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1010019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m101001912

博文

南京市新型研发机构发展情况专题评估---评估结论

已有 1931 次阅读 2021-10-16 11:11 |个人分类:科研机构|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评估结论

根据统计分析与案例研究,再加上访谈调研[1](访谈提纲参见附录2),我们得出如下的评估结论:

1高规格创办新型研发机构,已经成为南京“创新名城”建设工程的一支突击队

南京新型研发机构的创办,有一个很好的准入门槛,一开始就使得南京新型研发机构有一个较高的起点规格,主要有三道“工序”来保障:第一是签约。高新区把好第一道关,严格按照高标准设立新型研发机构:必须依托高水平的科研技术平台;拟孵化的科技成果可产业化,且有较为广阔的市场需求;能够不断孵化出科技型企业;要集聚一批产业链上的科技型企业。第二是备案。通过南京市级的认定,构成新型研发机构培育建设的“质检仪”。第三是评估。委托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在年底对其进行绩效评估,给予一定奖励补贴。三道工序避免了一哄而上,造成社会创新资源的浪费。

南京新型研发机构主要可以分为四大类:

(1)机构主导型I。这是以国家工程中心为依托的新型研发机构,将20多年沉淀的技术科学成就发掘出来,进行体制化运作的贡献给“创新名城”建设。工程研究中心是一种“教育——科研——企业”一体化的制度设计。工程中心可以提高科技成果的成熟化、配套化、工程化水平和加强行业领域中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基础技术的研究,推动研究、开发,产业化的一体化工作。国家工程中心具有一流的技术科学研究能力,是一支强有力的国家队:具有较强的工程技术开发和中间试验能力,能使科研成果尽快地转化成产品或形成产业,具有“孵化器”与“辐射源”两种职能,能使行业科技成果迅速聚集与扩散,是行业持续发展、科技进步的“带头羊”[6]。膜科学技术研究所依托南京工业大学的国家特种分离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立足基础原创研究,不断产出高水平原创成果;同时,依托市场机制的南京膜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采用组建创业团队的方式,从事原创成果的“二次开发”,不断推动原创成果的转移转化。膜科学技术研究所完成技术“二次开发”,形成产品样机并经市场验证后,根据需要可由研究所以入股形式培育衍生企业或以合同科研的方式转移到社会企业。

(2)机构主导型II。这是以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依托的新型研发机构,将科学研究的积累与成果转化的经验融为一体。脱胎于国家遗传工程小鼠资源库的人源化模型药物筛选创新技术研究院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小鼠模型资源产业化基地,有力推动建立国际前沿的技术平台、疾病模型资源创新开发、培育创新人才、孵化育成企业,为江苏省乃至全国生物医药创新提供强大的基础支撑,将大大推动和保障我国生物医药创新研发。

(3)科学家主导型。这是以著名科学家(诺奖得主、图灵奖得主、院士等)为依托的新型研发机构。图灵人工智能研究院是姚期智院士团队首次创业的阵地,主要聚焦健康医疗、互联网经济、金融、安全、网络、电力市场、机器人和智能制造。它围绕AI领域传统产业升级技术服务、交叉领域重大科技创新、产业发展集聚、人才引进与培育和股权投资集聚这五大平台,打造人工智能领域产业集群,创造人工智能新“高地”。在已孵化的15家企业中,图灵人工智能研究院都有一定比例的注资参股,并积极参与运作,帮企业打通壁垒、树立信心。除了已孵化的15家企业,图灵人工智能研究院2019年有望将孵化企业数量提升到20至30家。

(4)企业主导型。这有两类,一类是中央企业集团公司领导下的原部属研究所转制或创办的新型研发机构,如南京中电芯谷高频器件产业技术研究院(55所)、南京网信技术研究院(28所)等,另一类是企业联合高校组建的新型研发机构,例如,红太阳集团支持的南京樯图数据研究院等,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企业化运作能力很强,自我生存状态比较自如,较好地完成孵化企业或引进企业的指标。

当然,全市仍有少数新型研发机构尚未形成突击队的规模与实力。例如,机构主导型II与科学家主导型的某些新型研发机构,不具备“技术科学”的性质,基本上停留在纯粹科学研究的阶段,离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尚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更有甚者,某新型研发机构以学科建设的情怀来创办新型研发机构,试图通过借助政府扶持的力量,开拓学科建设的新方向,这就偏离南京举行“两落地一融合”工程,扶持创办新型研发机构的初衷。某些企业主导型主要仍停留在生产企业层次上,研发力量水平有待提高,不能将“研发”作为产出高水平科技成果发动机来保障,科技成果的高质量和供给源稳定性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特别是应当指出的是,某新型研发机构初创就夭折了,在签约后未能得到学校的授权、批准,提出结束新型研发机构建设,造成了公共资源的浪费。根据我们的调查,在全市范围内,估计有10%-15%的新型研发机构处于关、停、并、转的境地。

