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质疑是认识科学本质的过程
-
热度 4 2018-12-15 02:08
-
质疑是认识科学本质的过程 ——从陈衍景质疑“大陆碰撞过程不可能成矿”说起 科学史表明,质疑常常是科学发展新的起始点。 2018 年12月14日《中国科学报》第4版刊出《北大教授陈衍景:“少数派”在质疑中执着前行》的新闻,再一次验证了理性质疑常常成为认识疆域不断发展的利器。 此前,国际地质界普遍认 ...
-
7313 次阅读|9 个评论 热度 4
-
“原创性”评价的复杂性与评价原创眼光的变化
-
热度 4 2018-12-1 22:41
-
“原创性”评价的复杂性与评价原创眼光的变化 国家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将“原创性”提到了至高地位。现在 学术期刊要更多地吸 引原创性论文,引进人才希望要有重大原创性成果,人们对诺奖的巨大热情,源头也在于对科学“原创性”的关注。对当今科研者而言,几乎到了这样的地步,如果你没有原始创新能力,其他一切都等 ...
-
4282 次阅读|8 个评论 热度 4
-
学术交流如何正面回应教育“去行政化”
-
热度 6 2018-9-20 21:17
-
学术交流如何正面回应教育“去行政化” --- 从中国科大以“同行交流”代替“述职考评”说起 教育“去行政化”说过多年了,如何“去”是个难题。近日,“中国科大对教授采取‘柔性考核’——通过学术交流会议总结科研人员3至5年的阶段性工作,以‘同行交流’代替‘述职考评’”, 《中 ...
-
7213 次阅读|14 个评论 热度 6
-
科学的“目的是为了达成统一”? ——与冯大诚老师讨论
-
热度 2 2018-6-25 16:44
-
科学的“目的是为了达成统一”? ——与 冯大诚老师讨论 对科学“其目的是为了达成统一”的质疑。从科学研究本质和初心来看,科学研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探索自然世界奥秘,没有之一。自从科学管理成为科学繁荣发展的必然之后,达成共识或者说是统一认 ...
-
4590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2
-
学术交流是解码思维创造力的一把钥匙
-
2018-4-15 12:49
-
学术交流是解码思维创造力的一把钥匙 --读武夷山博文“《创造力的起源》:威尔逊谈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后的启示与探讨 说明:原准备跟帖武夷山的博文“《创造力的起源》:威尔逊谈科学与人文的融合”,但由于文字过多而受限,另行文于下: 学术交流是科学与人文交融碰撞的高地。它以自然科 ...
-
3671 次阅读|没有评论
-
已经发表出来的论文意义何在 --对“一种学术承认”观点的讨论
-
2018-3-24 18:33
-
已经发表出来的论文意义何在 --对 “一种学术承认”观点的讨论 虽然科学史表明,有许多论文一经发表便成为人类知识与精神的宝贵财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论文经典价值丝毫不减。但随着科学研究的持续深入及不确定性的增加,论文发表即成为经典不仅变为过时神话,甚至人们能够辨识论文的真假都越来越困难。为此 ...
-
4316 次阅读|没有评论
-
科学研究无禁区,科学传播需谨慎
-
热度 6 2017-7-2 18:39
-
科学研究无禁区,科学传播需谨慎 一些人包括少数科学家,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容易将科学研究与科学传播两者混淆在一起。为讨论这两者的异同,在此还是用科学研究与科学普及来表述。因为科学传播广义而言包括学术交流与科学普及这两个概念,而学术交流与科学普及相对容易区别。 科学研究与科学普及这两者在科学知识成 ...
-
8836 次阅读|6 个评论 热度 6
本页有 3 篇博文因作者的隐私设置或未通过审核而隐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