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1010019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m101001912

博文

一流技术科学家的基本素养

已有 4172 次阅读 2021-10-21 09:21 |个人分类:科学家研究|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一流技术科学家的基本素养

 

叶明  东南大学科技经济研究所

 

 

一流技术科学家的基本素养是他们人格魅力之所在,也是他们能够成为一流技术科学家的必要的前提条件。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支持改革开放,懂得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遵纪守法,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等等,这是对每一个共和国公民的最基本要求。作为中国科技界的精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流砥柱,一流技术科学家还在其成长的过程中培养起了一般科技工作者和常人所不具备的特殊素养,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一流技术科学家的基本素养”。根据我们对《院士思维》(卷1-4)的统计分析与案例分析,可以将一流技术科学家的基本素养归纳、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1.深沉独到的理论修养

 

站在科学技术最前沿的一流技术科学家,头顶一方无穷的苍穹,脚踏一片无垠的荒原,面临的前人所未遇到或未能解决的难题。没有经验可以借鉴,没有榜样可以模仿。于是,需要对客观事物底蕴有着全新的理解与准确的把握,没有比此时更需要深沉独到的理论修养了。“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恩格斯)。对于一流技术科学家而言,具有“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庄子)的气魄,主要来源于他深沉独到的理论修养。尽管个人的理论修养的形成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但是它却具有超时代性,这是理论修养的瑰丽与重要之处。因此,他们做出的成绩多半不是个别的、局部的、修修补补的,而是观念上的突破,足以改变一门学科的结构,甚至可以发动一场影响颇大的科技革命。没有深沉独到的理论修养的人,总是被积习的偏见与狭隘的认识牵着鼻子走。缺乏理论思维的民族必然是个浅薄的民族,它的科技之花也必然是萎缩的。诚然,每个科技工作者都有一定的理论修养,他们与一流技术科学家的区别仅仅在于,前者的理论思想是不自觉的、零散的、浅薄和一瞬间的;后者的理论思想则是自觉的、成体系的、深沉、独到和持久的。象诗人、哲学家那样,一流技术科学家的可贵之处,是他能道出人人“心中所有,笔下所无”的思绪,并把它们提炼成为观念、法则、原理、规律,成为照亮科学技术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智慧之光。

具体知识对于一流技术科学家来说当然重要,但更宝贵的和更重要的则是理论智慧。知识与智慧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而且是本质上的区别,套用力学的概念来说明,知识属于静力学,智慧属于动力学,知识的堆积并不等于智慧,智慧比知识更重要。熟读万卷教本,精通图表数据,存贮庞大知识,而如果没有一丝创造力,没有一点独到见解,那仅是一部活的“图书馆”,而不能迸发出智慧的闪光。

基本技能对于一流技术科学家来说也很关键,这是解决科学技术问题的前提条件。尽管有些“技术问题”难度极大,但毕竟仍是一个“技术问题”,也就是说随着仪器设备等物质条件的改善与更新而会很快解决。然而,这并不会顺理成章地解决与此相关的一系列技术问题,更不会给科学技术带来根本性的变化。而充满创造力与想象力的理论智慧,则可能构成科学技术进展的重大转折点。

在当代科学技术领域中,仅凭知识与技能能够适应时代进步而做出较大成就的机会已很少了,相反,在几个学科的中间地带里去寻找新的生长点,把先前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看起来好像不相关的观念联系起来,组合成一个崭新的观念,就可在边缘性或综合性的“处女地”上形成新的突破口,并获得划时代科学成就,这无疑只能依赖理论智慧。钱钟韩院士曾经说过:当专家们干得顺利时我从不插手,而当他们搞不下去或争执不休时,就说明那个问题还没有标准的答案和现成的方法,我就可以插手。深沉独到的理论智慧帮助他澄清过一些错误混乱观念,仲裁了长期学术争论,从理论上阐明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在理论智慧中,折射出人类探索自然奥秘、变革自然活动的艰辛足迹,也为预测科学技术发展趋向提供科学档案性的依据。一流技术科学不仅是专门家、更是思想家。他们极其关注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未知领域,并保持高度的敏锐感和兴奋感。一旦有新的发现立即投入奋战,不仅在自己的分支领域成绩卓著,而且在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其他领域也纵横驰骋,且呈现出超人的智慧。这是一流技术科学家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品格之一,是他们对科学技术产生重大影响的主要原因和内在机制。

