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1010019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m101001912

博文

如何度过“心灵探索的灰暗期”?(2)

已有 3242 次阅读 2020-1-19 08:43 |个人分类:博士培养|系统分类:海外观察|关键词:学者

这其实是一个正常的现象。中国大陆第一个在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院获得心理学博士学位的岳晓东,在谈到其博士课题选择时,曾经有这样的描述:

在哈佛读书有一段时间,我做什么事情都打不起精神。长久以来,我犹有一种渺茫、失落之感.每天的时间都为无数的生活小事所占用;待稍有静心时、又什么书都看不进去,心浮至极。一天我去见导师,顺便谈到了我当前的这种精神状态。待我讲完,我原以为导师会劝戒我一番,或是勉励我一番。不料他却告诉我,这种现象其实足很正常的,它反映了我对奋斗目标的某种潜在焦虑。

岳晓东的导师雷万恩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说:“不瞒你说.想当年我做博士时,也曾有过类似你今天这样的困惑。我也曾向我的导师谈过”,“他说他当初做博士的时候.也曾有过一段类似的焦虑体验。后来他去找当时哈佛大学唯一的心理学老师威廉詹姆士教授谈自己的困惑,结果詹姆士教授告诉他,当初在确立研究心理学之前,他也曾整整困惑了五年,其内心之烦躁一言难尽。后来他把那段困惑时期称为心灵探索的灰暗期(the dark  time  of  soul  search),直到后来他明确了奋斗目标,才重新焕发了智力的青春。”(转引自岳晓东:《与真理为友》,安徽人民出版社,2011年)

由此可见,在博士课题选择的时候,可能的确存在一个烦躁、困惑、难以言表的时期,很多人都走过类似的道路。28年前,我开始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的时候,也有过类似的亲生体验。我下了很大的功夫选了三、四个研究课题,大都被导师否定。经过多次沟通、协调、争辩讨论,终于在这三、四个选题中归纳抽象出一个课题作为学位论文研究的重点,从而奠定了我最初的学术基础。毕业后,我以此为出发点,逐步扩展,二十多年学术生涯的研究方向就是这三、四个课题的延拓与深化。

首先是选题视角的独特性。

你在大学本科主修的是分子遗传学专业,博士项目进的人类遗传学专业,但是现在博士课题研究却是神经科学专业,这就需要你克服专业限制、具有一定的跨学科研究的能力。当你在石头城城墙上告诉我,在这个课题领域里,你已经找到有几个基因的特殊作用,从而可以将课题拓展到重症肌无力与阿兹海默症的遗传机理上,令我十分震惊与感动。你终于能够独立地选择了一条基于自己学术兴趣与知识积累的的研究道路,不仅将自己多年学习的积累转化为研究的优势,而且开辟出一条学科交叉、视角独特的学术道路,我为你的成长感到无比的欣慰。

“半路出家, 未必落后”。斯金纳(B . F .Skinner) 是美国最著名的心理学家之一,他的行为主义理论深深地影响了美国乃至世界的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领域,其名望和成就仅次于弗洛伊德。可是,他大学主修的却是“英国文学”专业。其实,一个人只要有毅力、有虚心好学的精种,就会有所成就,无论他原本的基础如何。

你是你所在实验室多年来第一位具有遗传学背景的博士研究生,将神经科学课题与人类遗传学研究有机结合起来,不仅是跨学科突破,而且极富个人研究色彩。当然,叶玉如、宋红军等前辈学者为你树立了很好的学习榜样。






https://m.sciencenet.cn/blog-3426423-1214806.html

上一篇:如何度过“心灵探索的灰暗期”?(1)
下一篇:如何度过“心灵探索的灰暗期”?(3)

3 刘立 范会勇 孙颉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9: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