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1010019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m101001912

博文

社会情绪能力研究笔记之一

已有 1510 次阅读 2020-3-10 09:02 |个人分类:心理健康|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学者

       

      “认识你自己!” (know yourself) ——这是铭刻在希腊圣城德尔斐神殿石柱上的著名箴言,至今仍是一句天启式的至理名言。

      对这句箴言可作三种理解: 

   (1)自己身上蕴藏着世界的秘密,可以通过认识自己来认识世界。

    (2)人贵有自知之明,应该知道自己总是存在某种限度。

     (3)自己是独特的个体,应该认识自己独特的禀赋和价值,从而实现自我,真正成为自己。

     在人的生命的旅途上,我们如何正确地认识一个生理的我、心理的我、社会的我,如何去破解生活中永存的难题,怎样去做出一次次的生活选择,永远是一个问题。

      现代神经科学更进一步地认为,认识自己主要是重视人的情绪能力的培养。重视认知能力培养而忽略情绪能力培养是我国当前教育的重大弊病。近年来,我们实验室的创始人韦钰先生一直在呼吁:教育工作者和家长要更加关注孩子情绪能力的培养。韦院士强调,决定一个孩子未来成败的不是他们的智力能力而是他们的情绪能力。科学上的成功不仅取决于认知能力,也取决于人们承受挫折和压力的能力,以及对任务的持续和专注能力,即自信和实现自我控制的能力。相反的,突发事件和精神病患者绝大部分是因为情绪而不是智力出了问题。然而我国的正规教育和大部分的家长显然更加关心的是孩子们的学习状况,而不是他们的情绪。

      在一般意义上,情绪能力是指对以情绪为基础的外在行为表现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能力。一个人的社会情绪能力应该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有三个方面是关于正确认识自己的:

     (1)正确的估价自己:能觉察和正确地认识自己的感情。

     (2)控制好自己情感:使其适当分析它的起因、找到办法来处理自己恐惧、焦虑、愤怒和悲伤等情绪。 

    (3)合理的激励自己:能克服自己的自满和迟疑、调动自己的情绪去达到某一个目的、能较持久地保持这种动力。 

       十一年前,我的一位未曾谋面的“学妹”(我们南航无线电系的后辈学生)“英年早逝”,在自己的宿室内烧炭自尽。她留给父母的遗书没有署日期。在遗书中表示,自己受强迫症OCN困扰已达8年,早有结束生命的想法。,“使我们这些活着的人想起他们就心里难过”(毛泽东)。

      20岁的青春年华,常成为诗人、作家笔下歌颂和赞美的对象。但是现代神经科学研究证实,20岁左右是最容易患精神疾病的年龄。我国约有2%的人长期患精神分裂症或是狂躁症等精神类疾病,并且精神疾病患者人数还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

     东大杰出校友贺林院士认为,造成20岁左右的人患精神疾病的原因主要是工作压力、生活压力和社会压力。再加上婚恋问题、情绪压力也都一起涌来。贺林建议,患上精神疾病要敢于正视,并且要配合治疗,正确把握自我病情。

     其实,国外很多名人年轻时也曾遭大受精神疾病困扰,如梵高、毕加索、马克·吐温等。大师年少的时候大都必须经历强迫症的阶段,当强迫症已经深入骨髓,浸透静脉,自然而然成为自身特质的时候,就是破蛹而成大师的时候了。郁达夫、郭沫若、徐志摩是罹患强迫症,至于像李叔同、傅雷等等就更不用提了。凡是有强迫症的人,大都获得了自己想要的成功。但只要正确把握,是可以规避疾病带来的危害的。

     真的令人扼腕痛惜!但是,在这种“不可逆”的行为与事件中,还是有很多十分沉痛的教训可以吸取,十分严重的问题值得深思。

    (1)如何认识全面发展?

    毛泽东提出的教育方针是全面发展,他的依据是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在中国成为普遍为教育界与社会大众所认同的教育方针;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勒(Howard  Gardner)及其助手经过多年研究和观察提出的“多元智能”(Multiple  Intelligences),他的依据是脑科学的研究成果,在美国本土和世界各地成为心理学、教育科学的热门学说。

     但是,无论是“全面发展”还是“多元智能”都是针对人的群体而言的,不是要求个体达到“全面发展”或“多元智能”。因为每个个体永远是片面发展或单一智能。如果把“全面发展”或“多元智能”作为个体的追求目标,不仅是德智体美,还要琴棋书画,数理化、天地生,那么,我们的学生或儿童的负担就无以复加了。

是不是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与家长们“误读”了“全面发展”或是“多元智能”?

