偿由损耗优化引起的近场强度减弱,从而同时实现了近场优化和损耗优化。这是第一次在等离子体纳米天线中实现所有主要优化方法的集成(表S1)。结果表现出诸多优势,包括1ppm检测限、高灵敏度和纳米级光学相互作用长度的小型化。

1.png

MOF/Polymer Integrated Multi Hotspot Mid Infrared Nanoantennas for Sensitive Detection of CO₂ Gas

Hong Zhou, Zhihao Ren, Cheng Xu, Liangge Xu, Chengkuo Lee*

Nano-Micro Letters (2022)14: 207

https://doi.org/10.1007/s40820-022-00950-1


本文亮点

1. 提出了一种损耗工程多热点策略:通过优化集成各主要条件,提高了中红外(MIR)吸收分子传感用等离子体纳米天线的灵敏度和信号强度。

2. 阐明了杂化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聚合物物理化学吸附机制,突破了MIR气敏检测的极限

3. 通过将MOF和纳米天线集成实现了高性能气体检测,包括低检测限、高灵敏度(0.18%ppm)、优异的可逆性(变化在2%以内)、高选择性和纳米级光学相互作用长度限。

内容简介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由于超高孔隙率、优异的热稳定性和广泛的结构多样性,已广泛用于气体吸附、储存和分离。然而,由于在ppm-/ppb水平浓度下吸附能力差以及信号转导的灵敏度有限,MOF在检测超低浓度气体时存在技术瓶颈。本文中,新加坡国立大学Chengkuo Lee报道了一种MOF-聚合物杂化结构的物理化学吸附机制,通过与红外(IR)纳米天线集成可用于高选择性和超灵敏CO₂检测。为了提高对微量气体分子的吸附能力,MOF用氨基修饰以引入化学吸附,同时保持物理吸附的结构完整性。此外,通过各主要条件优化,提出了一种多热点策略,即通过增强近场效应、设计辐射和吸收损耗来提高纳米天线的灵敏度。结果表明,相对于目前最先进的小型化红外CO₂传感器,新策略表现出其气体检测优势,包括低检测限、高灵敏度(0.18%ppm)、优异的可逆性(2%以内)和高选择性(C₂H₅OH、CH₃OH、N₂)。本工作为先进多孔材料和纳米光子器件的集成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视角,可进一步用于工业和环境应用中的超低浓度气体监测。

图文导读

I 实验与方法

1.1 数据模拟

光谱和近场模拟利用基于时域有限差分(FDTD)的商业软件包(FDTD Solutions, Lumerical Inc)来实现,参数设置时,入射辐射源使用平面波光源,其偏振沿亮模式纳米天线的长度设置。选择周期边界条件来模拟纳米天线在x和y方向上的周期性,并将z方向上的边界条件设置为完全匹配的层。CaF₂折射率设置为1.38,Au折射系数取自Palik等人的结果。PMMA的复折射率通过它测定的红外吸收光谱利用如下公式来计算:

2.png

其中ε是高频常数项,Si是振荡器强度,ω₀是振荡器谐振频率,γ是阻尼频率。模拟过程中薄钛(Ti)粘附层的影响忽略不计,我们使用3D频域功率监视器模拟近场穿透深度。

1.2 器件构筑与MOF改性

首先将CaF₂晶圆在丙酮中超声清洁10分钟,并使用异丙醇(IPA)漂洗、氮气干燥,然后进行氧等离子体处理5分钟。清洁后,将CaF₂晶圆上旋涂有一层 ~ 200nm厚的PMMA电子束光刻胶。热烘烤之后,以2000rpm速度旋涂一层商用电子传导聚合物(来自Showa Denko Singapore的Espacer 300Z)以消除电子束曝光期间的电荷积累。然后,使用电子束光刻技术曝光纳米天线图案,暴光后的样品依次浸入去离子水中,MIBK/IPA(1:3)混合物和IPA中以完成光刻胶的显影。接下来,使用电子束蒸发法在显影样品表面上顺序沉积Ti(5nm)和Au(70nm)。最后,根据剥离工艺,将器件浸入丙酮中24小时以去除未曝光的光刻胶以获得纳米天线图案。

