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高奇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gaoqi666 经典热力学也称平衡态热力学,研究系统由一个热力学平衡态变化至另一个热力学平衡态的准静态过程的自发性; 它是真实热力学过程发生的必要条件。

博文

陈厉公上位

已有 1787 次阅读 2022-6-21 15:09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陈恒公之庶子,名跃,系蔡姬所出,蔡候封人之甥也。

       因陈、蔡之兵一同伐郑,陈国是大夫伯爰诸为将,蔡国是蔡候之弟蔡季为将。蔡季向伯爰诸私问陈事。伯爰诸曰:“新君佗虽然篡位,奈人心不服。又性好田猎,每每微服从禽于郊外,不恤国政,将来国中必然有变。”

       蔡季曰:“何不讨其罪而戮之?”

       伯爰诸曰:“心非不欲,恨力不逮耳!”

       及周王兵败,三国之师各回本国。蔡季将伯爰诸所言奏闻蔡候。蔡候曰:“太子免既死,次当吾甥即位。佗乃篡弑之贼,岂容久窃富贵耶?“

      蔡季奏曰:“佗好猎,俟其出,可袭而杀也。”

      蔡候以为然。乃密遣蔡季率兵车百乘,待于界口,只等逆佗出猎,便往袭之。蔡季遣谍打探,回报:“陈君三日前出猎,见屯界口。”

      蔡季曰:“吾计成矣!”乃将车马分为十队,都扮作猎人模样,一路打围前去。正遇陈君队中射倒一鹿,蔡季驰车夺之。陈君怒,轻身来擒蔡季。季回车便走,陈君招引车徒赶来,只听得金锣一声响亮,十队猎人一起上前,将陈君拿住。

       蔡季大叫道:“吾非别人,乃蔡候亲弟蔡季是也!因汝国逆佗弑君,奉吾兄之命,来此讨贼。诛止一人,馀俱不问。”众人俱拜服于地。蔡季一一抚慰,言:“故君之子跃,是吾蔡候外甥,今扶立为君,何如?”众人齐声答曰:“如此甚合公心。某等情愿前导。”

       蔡季将逆佗即时枭首,悬头于车上,长驱入陈。在先跟随陈君出猎的一班人众,为之开路,表明蔡人讨贼立君之意。于是市井不惊,百姓欢呼载道。

       蔡季至陈,命以逆佗之首祭于陈恒公之庙,拥立公子跃为君,是为厉公 [1]

译文:

       陈恒公有一名叫跃的庶子(指没有继承权的儿子),原本是(来自)蔡国的妃子所生,(跃)也是蔡候封人的外甥。

       当初陈、蔡的军队一起讨伐郑国,陈国是大夫伯爰诸当将军,蔡国是蔡候的弟弟蔡季做将军。蔡季私下问伯爰诸陈国的一些事情。伯爰诸说:“新君佗虽然篡位,怎奈人心不服。佗非常喜欢田猎,经常穿着便服在郊外追赶飞禽,不关心国家大事,将来国家一定会发生(异常)变动。”

       蔡季问:“为什么不声讨他的罪行,将他杀掉呢?”

       伯爰诸说:“并不是心里不想做,而是力量不够!

       等到周王兵败,三国的兵士各回本国。蔡季将伯爰诸的话奏告蔡候。蔡候说:“(陈国)太子免既然死了,按顺序应当我的外甥跃即位。佗乃是篡殺的贼子,怎么能允许他长期窃取富贵呢?”

       蔡季启奏说:“佗喜欢打猎,等他出来,可偷袭,把他除去。”

       蔡候认为可行,于是秘密派遣蔡季率兵车百乘,布防在(陈、蔡)边界口,只等反贼佗出来打猎,便去袭击他。蔡季派人打探,回来报:“陈君三日前出来打猎,现在驻扎在边界口。”

       蔡季说:“吾计成功了!”于是将车马分成十个队伍,都扮成猎人的样子,一路打猎过去。正遇到陈君队中射倒一鹿,蔡季立刻驾车过去将猎物夺了过来。陈君怒,轻装过来擒拿蔡季。蔡季倒转驾车赶快逃跑,陈君招呼车、人追赶,只听得金锣一声响亮,十队猎人一起上前,将陈君拿住。

       蔡季大声喊道:“我并不是别人,乃是蔡候的亲弟弟蔡季,因为你们国家反逆佗殺了君主,现在奉我哥哥的命令,来这里讨伐贼子。只杀(佗)一人,其他人都不追责。“ 众人都拜服于地。蔡季一一安抚,说:“你们旧君的儿子跃,是蔡候的外甥,现在扶立为新君,怎么样?”众人齐声回答说:“这样做最符合公心。我等情愿做前导。”

       蔡季将反逆佗立刻枭首,把首级挂在车上,一路前行进入陈国。刚才跟随陈君打猎的一班人,替(蔡季)引路,(并沿路向陈人)说明蔡人讨伐贼人,拥立新君的意思。于是市井不惊,路上的百姓(也跟着)欢呼。

       蔡季到达蔡国,命令将逆贼佗的首级祭奠在陈恒公的庙里面,拥立公子跃为新的陈君,这就是陈厉公。

参考文献

[1]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 长沙:岳麓书社. 2002:61




https://m.sciencenet.cn/blog-3474471-1343915.html

上一篇:化学反应速率理论新模型
下一篇:化学反应速率理论新模型的应用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03: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