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与分析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lecXu 为创造价值而奋斗

博文

海外中国人很多都成为教徒

已有 5959 次阅读 2013-8-3 04:22 |个人分类:社会科学|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宗教, 信仰

     很多人以为中国人多数是无神论者,在我看来只是因为对宗教了解甚少,没有仔细思考,或者展开深入的辩论过。这样的靠限制信息造就的“无神论”,十分廉价,如果突然放开限制,反而很容易被转化为有神论者。例证就是在海外生活的中国人,很多都被转变成为教徒(当然我接触到的教徒,多数都蛮善良,也好相处)。

     中国人最爱去阿玛里卡合众国(英文简称USA,以下用阿国代替),而阿国则是出了名的宗教国家,政客为了煽动老百姓的情绪,忽悠大家支持自己,都要说上帝保佑阿国。公开撇开和宗教的关系,参选总统或者政治领袖是个会扼杀自己政治生命的行为,原因是阿国在2012年7月调查中显示刚刚有半数的54%可以想象自己国家的总统是无神论者(在1958年相应的数字则是惊人的18%,所以阿国人民的进步是明显的),没有多少人会愿意无端端少掉一半的选民。阿国的政治家们本人有信仰宗教与否其实根本不重要。在这种情况下,我脑海里很易出现一个对利益有着很强现实感的统治集团煽动宗教信众的热情为自己所代表的利益阶层服务。我没办法确认这个图像在多大程度上反映现实,不过这个可能性显然是不好去忽略的。话说远了...我只是想说,在这样一个宗教国家里,普通人要保持自己的思想的独立性,不是件太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在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没有朋友的情况下。很多中国人就是这样开始参加宗教集会的。参加得多了,很容易就被同化了,这一点不奇怪。

对阿国百姓调查链接可见:http://usatoday30.usatoday.com/news/religion/story/2012-07-26/athiest-poll-president/56516466/1

      即时是到了瑞典这样没多少人信宗教的国家,中国人也很难不接触到传教士。事实上,中国人是瑞典传教的重点人群,甚至是唯一针对的对象(大概是因为中国人在他们眼里是传教的处女地,是块好大的蛋糕)。很多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生活过的中国人,可能都会在街头遇到一些人,一看到你是东亚人模样,就问你是不是中国人,如果回答是,立马就掏出中文的宗教宣传册。你想要个其他语言的宣传册,他们还很可能没有呢。如果是学生,还会“幸运”的遇到上门服务。他们知道学生聚集的居住区,会挨家挨户地找门牌上拼写是中文拼音字样的。如果你不反感,他们会很礼貌的给你郑重其事地约谈话的时间,一起读圣经,讨论哲学问题。我宅男一个,当年还单身着,和宗教人士讨论圣经和哲学问题就成为我打发无聊的一个重要方式。和我接触的是一个老头,他很努力地想把我转化为有神论者,而我很努力地想把他转换成无神论者。努力了一年,最后的结果令人失望,我没把他说服,当然成果也有,就是让我认识到上帝如果存在的话,是个多么可恶而又让人恶心的暴君——当然信仰宗教者是不愿意这样看的,即使他们承认所谓被上帝制造出来,被上帝赋予灵魂的人类,互相征战,厮杀,都是上帝布局的。我是没有办法相信这样摆布着玩偶,自娱自乐的上帝,有什么善的。上帝不善,却要人向善,这实在太可笑了。只是我不理解,为什么这么清楚的逻辑,信徒们,看不穿呢?

      当然,我和一些信徒科学家也讨论过宗教的问题。我得到的选择信仰宗教的回答,是说有个信仰挺好的,因为觉得宗教包含道德观,教人向善。但是不信仰宗教,也一样可以向善。况且,没有宗教信仰,本身就是一个信仰,我不是要反对人要有信仰。打个岔话,孔孟儒学的道德观,其实就挺好,教人要“仁”,全方位地,不断地追求个人修养的提升。我,作为女性主义者,相信社会中两性平等的重要性,认同人格不分地位高低的平等价值观,也尊重同性恋的性取向选择,反对虐待动物,认同环境保护和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我真没感到再引入一个把人类当玩偶,自娱自乐的上帝有任何进步意义。

      在科学和宗教的问题上,我也不能接受某些人说两者不矛盾的说法。宗教和科学有一个最最根本的区别。宗教,是不允许人质疑上帝的,他是唯一的,也是唯一正确的。科学,则完全不同。科学是靠着质疑(当然它必须遵循严格的逻辑)的精神,靠严格的实验去做验证或者否证一步步进步的。科学离不开质疑,宗教不允许质疑,否则它就失效了。两者之间深刻的矛盾,还不清楚吗?怎么可能做到完全相安无事?

     



https://m.sciencenet.cn/blog-3503-713680.html

上一篇:批中国人素质低论
下一篇:给生物(基因)工程的研究人员提供一些利民利己的商业化方向

11 王亚娟 刘艳红 杨华磊 吕喆 林中祥 刘光银 肖重发 王涛 戴德昌 吴吉良 吴跃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21: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