对于MOF改性而言,首先需在甲醇中制备沸石咪唑骨架(ZIF-8)溶液,然后,在超声波清洁器中以50%能量超声处理10分钟以获得结晶体。随后使用移液管将低分子量支化聚乙烯亚胺(PEI)加入到MOF溶液中,并用磁力搅拌器搅拌4小时以使氨基和MOF充分相互作用。然后,将改性的MOF杂化物旋涂到器件表面上以完成MOF-PEI功能化多热点平台的制备。

1.3 光学测试

红外光谱测试是在与配置有红外显微镜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上进行的,显微镜配有液氮冷却的碲化汞镉探测器。测试的分辨率设置为4cm⁻1,每次测量的扫描次数为20。天线阵列的测量面积通过控制刀口孔径来设置为100 × 100μm2。反射模式下的背景测试在金镜上完成,而透射模式的背景测试则在空白CaF₂衬底上实现。氮气通过设计的附件不断引入显微镜,以确保仪器中的光路受到氮气的保护。

1.4 气体检测设置和数据处理

首先,目标CO₂气体或N₂气体通过气体质量流量控制器(MFC)进入混合室,并实时调节以获得所需的气体流速。然后,从MFC流出的气体通过混合室中的风扇快速均匀混合。采用了昂贵的商用CO₂气体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获得混合室中的气体浓度和湿度信息。混合之后,气体流入我们测试平台所在的气室,它是由上下红外氟化钡窗口、样品架和加热台组成的,其中样品架和热台集成在一起以有效加热我们的探测平台。在反射模式下,探测器收集从上部IR窗口进出的IR光,而在透射模式下,检测器收集从下部IR窗口出射的IR光。为了促进传感平台热恢复,需要将气室加热至90°C并在连续N₂气流下保持1.5分钟。然后关闭加热阶段但保持N₂气流并等待电池自然冷却至室温。在数据处理方面,参考光谱被设置为没有CO₂吸附的光谱。通过减去参考光谱,从反射光谱中提取差分反射,参考光谱可以写为D = ǀR-Rreference ǀ。平台的总分子信号通过RT  = ∫λ₁λ₂D∙dλ计算,其中λ₁和λ₂是MOF变化区域的开始和结束波长。线性由δL = Δe/FS × 100%计算,其中Δe是满量程FS中的最大误差。通过使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平台光谱的基线来提取增强的分子信号。

II 结果与讨论
2.1 设计理念
图1a所示,集成MOF和纳米天线用于气体检测的平台由纳米天线、CaF₂衬底和MOF混合物组成。MOF杂化物作气体选择性捕集材料用来浓缩和吸附CO₂气体,利用纳米天线基于近场耦合效应来检测由CO₂气体吸附引起的MOF杂化物的变化。更具体地说,MOF杂化物的红外振动通过近场与纳米天线共振进行耦合作用。当CO₂气体被MOF杂化物吸附时,其红外振动频率相应地发生变化,进而通过近场耦合效应反映在纳米天线的红外光谱中。因此,根据纳米天线红外光谱的变化来即可确定气体信息。在个检测过程中,纳米天线充当信号转导将MOF杂化物中的气体变化转化为易于检测的光谱变化。本文所用的MOF是ZIF-8,它由ZN₂⁺原子通过氮连接到咪唑阴离子上,并形成四面体配位。连接网之间的孔径为3.4Å,与CO₂分子的动力学直径非常匹配,这就使多孔ZIF-8成为一种良好的CO₂气体吸附材料。然而,吸附是物理的,这导致低气体浓度吸附引起的变化较小。为了最大化气体诱导MOFs中的变化,我们通过合成后修饰将PEI中的氨基引入MOFs,以扩大其化学吸附功能,同时保持其物理吸附的结构完整性(图1b)。由于两性离子机制,PEI聚合物的碱性胺基可以与硬酸性CO₂分子发生化学反应。反应过程是可逆的,因为CO₂吸收所形成中间态可以通过加热恢复,PEI损失可以忽略不计。此外, PEI修饰的MOF很容易通过旋涂工艺与纳米天线集成。值得注意的是,MOF杂化物中PEI聚合物含量对气体检测有很大影响。偏少的PEI聚合物可能因缺乏反应性吸附位点而导致气体吸附量低,而过量的PEI高分子则可能由于孔隙完全被填充而阻止CO₂分子扩散到MOF杂化物的内层。因此,MOFs的物理吸附和PEI的化学吸附之间存在平衡。