这种理论修养体现为一流技术科学家的洞察力、决断力、行动力和号召力。“洞察力”能预测何种科技会发展,何种举措能规避风险,需具备常人不具的先见之明;“决断力”,能迅速把概念、思想转化为行动方案,并能把握实施方案的时;“行动力”对已作决断之事,能迅速采取有效行动实现之,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号召力”善于组织发动、运筹调遣,善于营造一种组织气氛,以激励和维持团队的创新精神和奋斗精神。

 

2.强烈执着的社会责任感

 

一流技术科学家的基本品格不仅表现在理论修养的深度上,而且还表现在对整个人类前途、民族命运的深切关心的高度上。马克思曾经说过:“科学绝不是自私自利的享乐,有幸能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首先应该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科学技术的直接目的和终极目标都是为人服务,是造福于人类社会。一流技术科学家最优秀的素养之一便是既能沉入科学海洋的底层,又能及时地攀上社会的最高峰。他们不仅是物质世界意义上的缔造者,而且也是人类意义上、人生意义上的缔造者。他们可以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社会活动家或政治家,但是他们都能对人类、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有着更深切的关怀与把握,抱着强烈执着的社会责任感从事自己热爱的科学研究与教学活动。这是自觉地把国家、社会、民族的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的那样一种感情。一流技术科学家除了作为普通社会成员对社会负责之外,还由于他们是科学精英、社会栋梁而对社会负有双倍的责任。

一流技术科学家是科学技术专门人才队伍的最高层次,领略着各门专业的最佳风光,探寻着变革世界的最新矿山,当然懂得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国家队的艰巨任务是什么,明白纵横驰骋现代化建设疆场的职责是什么?作为领导中国科技队伍的杰出人才,国家科技攻坚的中坚力量,一流技术科学家总是而且应该站在时代航船的最尖峰,披荆斩棘,迎风破浪,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洞察世界高新技术的发展前沿和主流。20世纪80年代中期,针对美国总统里根提出的SDI战略防御倡议,世界各工业先进国家纷纷回应。前苏联制订高科技发展纲领;法国提出“技术欧洲”计划;东邻日本沉浸在“十年科技政策”实施的热情之中……作为发展中的中国的科学界的精英,我国的一流技术科学家王大珩等四位院士居安思危,以高度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感,向国家最高领导人提出《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并最终促使制定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863计划”),组织跟踪研究世界战略性高技术的发展。

20世纪7080年代,我国有许多科学家对于国家为什么要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发展机器人的战略不甚理解。由于充满着忧患意识、时代危机感,“中国机器人之父”、“863计划”自动化领域首席科学家蒋新松,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顶着各种压力,力排众议,在中国开始了机器人领域的开拓性研究。蒋新松院士清楚地认识到,许多特种机器人都是关系到国家安全的战略产品,虽然用量可能不大,但如“两弹一星”一样,决不能受制于人,发展这种机器人是中国科学家的责任与光荣使命[1] 863计划”开始实施后,他组织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共50多个单位的2000多名中青年科技专家,制定自动化领域的发展战略。

