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BONENERGY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ARBONENERGY

博文

按标题搜索
Carbon Energy: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的现状与展望
2019-12-8 13:26
第一作者:王烽霖;通讯作者:刘小鹤、陈根、马仁志 通讯单位:中南大学 论文DOI:10.1002/cey2.24 【全文速览】 中南大学刘小鹤教授团队和日本国产物质研究机构(NIMS)马仁志教授从碳、无机材料、导电聚合物保护硅活性材料三个方面分析与总结其构建方法和电化学性能。 【研究背 ...
3735 次阅读|没有评论
Carbon Energy: 超薄二硫化锡复合三维多通道碳基体一体化电极助力锂离子电池
2019-12-5 14:10
研究背景 作为典型的二维过渡金属硫化物材料,二硫化锡(SnS 2 )地表储量足,且其基于转化与合金化反应的四电子转移电化学过程可提供远超石墨的比容量,被认为是下一代储能电池负极材料的理想候选之一。然而,SnS2电极材料因较低的本征电子电导率和电化学合金化反应过程中较大的体积膨胀, ...
2972 次阅读|没有评论
Carbon Energy:多活性位点的空心碳球用于能量转换与存储
2019-12-5 14:06
研究背景 随着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和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寻找低成本、高效率、高稳定性和环境友好的能源存储与转换系统成为科学家的迫切任务。锂离子电池(Lithium‐ion batteries,LIBs)和水电解装置由于具有高稳定性、环境友好等优点,因此被广泛研究。然而,随着电动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目前采 ...
3162 次阅读|没有评论
Carbon Energy:叠层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模拟与实证
2019-12-5 13:59
研究背景: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是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弯曲折叠、质量、透明度、印刷面积等方面都具有突出的优势,被认为是具有重大产业前景的新一代绿色能源技术。但是,受限于光吸收范围过窄,单层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仍无法满足产业应用要求。而将具有互补吸收光谱的 ...
2187 次阅读|没有评论
Carbon Energy:高面积容量超级电容器的制备
2019-12-5 13:56
研究背景: 超级电容器是重要的新型储能装置。与二次电池相比,它具有充放电速度快、循环寿命长和使用温度范围宽等优点,但是超级电容器目前在电容、电压窗口大小等方面仍存在较多问题。鉴于此,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 IgorZhitomirsky 教授利用 Fe 3 O 4 修饰碳纳米管,制备高面积容量超级电容 ...
2685 次阅读|没有评论
Carbon Energy:三聚氰胺海绵制备多孔碳用于超级电容器和锂离子电池的研究进展
2019-12-5 13:53
研究背景: 超级电容器和锂离子电池具有充放电速率快、能量存储密度高、循环寿命长等优点,其中最常用的碳基电极材料决定着电容器和锂离子电池的主要性能,是改进和优化超级电容器与锂离子电池性能的重要切入点,制备出高性能的电极材料是研究者一直追求的目标。在众多的电极材料中,碳材料得 ...
5442 次阅读|没有评论
Carbon Energy:电化学剥离法合成石墨烯材料的现状和未来
2019-12-5 13:49
研究背景: 理想的石墨烯是由sp2杂化碳原子组成的类六元环苯单元无限扩展而成的二维材料。其特殊的结构赋予它很多独特的化学和物理特性,在电子、信息、能源、材料和生物医药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过去的15年中,研究人员尝试了许多不同的方法来制备石墨烯材料。这些方法可以归纳为两类 ...
6907 次阅读|没有评论
Carbon Energy:硫化锌涂层助力高性能贫电解液锂硫电池
2019-12-5 13:46
研究背景 具有高理论容量和能量密度等特点的锂硫二次电池已被视为下一代极具潜力的储能设备。然而其实际应用仍受到以下几个问题的严重制约:1)硫及其放电产物硫化锂电子绝缘导致动力学缓慢、硫利用率低;2)充放电过程中硫体积膨胀导致电极结构破坏和电池失效;3)充放电过程中多硫离子 ...
2862 次阅读|没有评论
Carbon Energy:斯坦福大学崔屹教授专访-把自己培养成T型人才
2019-12-5 13:35
人物简介 崔屹 ,斯坦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授,《Nano Letters》副主编,材料研究学会、电化学学会和皇家化学学会的研究员,美国湾区太阳能光伏联盟和美国电池500联盟的主任。1998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学士学位,20 ...
4759 次阅读|没有评论
Carbon Energy: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陆俊教授带你走进能量之源——碳
2019-12-5 13:21
研究背景: 碳材料在人类向大自然索取能源的进化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对于碳材料的能源需求以及获取方式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发生着变革。在享受着碳能源技术的进步所带来的现代文明社会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进一步审视随着人类改变自然能力的提高所带来的环境和生态的人为破坏。在刚过 ...
5017 次阅读|没有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31 00: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