3.png

图1. 杂化平台的设计理念。a 由多孔MOF-PEI杂化膜、CaF₂衬底和多热点纳米天线所组成平台的示意图;b多孔MOF-PEI混合膜捕获CO₂气体分子示意图;c纳米天线的耦合模式模型;d通过损耗工程增强振动信号的优化;e暗模损耗与亮模天线的不同耦合;F 纳米棒和纳米天线在亮-亮或亮-暗模式耦合中的电场分布;g上述各种配置的平均近场强度和增强的分子信号强度。

为了使纳米天线对信号进行有效转换,需要同时采用所有主要优化方法来最大限度地加强等离子体-分子相互作用。本工作的主要困难在于协调近场优化和损耗优化之间的矛盾。为此,我们采用时间耦合模式理论(TCMT)对等离子体分子耦合行为进行分析。该模型由表示与两个端口耦合(κ)的纳米天线的亮模式的单个空腔组成,包括入射光(S1+)、透射光和反射光(图1c)。它以速率γr和γa经受阻尼,分子阻尼γm则通过耦合强度μ耦合到纳米天线。因此,可以得到描述等离子体分子耦合行为的一系列方程。通过进一步简化,可获得了系统的光谱透射和反射(S4)。

微信图片_20230112182948.png

其中ω₀和ωm分别表示纳米天线和分子振动的共振角频率。透射(ΔT)或反射(ΔR)光谱中的强度变化通常用于反映振动光谱和各种传感应用中的分子量。通过计算具有/不具有耦合分子的纳米天线在共振而不失谐时的差分光谱,ΔTₘ和ΔRₘ强度可以通过如下公式获得。

5.png

可以观察到,T(ω)、R(Ω)、ΔT和ΔT都主要由损失率γRa和分子与热点之间的耦合强度μ决定。通过绘制等式3和4到图1d中,我们可以观察到,随着损耗率的增加,透射和反射的变化是单调的,而增强的信号强度经历了先增大后减小的演变。增强信号强度变化的趋势由损失率γra决定。同时,根据方程式3和4,增强信号的总振幅与耦合强度μ呈现正相关性。因此,为了获得高度增强的信号,应同时考虑调整γra和增加μ值,这也表明必须整合多种优化方法。

对调整γra而言,常规方法包括改变纳米天线的弯曲度和添加靠近纳米天线的金属反射层。我们提出利用暗模式纳米棒作为损耗并通过精心设计的纳米间隙将其耦合到亮模式纳米天线。通过耦合适当的损耗,纳米天线经历了从E点的低信号增强状态到F点的高信号增强状态的转变(图1d)。同时,通过比较图1d上下两图,我们可以发现具有高反射/透射的器件在光谱传感应用中可能表现出较低的性能,这表明该系统的光谱强度与增强的分子信号强度没有正相关性,即等离子体分子相互作用的指标。由于天线热点的不均匀避雷针状分布,亮模式和暗模式在不同位置的耦合效率迥然不同。因此,优化纳米间隙位置至关重要。图1e显示了几个代表性的纳米间隙位置,包括远离天线端子的位置(标记为A)、天线末端的位置(标注为B)以及与天线水平对称的位置(标识为C)。当纳米间隙通过位置B从位置A移动到位置C时,代表模式耦合效率的天线的平均场强度首先增加然后减小,最后增加到最大值(S5)。既然损耗天线和亮天线之间的耦合是通过纳米间隙中的近场实现的,那么纳米间隙中高平均场强意味着优异的耦合效率。因此,从损耗优化方法的角度来看,位置C是最佳位置,因为其耦合效率高。然而,从近场优化方法的角度来看,位置C处的配置不是最佳的,因为与亮-亮模式耦合相比,近场由于损耗耦合而减弱。这种矛盾的情况是由两种方法的不同优化原则造成的。

