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达观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illside 思接地质年代,眼扫地球内外 …… 跋涉于水文水资源、地理科学、土地利用与规划、科学思辨、中外哲学

博文

“共轭复数”亦为“异轭复数”-由“轭”字谈起

已有 5887 次阅读 2011-12-1 14:26 |个人分类:语言文化杂谈|系统分类:科普集锦|关键词:学者| 共轭复数, 异轭复数

   自从多年前与“共轭复数”谋面之后,总是觉着有些别扭,也没有多在意。最近,翻读数学读物,突然感觉“共轭”表述明显存在问题。
   “轭”在《古汉语大词典》中释为“驾车时套在牛马颈部的人字形器具”;《汉语大词典》释为“牲口拉东西时驾在颈上的器具”;《故训汇纂》释为“谓车辕端横木也”。梅尧臣《观杨之美画》诗:“双骖推轭如畏迟,行从冠服多威仪”。“骖”在《古汉语大词典》中释为“一车驾三马,又特指驾车时位于两边的马”。双骖共“轭”似乎无疑,应当不少于三匹。为简化问题,我们以两马拉一车为例。比如,为了与时俱进,体现人性(此处拟人用法)化、人体工程学特色,将a马、b马所共之“扼”升级换代。以系统而论,“a马、b马,车轭”构成马车前部的一个小系统。a马、b马未变,只是“轭”由“+”字形变成了“一”字形(由沉重的“十字架”变成了轻柔的“一线通”)。
    现在来看“共轭复数”。“a+bi”与“a-bi”相比,改变的只是连接符号。以字面理解而论,在已知前提“共马(a、b)”之下又仅见“共轭”修饰,只强调了“共”的部分。那么,改变的是什么呢?而此处之“轭”恰是唯一变化之处(此轭非彼轭,正如十字架不是一线通,仅存“共轭”表象而已)。“异轭”能够起到一些补救作用。“异轭复数”可以给我们带来新的思考。当然为全面起见,“共元(素)异轭复数”、“共参(量)异轭复数”或“共变(量)异轭复数”似乎软佳。
    本文只讨论“共轭复数”的理解与“conjugate complex number”的适当汉译,至于其他场合的“conjugate(共轭)”翻译当否此处不作讨论。本文并不是文字游戏,只是从字面角度对“共轭复数”进行探讨,至少可以增加理解的层次,同时也欢迎读者指教。
   
   
 


https://m.sciencenet.cn/blog-350729-513711.html

上一篇:大自然的隐私权、尊严与女性主义
下一篇:谁是继土地资源、水资源“最严格管理”之候选者?

1 蒋迅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09: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