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1010019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m101001912

博文

如何度过“心灵探索的灰暗期”?(3)

已有 2520 次阅读 2020-1-20 09:21 |个人分类:博士后研究|系统分类:海外观察|关键词:学者

其次是选题内容的原创性。

美国大学博士项目的课程极其注重研究,大多数课程都是为学生做研究而设计的。学生必须由被动学习别人的研究成果转为主动提出问题,并想方设法自己解答。至于博士课题的选择,就是应该在自己选择的知识领域有原创性的贡献。

“原创性”哪有那么容易?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需要三年四年以上的时间才可以完成博士论文(外加两年课程,通常需要五到六年或更长的时间)。在对原创性的苛刻要求下,有的学生往往会寻求捷径来完成毕业论文,常常寄希望于“最热门的研究领域 ”、“便于获得教职的课题”。

著名经济学家、畅销教科书《经济学原理》的作者、哈佛大学曼昆教授曾经给出两组比喻,强调科学研究的“原创性”。 一是研究必须要有热情。研究工作与其他职业有显著的区别。“做研究不像挖沟。即使一个人丝毫不喜欢他的工作,也可以挖出一条很棒的沟。相比之下,研究工作需要对所研究的课题有热情,热情与创造力是携手共进的。没人能为今后求职的需要而编造出这种热情。热情必须是发自内心的”。二是成功的研究来自广泛的兴趣。因为“有思想是研究过程中最难、最不可控的部分”。“广泛的兴趣能带给你更多成功的机会”。“如果一名矿工能着眼更广阔的开采场地,而不是在同一地点重复劳动,他就更可能发掘到金子。而且,对一个题目的思考还可能引起对其他题目的想法”。这些经验之谈恰好为曼昆跨越经济学内部分支的众多领域取得研究成果作出了注释。当然,曼昆也很清楚研究领域宽泛的代价。“研究范围宽,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深度。”(转引自 陈晋:《哈佛经济学笔记》,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年)

做研究的基本准则是重质不重量。你关于“传导机制”与感觉神经疾病的遗传机理的结合,符合原创性的要求,不但从自身感兴趣出发,还是从一个重要性、突破性的“大问题”中着手,广为搜集相关的领域,这样方可找出解决方法,更具有“全球视野、人类关怀”的意义价值。

再次是选题追求的挑战性。

有人将美国大学的博士Ph.D.戏称为“Piled higher and Deeper“(”垒得更高、专得更深“)。在 USnews美国大学神经科学/神经生物学专业研究生排行榜上,霍普金斯大学排在第四位,前三位是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旧金山加州大学。这些学校的神经科学/神经生物学专业的博士培养目标几乎都是:把学生培养为有全面神经科学视野, 并有某一方面特长的可以独立工作的神经科学家。这种教育理念要求博士课题选择是“专而全”和“可以独立工作”。 “专而全” “可以独立工作”的能力上的准备,追求学术的兴趣和热情则是“可以独立工作”的心理前提。

这些学校的神经科学/神经生物学专业的博士培养有两个基本原则: “以学生为本”和“以学术为本”。“以学生为本”既确保学生追求学术的兴趣和热情, 也确保了博士论文的高水平完成。“以学术为本”确保了学生“专而全”的知识架构的形成和实验技能的养成,也确保 “可以独立工作”培养目标的实现。只有在内心强烈地追求学术的兴趣和热情信念的驱动下, 才能从容面对挑战与困境, 在相对难度较大、同行竞争非常激烈的神经科学研究中保持一种平和上进的心态, 做好博士课题的研究工作。否则, 就会因种种挫折而倍感痛苦。

如果用较为具体的指标来表达的话,那么,“可以独立工作”在博士课题的选择上表现为开题报告可以作为合格的美国卫生研究院资助项目的标书(除了没有多少自己的前期成果之外),“专而全”在博士课题的完成上表现为研究成果可以作为刊登在CNS(《细胞》《自然》《科学》)上的高质量的研究论文,至少应该在神经科学专业的顶级刊物《神经元》上发表的学术论文。你们实验室网站显示的原始论文,大概都集中在这四个刊物上发表。这是一个多么严峻的挑战!

在心灵探索的灰暗期,不要以为自己是无助的,你身后还有我们坚强无比的后盾与毫无保留的关心。和实验室师姐弟们小聚一下,互相交流一下生活的体验,你会发现原来大家都不容易,自己的那点事可能就微不足道了。挫折能让人的心灵变得更加成熟,有助于塑造坚强的人格特质。

心灵探索的灰暗期,就是自我成长的契机,也是自我提升的时机,是人生宝贵的财富。在痛苦的自我探索之后会给带来更美好的自我体验。




https://m.sciencenet.cn/blog-3426423-1214930.html

上一篇:如何度过“心灵探索的灰暗期”?(2)
下一篇:《学会研究:享受科学生活》后记(1)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22: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