更具体地说,近场优化中广泛使用的方案是利用相邻亮模式天线的邻近性(亮-亮模式耦合)来激发强近场相互作用(图1f ii),其中在天线末端添加扩展结构可以进一步提高近场强度。可以图1g的红色曲线中观察到分子信号增强的显著改善。当我们使用基于常用损耗优化的明暗模式耦合来改善天线性能时,可实现与近场优化相比更大的分子信号增强。然而,我们观察到使用这种损耗优化的天线的近场强度大大衰减(图1g)。显然,这是由上述近场和损耗优化之间的矛盾引起的。尽管损耗的引入降低了近场强度,但是基于损耗优化的纳米天线仍然可实现比使用近场优化的纳米阵列更高的分子信号增强。这反映出损耗优化比近场优化具有更显著的效果。如果可以减少甚至消除由损耗耦合引起的近场强度衰减,则可以实现超高分子信号的增强。这里我们设计了亮模式天线热点旁边的纳米间隙以激发新的高强度热点(图1f iv)。我们通过增加热点数以补偿由损耗耦合引起的近场强度减弱,实现损耗优化的同时获得了比亮-亮模式耦合更高的平均场强度。这意味着我们的多热点策略可以很好地协调了近场优化和损耗优化之间的矛盾,因此,MOF-PEI杂化物的信号转导可实现超高分子信号的增强(图1g)。

2.2 基于纳米天线的信号传输优化

6.png

图2. 明暗模式耦合中纳米间隙的位置优化。

信号转导的优化是纳米天线系统分子信号增强的改进,主要包括纳米间隙的位置优化和暗模天线的尺寸优化。其中纳米间隙位置至关重要,因为它影响模式耦合效率。当纳米间隙从亮模式天线的水平中心H0水平移动到末端H09时(图2a),共振反射首先减小然后增大。相应地,增强的分子信号则经历了相反的演变(图2b),其中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作为分析物的C = O拉伸振动接近5.8μm(注S6)。根据图1d中的关系,这种相反的趋势表明它们的损耗在点E和F的范围内。类似地,当纳米间隙从V0(H09)垂直移动到垂直中心V07时,共振反射和增强信号重复相同的趋势。从纳米间隙中的近场来看(S5),水平移动期间的最大近场形成在天线末端,垂直移动期间的近场形成于垂直中心V07。这一趋势与天线热点的避雷针状分布一致。这表明位于亮模天线末端对准位置(图中的位置H07)和垂直中心(位置V07)的纳米间隙是高模耦合效率的潜在配置。然而,位于垂直中心V07的纳米间隙只能增强天线两端的两个现有热点的场强度。相比之下,位于H07的纳米间隙可以在天线末端的两个热点旁边建立四个新热点(S7)。新建立的热点可以补偿天线系统中由于损耗优化的增加的损耗而降低的平均近场强度。因此,本工作提出了在H07处具有四个纳米间隙的天线配置,以调和优化方法之间的矛盾。值得注意的是,位置V2显示出与水平端的H07和垂直中心的V7相当的高信号增强。然而,与垂直中心处的V7类似,位置V2只能增强天线两端的两个现有热点的场强。此外,在纳米间隙的移动期间,等离子体天线系统的共振波长和损耗也通过引入不同的损耗而发生变化(S8和S9)。其变化趋势与反射峰的变化趋势相同。因此,为了确保分子振动和天线共振之间的非失谐(图2c-e),在图2研究中对亮模天线的长度进行了微调。

