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置顶 · 物理世界的极限问题
热度 1 2020-11-4 12:18
物理中一共有四种基本力,分别是万有引力、电磁力、强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一切物理现象都是由这四种基本自然力构成的,或可推出宇宙中存在的物理现象的数量是有限的。即使是距我们亿万光年的星体,其上面的物理现象之规律与我们地球上的物理现象也是一致如此的。 其实这个问题或许古人也考虑过的,北宋的科学家 ...
个人分类: 科技理论研究|2605 次阅读|5 个评论 热度 1
国内电子学困境之我所见
热度 2 刘大哲 2020-12-3 21:08
中国的电子学受制于美欧日韩,这是个重大问题,那原因是什么?据自己的经历,我所得出的看法是,这是由于国内的教育方式不对造成的。中国的电子学专业所教授的课程,其教材基本是西方原版引进的,但是人家外国的科学技术源于实验,而我们却只是看外国教材然后背背书而已。到了工作的时候,只会操作外国软件而已,别的一概 ...
个人分类: 电子学研究与随笔|1661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2
半人马座与地球如何通信?
刘大哲 2020-12-3 19:47
欧美科学家提出要发射微型太空探测仪来探索太空,这种科学精神很好,值得学习。但有一个问题,即远在半人马座的电路如何向地球传信号? 经过若干光年的距离,信号会衰减到什么程度!而且,既然是微型探测器,其电路发射功率就不会太高,能传回来有效信号吗?本人怀疑这一点。此外,由于距离若干光年造成之信号传输时间 ...
个人分类: 科技理论研究|1420 次阅读|没有评论
四维空间的时与空
热度 1 刘大哲 2020-12-3 16:22
“四维空间”一说,应该来自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而且他还用黎曼几何验证了此理论。但是,应该认为其理论中时与空有所不同,因为属于空间的三维,长、宽、高,即X、Y、Z轴,都是可进可退的,也即既有正向又有负向,而时间这一维度,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只有正向没有负向,所以相异! 所以,在“八度空间”一说中,或许时 ...
个人分类: 科技理论研究|1770 次阅读|5 个评论 热度 1
物理做功的问题
热度 1 刘大哲 2020-12-3 16:05
做功的公式是“功=受力╳运动距离”,但由于引力作用而使有质量的物体移动,却并不算做功。从潮汐力中可看出引力带来多么大的能量!还有电子、光子,经典理论认为其没有静态质量,但却又认为其有一定动态质量,其移动传输如电子云中电子的移动,以及磁力吸引,都可使有质量的物体移动,为何不算做功?对于这些物理力导致 ...
个人分类: 科技理论研究|2276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度 1
太空移居?太阳永久燃烧?
刘大哲 2020-12-3 15:42
太空移居听起来很好,但地球现今人口70亿,如全移居到亿万光年以外的某星球去,得需要多少年、多少钱、多少航天器?能做到吗?估计很难! 使太阳永久燃烧或是办法,但怎样做到?现有理论否定这一点。 宇宙说到底是个核永动机,如能解释清楚这一点,或就有希望。也即需解释清楚宇宙的动力从何而来。人,有生有灭,星 ...
个人分类: 科技理论研究|1334 次阅读|没有评论
宇宙应有起点
刘大哲 2020-12-3 15:10
世界上一切的事物都要有个起点,事物无起点不符合哲学和物理!从哲学和物理常识上分析,如果事物没有起点,那么其就是永远都往回追溯不完的,这就好比一个人过生日,问他哪年出生的,他怎么点都点不过来……。 宇宙是否有起点,讨论这个比较玄奥,但是类比一下,生命是有起点的,这个就比较直观一些。“无始无终”这种 ...
个人分类: 科技理论研究|1345 次阅读|1 个评论
冷核反应与太空探索
刘大哲 2020-12-3 14:55
冷核反应是近些年很热的话题,也是一个未知领域。其内容应该包括冷核裂变与冷核裂变。如果它们真的能实现的话,便可将其用于自然物质之间的互相转化。不知道冷聚变与冷裂变是否即为,把放射性物质的化合物之类按照特殊形式进行电解,从而实现物质转化。不知这样能否把铁元素转换成氧元素或碳元素等元素?若能做到那样的话 ...
个人分类: 科技理论研究|1553 次阅读|没有评论
理想化与非理想化的物理
刘大哲 2020-12-2 19:58
关于物理,其实其也分理想化与非理想化的物理。比如电子学中的一些现象,理想化数学中描述的电子波形有方波、三角波、脉冲波和梯形波等之分,但严格意义上讲,真实世界中只存在梯形波,理想化数学中的这些波形在非理想化的实际世界中都是梯形波。此外,理想化数学中电容电感都是用纯虚数来描述的,但其实所有的电容电感都 ...
个人分类: 科技理论研究|2113 次阅读|没有评论
应用系统学
刘大哲 2020-12-1 19:38
系统学体现了系统存在与变化之形式,因此可用其对科技进行描述,而系统理论正因此才存在实践中的意义。应用系统学乃为系统学与具体科技的交集,其意义即为采用系统之形式研究其它科技。只懂系统,不懂物理化学,往往不够用;而系统学又能以系统形式原理辅助分析,从而有助于具体学科之理论研究。因此将两者结合往往能更好 ...
个人分类: 系统学与科技原理|1534 次阅读|没有评论
上学时应怎样做题
热度 1 刘大哲 2020-11-19 21:47
上学时拉开学生成绩的主要问题,即在于会不会做难题。说起来,培养学生所谓“黑知识、黑技能”才是教育成功与否之关键所在,而做到这些所需学习的往往正是有难度之问题。 所谓教育减负不应是指不做难题,只是总的做题量要少一些罢了。学习时题量不应太大,但应该上一定难度,这是正理。少而难,而非多而易,这是合理进 ...
个人分类: 教育学|2339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度 1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3-6-5 23: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