经济学认为,一切资源都是有限的。我们每个人的知识、能力、兴趣都是有限的,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科领域与社会活动中去,应当如何去平衡与把握。“止于至善”虽然是我们的校训,却是一个“乌托邦”式的理念。

       (2)如何认识假期意义?

     很多学生的假期都是在各种培训班里度过,大部分家长与教师都有这样的认识:“放假前,孩子们是大运动量的集训。暑假若突然停止训练,相关机能肯定会衰退。而一旦再度进入紧张的学习生活,一时会很难适应。另一方面,进培训班上大课,孩子可以接触到不同教学风格的老师,认识其他学校出类拔萃的学生,这对孩子的成长帮助极大。”这个社会无孔不入地向着孩子传递着世俗的情绪和压力。但是,教育规律强调的放假与上学的交替,被无情的忽视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没有了一张一弛。

    可是,经典控制理论却告诉我们,过度的振荡形成的正反馈必然导致系统的崩溃。优势不是靠这样“作弊”式的积累的。于光远先生提倡的“休闲”,似乎可以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与家长们对待学生假期的行动指南。

      (3)如何认识成绩优异? 

      问题的核心是“成绩优异”的参照系为何?学生应当如何评估自己?成绩不是个常数,总得有人在前有人殿后,轮到他也可能轮到你。一般说来,通信工程专业的难度在工科院校里属于较高的那个层次,但是一年级的课程要求相对于理科的数学、物理专业而言还是略逊一筹的。

    (4)如何认识海外读书?我不能明白,为什么在国内大学热门专业取得很好成绩的时候,断然赴海外留学?为什么由信息工程改学经济学?为什么到非英语的国家荷兰留学?为什么去一个阿姆斯特丹大学这样一般的学校,经济学也不是其强项?因此,双重语言(荷兰语属于印欧语系,介于同属日耳曼语族的德语和英语之间,比任何一种语言都更接近英语。)的压力,多元文化的压力,文理差异的压力,一起从天而降。其实,要想在国外大学学习经济学,对语言的要求很高,还有文化的差异,非一般人所还能达到。需要下很大气力才行。因此需要合理的激励自己,克服自己的自满和迟疑,调动自己的情绪去达到某一个目的,并能较持久地保持这种动力。 这就是社会情绪能力要求正确认识自己的真谛。这就是为什么通常要读很多年、下很大的功夫才有出头? 韩剧《爱在哈佛》中客观理性地描述国外大学文科学生读书的艰难,《再见,温哥华》中误导国人将海外留学以为是旅游与调情的浪漫交响曲。

     我没有指责任何人的意思,也没有将别人不幸的东西拿出来亮相的意思。我只是时时想提醒我自己,我周围的父母,应该重视社会情绪能力问题。特别是当孩子喊着向你奔跑过来求助的时候;当孩子迷茫、慌张、处在最困难的时刻,作为父亲或是母亲,你能做的一定会比老师、比社会多得很多。这是你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恰好,我们实验室在这方面开展从基因到行为多层次的研究,看来真是的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认识你自己!”说说容易,真正做到很难!其实,我们自己也很难做到。大家携起手来共同对付我们“心中的恶魔”。

        昨天,留美学子网站贴出 《那些人间蒸发的留学生们到底在哪里》中几位留学生,似乎他们或有某些方面的压力,或有某些方面的不顺。我觉得这些压力或不顺是可以排解掉的。排解的方式之一就是要有朋友,要有几个可以敞开心扉的朋友。往往一些事情说出来,比较一下也就没事了。比如,有钱有地位的朋友可能感情不顺,感情生活很好的朋友可能事业平庸,但两人互相羡慕一下、比较一下、相互开导一下,彼此可能心里都美滋滋的了,有时人是需要一点“自信(比他强)”,需要一点羡慕的,这样才知道自己在某些方面的“价值 ”或比别人强的地方。而这些不通过比对是显现不出来的。羡慕了别人给他人以自信,找到了对方不如自己的给自己以自信。人是通过他人来正确认识自己。   

     有什么难受的事,可能和家人不能说,怕家人担心,但一定要找朋友说,朋友开解开解就从牛角尖里爬出来了。生活多么美好!特别是,死都不怕,就以死作为底线,那么还有什么能不开心的,还担心什么?


         




https://m.sciencenet.cn/blog-3426423-1222701.html

上一篇:半独立学院:以多伦多大学的三一学院为例
下一篇:“细读”多伦多大学:引言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19: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