7.png

图3. 多热点策略中暗模天线的尺寸优化。

暗模天线的尺寸优化是通过控制变量进行进一步研究的另一项任务,它包括纳米间隙尺寸、天线长度和宽度的优化。与纳米间隙位置类似,纳米间隙尺寸也影响模式耦合效率,从而影响分子信号增强。当保持其他变量不变时,增强的分子信号随着纳米间隙尺寸从400nm减小到30nm而逐渐增加,如图3a-i所示。然而纳米间隙的持续减小使增强的分子信号的增长饱和,这是因为由30nm纳米间隙实现的耦合效率足以将暗模式天线完全耦合到亮模式天线。因此,考虑到制造10nm纳米间隙的纳米制造成本高昂,纳米间隙的尺寸最终被设置为30nm。图3a-ii-v为对应于最小和最大信号增强的光谱和SEM图的细节图。亮模式天线的长度经过微调,以确保PMMA分子振动与天线共振之间的频率匹配。在确定纳米间隙尺寸后,我们进一步研究了暗模天线的尺寸。通常,大型天线具有高损耗。随着暗模天线长度L的增加,增强的分子信号经历了先升后降的演变(图3b-i)。在最大信号(L = 8μm),很明显,根据图1d,天线系统的损耗率也达到最佳,并且进一步的损耗增加(通过L)将降低损耗率和分子信号。因此,长度L最终设置为8μm。图3b-ii-v为对应于最小和最大信号的光谱和SEM图像的细节。在确定长度之后,我们进一步研究了暗模式天线的宽度w。如图3c所示,天线宽度对分子信号增强的影响与天线长度的影响相似,因为它们对暗模天线面积的影响相似。显然,0.25μm宽度实现了最大的分子信号增强。当宽度达到0.55μm时,暗模式纳米天线彼此接近(图3c iv)。尽管邻近,但相邻暗模式纳米天线之间的耦合很弱。值得注意的是,控制变量的方法只能实现局部优化。然而,从理论分析(图1d)可以清楚地看出,在本研究中增强信号和损失率之间的轨迹类似于抛物线。因此,我们通过不断增加损耗找到的类似抛物线的顶点是增强信号的最大值。此外,存在对应于最大信号的多组不同天线尺寸。更具体地说,由于天线的长度和宽度共同决定了暗模式天线的面积,因此通过同时减小天线长度和增加天线宽度来获得与最大信号对应的多组天线尺寸。

2.3 基于纳米天线的转导信号增强特性

8.png

图4. 振动信号增强的特征。

我们构筑了一些具有不同配置的代表性天线,然后通过旋涂PMMA膜作为分析物来表征其信号增强性能。图4a-d为纳米棒、亮-亮模耦合天线、亮-暗模耦合天线和多热点亮-暗模式耦合天线的SEM图。它们的纳米间隙大小被设置为相同,且它们的共振也都经过精心设计,通过微调亮模式天线臂长来完美匹配PMMA的振动。这些纳米天线的测量反射和透射光谱如图4e-f所示。天线谐振与C = O PMMA薄膜的拉伸振动,证明了我们构筑工艺精度较高。值得注意的是,测量的和模拟的反射光谱之间存在差异,这是由模拟模型和制造的天线之间的几何差异引起的(S10)。为了比较这些天线实现的信号增强,通过使用最小二乘拟合从这些光谱中提取增强的分子信号,如图4g-h所示。与纳米棒和模式耦合天线等双热点配置相比,多热点纳米天线在反射和传输模式下都具有最高的信号增强。它证明了我们的损失增强多热点策略的有效性。具体而言,在反射模式下多热点纳米天线的增强分子信号比纳米棒的增强分子高2倍。在传输模式下,前者的增强信号比后者高5倍。不同增强水平的原因是,在反射模式和传输模式下天线对损耗率的灵敏度不同,如图1d所示。在传输模式下当损失率γra偏离最佳值(γra > 2). 因此,γra对信号强度的改善是显著的。然而,在反射模式下当损失率偏离最佳值(γra> 2)。因此,γra对信号强度的改善相对较小。大范围内的高信号强度表明反射模式的强鲁棒性。值得注意的是,当损失率γra > 1,反射模式的增强大于透射模式的增强,当γra < 1.对于大多数普通天线,由于与吸收损耗相比,辐射损耗较大,γra大于2(纳米棒的γr/α约为10)。在实现最佳γra的损耗优化中,耦合到纳米天线的损耗在反射模式下比在传输模式下小。与天线系统的耦合越少意味着反射模式下近场强度的衰减越小。因此,采用多热点天线的反射模式作为MOF混合器的信号转导工作模式用于气体检测演示。