从国家的实际需要出发,以国家的建设需要作为自己科学研究工作的出发点,急国家之所急,这是一流技术科学家所应该承担的最大的社会责任。一流技术科学家也只有从国家的实际需要出发来从事自己的科学研究,寻找到实践依据和支撑点。以国家的实际需要作为自己科学研究工作的出发点,这是国家赋予一流技术科学家最神圣的使命。作为一流技术科学家,更应该具有战略的长远眼光,能够洞察国际社会各专业的最前沿课题及未来发展方向,担当起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王选院士认为,一流技术科学家就必须“顶天立地”即主攻世界技术科学的尖端课题从而争创世界一流水平,或者承担国民经济建设的重大项目,从而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2]。这种“天将降大任于其人”(孟子)的自觉与自信,是一流技术科学家有别于自然科学家和一般技术科学家的最重要特质。一流技术科学家在选择专业发展方向和促进学科建设中,始终本着国家、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精神,不仅努力使自己所从事的研究追踪或超过世界先进水平,更重要的是充分考虑是否对国家现代化建设有利,对强国富民有利,以此作为最高原则和最先前提。他们把自己的命运、个人的荣辱与民族的命运、国家的荣辱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在我国科学技术贫瘠的土地上开拓出新的园地,创造出新的奇迹。在一流技术科学家队伍中,绝大多数人可能并不会在世界科技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但肯定都扎扎实实地将中国现代化进程推进一大步。

掌握着先进的科技知识,具有现代科技头脑的一流技术科学家,理所当然应能够比其他人更理智地分析和处理社会事务,特别是更关心并切实保证科技成果的合理应用,以真正造福于人类。时代的紧迫感和民族的使命感促使一流技术科学家们在艰苦地探寻科技的“天堂之门”的同时,苦苦地思索着中华发放致富强盛的课题:应当怎样才能力挽狂澜避免驶向理想彼岸的航船沉没在小生产的汪洋大海之中,怎样才能卓有成效地使中华民族走上振兴之道?我们的人民早已不满足那种以伦勃朗式色彩勾勒出的世界未来,痛恨那种号召人民节衣缩食、用热血去润滑锈死的齿轮,而自己却常常因缺乏科学依据、凭个人好恶决策造成人员血汗巨大浪费的“权贵”。“一切有思想和有责任心的人都应当竭尽全心来唤醒民众”(爱因斯坦)。一流技术科学家责无旁贷地挑起“启蒙和教育”的重担,促使每一个掌握各级权力的领导者,逐渐使决策从经验型上升到科学型,在每一项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选择上,务必进行充分的研究,严格的论证、明智的选择、谨慎的决断,从而使整个国家控制系统执行现代科学思想的指令,而拒绝一切级别层次较低的“中断”请求。这样,就能冲破一切束缚人们手脚的习惯势力和思想障碍,清除各种历史的、现实的陈腐观念,在人类现代化的“奥林匹克”运动中夺取属于我们时代的金牌。

 

3.自我超越的创新精神

 

一流技术科学家之所以成为称为“一流”,不仅在于他们曾经做出过一流的科技成果,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够不断自我超越获得更新更大的成就。诚然,要想一个人一辈子不断取得重大成果确实十分困难,尤其是在获得这样高规格的荣誉之后继续有所突破则难度更大,因为一方面他们获得院士称号本身就是依据他们极出色的科研工作,另一方面可以想象出的应酬之类的各种“社会干扰”也不能不让他们的事业有所牺牲。但是,真正一流的科学家,都有不断战胜自我、突破自我的创新精神,他们的胆识、气魄、雄心和独特的研究战略,使他们成为众多一般科学家望其项背而难以企及的科技精英。这种不断自我超越通常是沿着“专家-通才-帅才”道路,构成一幅蔚为壮观的发展图景。