2.大范围吸纳创新要素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已经成为高新区转型升级的新鲜血液

南京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通过供给侧的改革,提高创新要素的供给,极大地提升南京市各高新区的科技含量,促进高新区的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就南京地区而言,15所高等院校在各高新区里组建了99家新型研发机构,其中,东南大学29家,南京大学24家,南京工业大学11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6家,南京理工大学5家。中国科学院,北大清华等省外高校,中央企业集团所属的科研机构,如55所,28所等,他们的实力强大,将某一方面比较成熟的项目,整建制析出来,其研发能力与管理协调能力都很强,比较容易办好新型研发机构。吸引南京市外,包括省内、国内乃至世界范围内优选创新资源,远比单纯的招商引资质量更高,影响更大;即使有些暂时不符合型研发机构标准的,也可以借此东风作为招商引资的企业落地高新区。

(1)推动国家级高新区与自贸区“双区”联动再上一个台阶。江北新区目前累计43家新型研发机构通过市级备案,备案认定数居全市各板块第一。在活跃优越的国际化创新环境下,江北新区的新型研发机构强劲发展势态日趋明显。目前,江北新区已建成新型研发机构20余家聚焦在生命健康产业,全面抢占大分子原创药物、脑科学、免疫质量、新型药物制剂等领域全球创新制高点,为新区生命健康产业的蓬勃发展注入新鲜动力。南京亿科人群健康研究院业务涵盖基因测序(医学检验)、细胞治疗、医疗大数据分析和医疗软件等,可提供的产品服务涉及100余项,可针对不同的医疗机构及科研机构提供特色完整的解决方案。同样,江北新区聚焦在集成电路产业,在集成电路设计、光电集成、人工智能等方向已建成新型研发机构10余家,涵盖IC设计、IC制造、封装测试等全产业链环节。南京戎智信息创新研究院以先进传感器件与技术、第三代半导体、产业互联网等课题为主要研究方向,在军警泛在物联网、军民融合信息交叉技术、区域工业互联网等方面进行创新。目前已申请国家专利3项,孵化企业10家,引进企业7家,正围绕集成电路产业地标打造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江北新区的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充分发挥国家级新区资源优势,高水平推动校地深度融合,为新区发展提供强劲的内生动力。

(2)建成能够辐射示范全国的国际农业科技谷。植物表型研究是农作物种质资源创新的重要突破方向,欧美等发达国家已先后建立作物表型组学研究机构,目前在这一领域,我国与世界先进国家几乎同步。作物表型组学是一个跨学科的新领域,其理论和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需要植物学、信息技术、物理等学科的交叉融合,协同创新。南京农业大学作物表型组学研究院在溧水高新区建立,并与英国亚伯大学、诺丁汉大学、洛桑实验站、厄勒姆研究院、东安格利亚大学,以及华中农业大学联合共建的中英植物表型组学联合研究中心和作物表型组学研究院,涵盖了植物表型研究的所有相关领域,成为作物表型组学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鉴于我国有庞大的农业体系和市场需求,同时,利用无人机、VR眼镜等技术,促进相关的表型研究,大幅度提升作物新品种育成效率,加快培育高产、优质、抗病、高效、绿色的突破性作物品种,促进生物种业快速发展。南京农业大学作物表型组学研究院的建设,为溧水区正致力于打造立足南京都市圈、引领长三角、辐射示范全国的国际农业科技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为“秦淮硅巷”的战略布局立下汗马功劳。秦淮区是江苏省面积最小的区(县),其主要产业平台——白下高新区占地面积仅仅2.29平方公里,又是江苏省面积最小的省级高新区。秦淮区挖潜老城核心区的科教资源和创新空间,沿着中山东路一路向东延伸至中山门外大街,将55所、28所、南理工等大学大所串联起来携手创办新型研发机构,南京中电芯谷高频器件产业技术研究院(55所)、南京网信技术研究院(28所),南京钟山虚拟现实技术研究院(南理工),打破“围墙”共享资源,把紫东地区打造成为创新区域。白下高新区深化对外合作,吸引全球高端要素集聚,在国际化和参与全球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上下功夫,在引进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科学研究院(Data Science Institute at Imperial College London)院长郭毅可教授,创立了苏伦大数据科技研究院,致力于整合全球第一只开放型数据科学家团队,打造全球第一个开放型的大数据实践基地,旨在搭建国际一流的大数据交流、培育、研究、应用与整合平台。研究院力求落实国家大数据发展战略,助力政府和企业事业单位准确定位大数据需求,促进国内外大数据人才交流和培养,驱动定向研究向生产力转化,彻底改变了夫子庙、秦淮河、新街口……“秦淮印象”,为“秦淮硅巷”的创建立下汗马功劳。