2.4 MOFs修饰与表征

9.png

图5. MOF材料表征。

增强MOF中的气体诱导变化对于气体检测应用至关重要。在本工作的策略中,通过PEI聚合物对MOFs进行改性以实现物理和化学吸附的双重机制,并最大化MOFs中的气体诱导变化。此外,低分子量支链PEI(平均分子量 ~ 800)是由于短链PEI平滑地渗透到MOF(ZIF-8)的相对窄的孔窗口中。为了研究杂化膜的组成以及PEI和ZIF-8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FTIR、XRD和EDX测试、SEM和N₂吸附/脱附分析。如图5a所示,1150和3140 cm⁻1附近的代表性IR峰在ZIF-8-PEI杂化膜中观察到对应于ZIF-8的ν(CN)和ν(CH)拉伸振动的1,表明ZIF-8的成功加载。值得注意的是,在1300 ~ 1700 cm⁻1由于ZIF-8的C-N振动的相互作用,观察到1(图中红色区域。5a)。这意味着杂化膜不是ZIF-8和PEI的简单杂化物。它们之间有一些化学键的相互作用。从布拉格衍射角的角度来看(图5b),随着ZIF-8加载到PEI中,测量结果中出现了代表ZIF-88晶体结构的尖峰。此外,随着ZIF-8载荷的增加,这些峰值的强度大大增加。这表明ZIF-8不仅成功装载,而且还保留了其晶体结构。表征了ZIF-8加载前后PEI在77 K下的N₂吸附/解吸等温线以研究BET表面积的变化。如图5c所示,原始PEI表现出相当低的N₂吸收,且在加载ZIF-8后N₂吸收、BET表面积和孔体积急剧增加。例如,80%ZIF-8-PEI杂化膜的饱和N₂吸收达到419 cm2 g-1,并且利用Brunauer–Emmett–Teller方程计算BET表面积为406m2g−1。杂化膜的高表面积确保了气体和膜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优化了分子与近场的空间重叠。

除了成分变化,MOF杂交对器件形态的影响也比较大。对于通过电子束光刻和蒸发制造的纳米天线,其形貌和轮廓清晰且清晰(图5d)。而当加载气体富集后,从SEM图中不再能观察到纳米天线图案(图5e)。当气体富集材料为纯PEI膜时,器件表面形貌光滑且致密(左图),这不利于气体分子的吸附。当气体富集材料是PEI改性的ZIF-8膜时,可观察到内部有ZIF-88颗粒的粗糙表面(图5e右图),这有利于气体扩散到膜中。值得注意的是,合成的ZIF-8晶体尺寸大(超过200nm),而天线近场的穿透深度通常小于200nm(S11)。因此,为了解决它们的尺寸失配问题,需要对ZIF-8晶体进行超声处理以使其小而均匀(S12)。图5f中的EDS结果证明ZIF在PEI中的分布均匀,其中紫色标记的Zn元素是ZIF-8与PEI的区别。ZIF-8-PEI杂化膜各元素的含量如S13所示。除了ZIF-8的形态分布外,其质量分数对天线系统实现的增强分子信号的影响也比较关键。如图5g所示,杂化膜中15%ZIF-8含量适用于纳米天线。含量高或低都会降低纳米天线的检测性能。这是因为具有低ZIF-8含量的杂化膜不利于气体扩散,而具有高ZIF含量的杂化膜由于缺乏PEI中气体的反应性吸附位点而导致低气体吸附。在确定MOF质量分数后,我们研究了膜厚度对增强的分子信号的影响。考虑到由于膜厚度增加,纳米天线的共振将发生红移,而分子的IR振动位置是固定的,因此需要对亮模式天线的长度进行微调以避免失谐。图5h为当膜厚度和光谱波长变化时增强的分子信号图。可以看出,ZIF-8-PEI中的IR峰在图谱中是比较明显的,并且随着膜厚度增加,5.5-7.5μm之间的增强分子信号首先增加然后略有减少。厚度不合适的气体富集材料不利于气体吸附。根据信号增强曲线,厚度为180nm的传感器表现出的性能最高。因此,选择180nm作为膜厚度的最佳值。通过在旋涂过程中调节旋转速度和时间,可以控制膜厚度。基于图5i中的测量结果,杂化膜的最终厚度约为185nm。

