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haolbl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enhaolbl

博文

普通人的人生际遇 --- 记和师姐偶遇

已有 1117 次阅读 2023-10-22 03:09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昨天晚上送完师姐去机场回来,身心俱疲。这几天往返伯克利开会,还需要中间间隙在SLAC实验室的制备样品,并要很早去学校进行表征,再加上各种zoom会议。收拾完之后,就关灯入睡了。

人生的际遇就是这么神奇,你是没有预期能在什么地方会碰到什么事情,遇到什么故人。上初中的时候,语文课本上学过《十三岁的际遇》,羡慕作者小小年纪就可以步入最高学术殿堂。 再后来,也了解作者田晓菲的非凡人生,年少成名,现早已是闻名遐迩的哈佛教授。人的际遇往往是和自己的出生,成长,所依托的平台相关的。 而这些条件都很普通的我,和师姐能够很有缘地碰到在berkeley 碰到,让人唏嘘。回来不禁感叹这短暂而起伏寻常的这10年。

大学的四年没有好好的锻炼自己的性格,后来读研究生的时候就各种碰壁。大学时光是一个接受知识的成长过程,本质上都是高中教育的延伸,所以那四年自己还能如鱼得水。可是到了研究所之后,面对的科研实验等却都是出自于自己的创造。这样的输出过程,自己就显得一些吃力。 再加上一些和导师相处的过程中出现的很多问题,人一度接近崩溃。中途也想过退学,也憧憬过出去看看。 时间一直往前奔腾,现在的自己真的很难想到当时的我是怎么走出来,这些应该是得益身边的好老师以及师兄师姐的帮助,身边朋友的鼓励,最终才能顺利毕业。现在可以坐在办公室前码字,得亏很多人的相助。

谁承想,在一个不经意的时间点,和师姐相遇。 在此之前,和师姐从未谋面。所以前天见到的时候,还是从师姐的胸牌名字上知道面前的教授就是我之前读博的时候联系的师姐,欣喜错愕。和师姐的联系,还得追溯到开始读博的时候,费劲很大精力调试的扫描隧道显微镜成像结果总是不尽如人意,小半年时间把可能的其他所有的因素大体排除之后,最终判断该是仪器中针尖问题,应该需要按照说明书中的Ar离子刻蚀的方法重生。但是这个方式很不常见,因此导师不同意,担心会损伤设备。当时自己觉得存在的应该是合理的,即然说明书上有这样的一章,说明这样的方法在这个设备中有一定的必要性。因而想找一个会的人取取经,所以就找到导师读博所在的课题组之前偶尔被提及的这位学姐,试着写邮件问候了一下以及列出了遇到的问题,咨询一下针尖刻蚀实验的可行性。师姐很快回复,提到针尖刻蚀操作在这套新的扫描隧道显微镜系统很常见。导师后来看过邮件之后,也同意了这样的操作。因此和师兄小心翼翼地按照说明书的步骤操作,很多步骤如听到蜂鸣之后要后要让motor后撤几步…”现在记忆犹新。一番操作之后,赶紧新制了样品测试针尖原位刻蚀之后的效果,很轻易之间,就获得了好几个月想但是一直没有高分辨的原子成像,然后后面的课题也迅速完成。这些通过键盘敲击中复述的,都已经是七八年前的事情了,逝者如斯夫,果真不舍昼夜。

现在因为自己本身已经离开先前的berkeley课题组,本身上也没有什么义务去参加那里的funding review,但是之前的导师发邮件说这个review的重要性以先前这个funding主要是用来培训我,所以还是很早地从南湾出发,来到Berkeley 参加这个会议。开场前的寒暄季,一位女士走来和导师打招呼,而我就坐在导师旁边,正好看到胸牌上的名字,竟然是我之前读博士的时候联系的师姐,长时间开车以及早期的疲惫一扫而空。后面一天再约时间来Stanford大学小聚,畅谈各自的这么多年的发展。夜里醒来时,想想这么多年不经意间的流逝以及当初时的无助,怅然若失。好在,这么多年





https://m.sciencenet.cn/blog-3438599-1406755.html

上一篇:XPS在光电催化中研究的一些思考

1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15: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