一流技术科学家首先都是各自领域中的扎根式的精湛专家,他们有着坚韧的毅力,强烈的好奇心,专一明确的奋斗目标和扎实深厚的专业基础。在公众的眼里,他们都象是只采一种花朵的蜜蜂,辛勤地、忙碌地驰骋在自己的专门领域中,甚至耗费毕生精力成为专攻一门学科、一个问题而成为学术权威。然而,现代科技按照各学科自身交叉渗透以及相互交叉又渗透的客观规律迅猛发展。冲垮了一切画地为牢、孤芳自赏的小科技的狭隘观念。任何一位有识之士都会强烈地感到咄咄逼人的严峻挑战。大科技迎来了通才取胜的时代,大科技是综合发展、协同作战的科学技术,在这种立体交叉、复合多维的宏观背景之下,“正是这些科学的边缘地区给有修养的研究者提供了最丰富的机会”(维纳)。科技门类日益激增,新兴学科不断涌现,综合学科层出不穷,面对这样日新月异的迅猛发展,单一的知识结构是难以适应的,因此,作为能够驾驭波澜壮阔科技的一流技术科学家,不仅是某一领域的有成就的专家,同时也是一专多能的“通才”,是一个通晓多种领域的“博士”。多才多艺、学识渊博、个性独特、气质非凡、善于从整体上、从互相联系中去认识,把握现代科学技术,正是一流技术科学家施展才华的雄姿风彩。深沉独到的理论智慧、强烈执着的社会责任感,促使一流技术科学家决不满足于仅仅扮演科技专家、科技通才的角色,还必须向影响更大、地位更高的科技“帅才”的角色演进。“帅才”是大科技时代一流技术科学家光荣向神圣的历史使命,也是一流技术科学家指挥科技人才千军万协同作战的应有形象。科技帅才是一驾思想发电机,不断传送出各种闪光的新思想、新观点,给所领导的技术队伍留下团团争论和猜测的迷雾,开出一系列足以“将才”们干一辈子的课题清单,供他们奋战、攀登直至取得最终成果;科技“帅才”是一位未知领域的拓荒者,有着过人的洞察力与敏锐眼光,总能找到一般“将才”难以发现的更新的、更重要的问题,吸引他放下手头可心做完的任务,从一个领域转战到另一个领域,永远不知疲倦地开拓出新的道路,给国家现代化带来新的信息、新的贡献。我国飞机结构寿命与可靠性专家张福泽院士在科研中有过3次大的改变工作岗位和专业的经历,在新的领域中苦学实干,在主动攀登中为国家作贡献[3] ;科技“帅才”是一位指引航向的舵手,善于联合起更多的志同道合者以其卓有成效和组织形态,富有特色的研究过程,不拘形式的科学交流和合作方式,独一无二的学术风格和科学精神,构架出一支技术科技队伍,特别是还能够将先进的现代科技与创业、经营和管理等各种经济、社会活动相结合,以创造出远远超过科学技术成果本身的巨大的社会效益。

相比之下,许多比较有成就的科学家就相形见绌了。他们或者津津乐道于原有的科学成就,固守原有的阵地,着力于在“精巧”“完善”上做文章;或者染有固执已见的小科技专家的痼疾,不能采纳别人的正确意见,很难与下属协调而成为“孤家寡人”。他们有水平,但没有洞见;有成绩,但没有雄心;有前途,但没有壮志,即使与一流技术科学家地位有几步之遥,终因其难以克服的弱点而抱憾终生。

 

4.培育英才的导师风范

 

一流技术科学家的杰出才智不仅表现在不断自我超越而取得重大突破上,而且也表现在造就“高足”,培育出大批科技英才上。科学技术是一个承前启后、前赴后继的伟大事业,因此,吸取前人成果和培养后继力量便理所当然成为一流技术科学家的两大重任。如果说“大科学家是大科学家挑选和培养出来的”(卡皮查),那么,一流技术科学家之所以成为一流技术科学家,就在于他将学术权威与科学伯乐两种角色职责集于一身。名师出高徒,高徒映名师,那些高水平的学生弟子、助手本身就是导师风范的极好证明。一流技术科学家们不但在科学技术研究中非常出色、游刃有余,而且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也往往精彩纷呈、引人入胜。他们并不因为自己学识渊博而在教学过程中将科学技术理论知识讲得晦涩难懂、枯燥乏味、令人生厌,他们善于用朴素而又准确的语言将教学内容讲得生动活泼。工程力学家徐芝纶院士对讲授的学科,一定做到“多走一步,深入三分”,即要充分了解的过去发展历程、目前发展的情况、将来发展的方向,以及它在各个发展阶段怎样和生产实践相联系,方可随时回答学生们可能提出的一连串的“为什么” [4]一流技术科学家总能发现自己学生的特点、特长,他们总能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聪明才智,调动学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一流技术科学家总是根据学生本人的特点,并能够结合当前社会的实际需要布置研究课题,培养他们成为某一领域的专门人才和权威。