2.5 超灵敏气体检测演示

稳态和动态响应是气体传感器的关键指标。图6a为杂化物平台在各种浓度下达到稳态后的测量光谱响应。可以看出,红外光谱的6–8μm波段发生了显著变化,这是由于CO₂吸附引起的MOF-PEI杂化物的基团变化。它们对应于NH₃中的N–H变形  , C = O拉伸、NCOO骨骼振动和HCO3-的构象变化(S3)。为了清楚地观察这些变化,我们通过将不含CO₂的光谱作为参考来提取差分反射光谱(图6b)。很显然,差分反射的强度随着CO₂浓度增加而增加。为了考虑所有气体诱导的光谱变化,通过积分计算6–8μm波段的差分反射光谱作为总分子信号。图6c为宽浓度范围(0–1512 ppm)内总分子信号与CO₂浓度的关系。可以发现随着CO₂气体浓度的增加,总分子信号经历了一种演变,即首先急剧增加然后逐渐达到饱和。它们的非线性关系类似于气体吸附的朗缪尔等温线模型,反映了MOF-PEI杂化物在传感行为中的关键作用。当CO₂在超低浓度(0–52 ppm)的小范围内变化时,平台的光谱响应类似(图6d-e)。然而,总分子信号和CO₂气体浓度之间的关系变为线性(线性:10%),如图所示。6f。原因是在低浓度下,MOF杂化物中气体分子的反应吸附位点完全足够。当拟合曲线的斜率被定义为传感器灵敏度时,其达到0.18%/ppm,这比使用纯MOF的斜率高约45倍(S14)。

10.png

图6. 基于MOF功能化多热点平台的超灵敏CO₂气体检测。

检测限(LOD)是评估平台传感行为的关键指标,它与噪声密切相关。通过采集平台在纯N₂气体下的光谱20次,然后提取并平均这些光谱的信号波动,获得总噪声。通过将低浓度下的总噪声和平台的输出信号绘制在一起,就可以分析平台的LOD值(图6g)。可以看到,我们的平台在CO₂气体浓度为0ppm时的信号强度仍然高于测量系统的总噪声。信号在0 ppm处高于噪声的余量表明我们平台的LOD可能达到ppb水平。然而,由于实验设置的限制(很难找到商用ppb级CO₂传感器),我们的平台在ppb浓度范围内的详细性能尚未得到研究。据我们所知,1 ppm LOD是红外CO₂传感器中最高的。低检测限使得一些新的工业应用成为可能,例如氢气生产中的CO₂监测。除LOD外,还研究了平台的可逆性。当平台在CO₂流入和热解吸之间经历连续循环时(图6h),平台的测量光谱峰和总分子信号相应地改变。所有吸附和解吸循环之间的差异在2%以内。这种差异是由于纳米天线的光谱收集产生的噪声造成的,它包括白噪声和其他混合噪声。白噪声是由测量系统和设备引起的离散随机噪声。除了白噪声外,测量中还存在其他混合噪声,如环境空气成分变化引起的光谱偏移和设备的热噪声。可以通过背景校准或结合机器学习算法来降低噪声。除了可逆性,我们还研究了平台的选择性(图6i)。很显然,在存在CO₂气体的情况下,平台的信号响应是显著的,而在不存在CO₂气体时,信号响应是微弱的。优异的选择性归因于CO₂与胺的强相互作用和MOFs的分子尺寸限制。
通过将平台置于内置有加热台的气室中来研究其动态行为,气室的气体浓度由质量流量控制器实时控制。每5秒记录一次平台的光谱响应。为了研究MOF和多热点设计在气体检测中的优势,将使用PEI覆盖纳米棒和PEI覆盖多热点天线的平台设置为对照组,使用MOF PEI功能化多热点天线平台为实验组(图7a-c)。当气室中的气体浓度依次经历0ppm、10ppm、100ppm和热解吸时,观察到平台的差分光谱发生了显著变化。通过将差分光谱计算为总分子信号,很明显,不同平台对浓度变化的响应是不同的(图7d)。当CO₂气体浓度为10ppm时,在PEI官能化平台中没有观察到响应,而MOF PEI官能化平台的响应是显著的。这表明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结合大大提高了检测限(图7e-i)。当CO₂气体浓度增加到100 ppm时,所有平台都显示出明显的响应(图7e ii)。使用多热点天线的平台的信号强度比使用普通纳米棒的平台高2倍以上,这归因于多热点策略协调了矛盾。就灵敏度而言,MOF-PEI平台比纳米棒平台高6.5倍(图7e iii)。当响应时间被定义为信号强度达到稳定值的95%时,MOF-PEI平台的响应时间也比PEI功能化平台快33%(图7d)。值得注意的是,在长时间的多次热循环后,PEI可能会有轻微损失,这可能是由于气体吸附过程中CO₂和PEI的胺之间形成尿素(酰胺化)。可以通过向PEI膜中添加交联剂来减少损失。此外,长的光学相互作用长度是阻碍传统红外气体传感器小型化的主要因素。例如,为了确保红外探测器有足够的光-物质相互作用来识别气体诱导的红外强度变化,非色散红外(NDIR)传感器需要至少厘米的光学相互作用长度才能达到ppm检测水平限制,这使得传感器体积庞大。然而我们的平台是小型化的,光学相互作用长度仅为约200 nm,比小型化NDIR传感器(7.5 mm)短约37000倍,甚至比商用NDIR传感器短(至少厘米)。值得注意的是,基于纳米天线的传感方案与NDIR传感技术没有冲突。已有研究称纳米天线可以提高NDIR的灵敏度和检测性能。此外,我们使用传统的红外光谱仪为我们的基于纳米天线的气体传感器演示提供光源和探测器,这使得整个器件体积庞大。检测系统可以通过三种方式实现小型化,包括集成小型光谱仪、使用基于成像的传感器阵列以及检测特定波长的气体。文中列出了我们的平台与现有红外CO₂气体传感器之间的性能对比分析。我们的平台在其中具有强大的竞争力。与其他类型的CO₂气体传感器相比,我们的平台在检测极限、灵敏度和光-物质相互作用长度方面具有优势。 