但是,南京新型研发机构的创建、集聚创新资源,还有一定的成长空间,依然还有一些大院大所、高等院校尚未加入到其中,仍然需要有待继续引导吸引他们参加新型研发机构的行列。此外,还应该拓展新型研发机构的领域,加大数字文化创意(含数字文化创意技术装备、数字文化创意软件、数字文化创意内容制作、新型媒体服务、数字文化创意内容应用服务)作为重点鼓励发展产业。现在,高技术企业已经在服务业领域扩大到文化产业、互联网教育产业、健康产业等,对于这些领域的新型研发机构创办,他们的准入门坎,可以适当调整以理工科为模板基准的认定标准。

在高新区里,目前有些新型研发机构尚未具有成果转化的条件,工程化产业化还有很长一段的路要走,以至于自己生存都困难。新型研发机构需要适当调整自己的发展策略,妥善处理近期与长期的关系,如何通过“以副养农”,先“活”下来,当然,也不要偏离自己主攻方向,承担“技术科学”的使命。

3.新型研发机构经过几年的孵化与引进相关企业,有望培育出一些新兴战略性的先导产业

根据英国学者道西提出的技术规范理论,整个创新过程经历新技术规范的出现,新技术轨道的建立和沿既定轨道的进步三个阶段,最终形成新兴战略性的先导产业[7]。新型研发机构主要致力于新技术规范的建立,根据社会需要和科学突破而产生的新技术规范,随着科技成果的转化与相关企业的孵化与引颈,新技术规范逐步走向成熟,成为一些新兴战略性产业的向导,并不断地调整自己的结构以适应新兴先导产业的发展,这个过程的延续和更替,构成了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无限进程。

作为一家新型研发机构,膜科学技术研究所开创了“一所两制、统一管理”的模式,并使之成为科技成果有效转化的平台和桥梁。其中,“一所”是指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膜科学技术研究所,而“两制”就是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事业运行机制和南京膜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市场化运行机制。膜科学技术研究所打造“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科技产业园”的创新链条,实现“创建一个学科,研发一批成果,孵化一批企业,形成一个新兴产业”的成果转化模式,打通从“科学”到“技术”、再从“技术”到“产品”乃至产业的渠道,培育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先导型膜材料产业。

南京先进激光技术研究院坚持为产业提供技术支撑的总体功能定位,实现了产业技术研发、技术转移转化、技术服务和中小型科技企业孵化“四位一体”,已成为南京激光先导产业,能够为南京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膜科学技术研究所通过“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科技产业园”的创新链条,打通从“科学”到“技术”、再从“技术”到“产品”乃至产业的渠道,培育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先导型膜材料产业。

人源化模型药物筛选创新研究院通过用于药物筛选的人源化动物模型的研发创制平台、开放式服务型的药物筛选平台、基于完全自主产权模型建立的新药研发平台,为南京市乃至全国生物医药创新提供强大的基础支撑。借助资本的力量和强大的研发实力,在欧美建立研发和生产基地,完成在全球的布局,努力成为国际上有话语权的动物模型研发机构和供应商。

应当指出,我们说有望培育出一些新兴战略性的先导产业,但并未说形成主导产业。所谓主导产业应有两个主要指标,一是该产业的GDP占社会总GDP的比重至少在45%以上,第二从事该产业的劳动者占整个社会劳动力的比重40%以上,从而构成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基础,并能控制与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南京的高新区始终坚持围绕主要产业(不是主导产业)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充分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在专业人才引领、共性技术引入、共性设备共享等方面提供纽带,加速推动一些新兴战略性先导产业的创新发展。

近日,国家发改委公布新修订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此次新修订的《目录》共涉及行业48个,条目1477条,其中鼓励类821条、限制类215条、淘汰类441条。《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是各级政府正确处理政府引导与市场调节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政府引导投资方向、管理投资项目,制定实施财税、信贷、土地、进出口等政策的重要依据。新型研发机构要重点从鼓励类、限制类、淘汰类的各行业与当前市场需求关系中,寻找出产业发展趋势和规律,在此基础之上形成选择与加强新兴战略性先导产业发展的思路;要在《目录》和市场之间寻找桥梁,对比产业支持的导向和行业发展重点进行项目调整,新投资的项目尽量选择鼓励类项目,除了符合当前市场发展方向,还有系列政策红利支持。如果投资限制类和淘汰类,将无法获得市场准入。



[1] 主要根据栖霞、溧水、江北新区、秦淮、江宁等五场座谈会上45家新型研发机构代表的发言与文字稿整理。



https://m.sciencenet.cn/blog-3426423-1308161.html

上一篇:南京市新型研发机构发展情况专题评估---案例研究
下一篇:南京市新型研发机构发展情况专题评估---政策建议

1 许培扬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4: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