这种导师风范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以身作则。导师以自己努力做出优异成绩的强烈意识和不屈不挠的竞争意识,引导学生以极其严格的标准来衡量他们的工作,使学生懂得在科学技术上可以达到什么样的高度和应该怎样从事自己的研究,从而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二是选准方向。导师不仅善于发现什么是值得研究的问题,而且善于选准与把握解决重要难题的时机与可能性,不仅能够为学生指明一些经过努力可能解决的题目,特别善于引导学生关注在那些领域可以做出重大成果的“关节点”,而不是去从事无休止的细节或去从事那些仅仅是提高精致程度的工作;三是公正推荐。导师特别有义务公正推荐自己的优秀学生,包括推荐他们去向有声望的学者学习和进修,推荐他们去承担重要的科研任务以及推荐他们参加重要的学术会议和在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给他们创造开拓眼界、接受熏陶、施展才干、脱颖而出的机会与条件。这也是对科学技术发展做出重要贡献。这种培育英才的导师风范,并不局限于严格意义的师生关系上,而是在广泛的意义上得到充分体现。钱钟韩院士几十年如一日,只要学生、同事或工业界同仁来咨询,他总是立即放下手中的工作,不厌其烦地给予详尽指导。他的创见和思路方法,常常在别人的论著中首次发表,他不仅不计较反而为同行队伍的日益壮大而感到高兴。这不完全是个人道德修养问题,而是科学规范、科学体制使然。20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社会化的发展趋势,对科技人才的发现和培育越来越受到普遍的重视,究其原因乃在于,没有大批高质量的科技英才,既不会有科技发现与发明,也无法完成科技队伍不断壮大、发展的任务,更不能推动国家现代化进程。培育英才的导师风范,使得一流技术科学家青春永恒,活力常在,其意义远远超过他们自己直接做出的科学贡献。

相比之下,一些颇有成就的科学家就逊色得多。他们并不能这样明职分、负责任、肯牺牲的培养后辈学生,而希望独自占学术“圣坛”的显赫地位,生怕浪费自己的时间精力而疏远学生,甚至不仅不去热诚在全心全意地扶植年轻人,而是对关键的方法与数据,独特的简洁与观点严密封锁;不能平等地进行学术讨论,不尊重同事、助手、学生的意见,独断专行乃至有学霸或学阀作风;由于嫉妒而压制有创见的成果发表,或者拒绝推荐有前途的年青人,乃至抵毁、打击、迫害生机勃勃的“小人物”。这些做法都是与科技规范、科学体制背道而驰的,严重破坏了科学的民主和自由探讨的气氛,也破坏了科学共同体的精诚协作,最终将极大地降低了科研效率、学术质量、知识扩展,也包括他们个人的声望。如果时至今日其中仍有许多人并没有对此有足够清醒的认识,这不仅是他们个人的悲哀,也是我们民族的遗憾。

 

我们从思想的深度与高度、才智的力度与广度等方面,对一流技术科学家的基本素养作了初步、简略的概括。了解和探讨一流技术科学家的基本品质,不仅是为了认识、宣传中国科技精英,更重要的是发现,培养更多、更优秀的杰出人才,为我国科技现代化的实现提供充足的智力资源准备。我们期待着更深入、更全面、更准确、更科学的研究开展起来。同样,研究一流技术科学家的基本素养,对于科技基础人才的培育,高级人才的造就乃至优秀人才的遴选,无疑是具有重大的普遍意义与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马颂德.知识分子的楷模——蒋新松[J].中国科学院院刊,1998(4)24

[2]卢嘉锡.院士思维(卷4[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26

[3]卢嘉锡.院士思维(卷3[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311

[4]卢嘉锡.院士思维(卷2[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604

 

 




https://m.sciencenet.cn/blog-3426423-1308788.html

上一篇:构筑理论研究和工业应用的桥梁 ——中国著名自动化专家冯纯伯
下一篇:论一流技术科学家的大学基础

4 刘立 武夷山 史永文 许培扬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8 15: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