11.png

图7. 传感平台的动态行为。

IV 结论

我们通过使用纳米天线作为信号转导证明了MOFs在超灵敏CO₂气体传感中的扩展应用。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传感性能,通过添加氨基修饰MOF,使其具有物理和化学吸附功能。此外,本文提出了一种多热点纳米天线策略,通过利用热点数量的增加来补偿近场强度减弱,同时实现近场优化和损耗优化,从而调和优化矛盾。因此,改性MOF聚合物杂化物比纯MOF更容易捕获CO₂气体,其作为平台的气体选择性捕获材料的灵敏度达到0.18%/ppm,比纯MOFs高45倍。此外,通过共同设计和优化纳米间隙的位置和暗模式天线的尺寸,我们的多热点纳米天线具有比普通纳米棒天线高五倍的分子信号增强。得益于MOFs修饰和纳米天线优化方面的开创性努力,展示了其在最先进CO₂气体传感器中的竞争优势,包括低LOD、高灵敏度(0.18%/ppm)、优异的可逆性(变化在2%以内)、高选择性和纳米级光学相互作用长度,以实现小型化。本论文工作为先进多孔材料和纳米光子器件的集成提供了新的见解,并为一些苛刻的工业应用打开了大门,如制氢中的超低浓度CO₂监测。

作者简介

12.jpg

Chengkuo Lee
本文通讯作者

新加坡国立大学 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

传感器、微型和纳米机电系统

主要研究成果

新加坡GlobalFoundries工程讲座教授,曾任新加坡A*STAR微电子研究所联合任命的高级技术人员(SMTS),中国台中中兴大学精密工程研究所兼职助理教授,中国新竹交通大学电物理系兼职助理教授,中国台湾新竹工业技术研究所(ITRI)高级工程师,日本科学技术(JST)研究员。近几年在Nat. Commun、ACS Nano、 Nano Energy、Nano-Micro Letters等国际知名杂志发表论文430多篇

Email:elelc@nus.edu.sg

撰稿:《纳微快报(英文)》编辑部

编辑:《纳微快报(英文)》编辑部


关于我们

13.jpg

Nano-Micro Letters《纳微快报(英文)》是上海交通大学主办、在Springer Nature开放获取(open-access)出版的学术期刊,主要报道纳米/微米尺度相关的高水平文章(research article, review, communication, perspective, highlight, etc),包括微纳米材料与结构的合成表征与性能及其在能源、催化、环境、传感、电磁波吸收与屏蔽、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已被SCI、EI、PubMed、SCOPUS等数据库收录,2021JCR影响因子为 23.655,学科排名Q1区前5%,中科院期刊分区1区TOP期刊。多次荣获“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中国高校杰出科技期刊”、“上海市精品科技期刊”等荣誉,2021年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提名奖”。欢迎关注和投稿。

Web: https://springer.com/40820

E-mail: editor@nmlett.org

Tel: 021-34207624




https://m.sciencenet.cn/blog-3411509-1371707.html

上一篇:NML文章集锦 | 光伏与光电器件
下一篇:液态金属表面修饰的石墨烯热界面材料拥有超低界面热阻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18: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