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达观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illside 思接地质年代,眼扫地球内外 …… 跋涉于水文水资源、地理科学、土地利用与规划、科学思辨、中外哲学

博文

有些名不副实的“胶体、气溶胶”—创新字“?”代替“胶”

已有 8073 次阅读 2011-12-27 18:29 |个人分类:语言文化杂谈|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新字, 气溶胶

 

                                                               
   大气科学中,气溶胶是入门级的概念。近年喜阅一些气候书籍,对“气溶胶”一词总是感觉有些别扭。“胶”在汉语语汇中脱不了粘乎乎之感。定型胶喷在头上、胶鞋穿在脚上、橡胶轮胎在轮子上都是身外之外,但联想到空气中充盈着“什么胶”,成天呼进呼出的,总感觉有些不爽。有些意思的是,小区侧畔即为对气象研究有素的学校,也同样置身于不甚佳的空气之中,此处的气溶胶更是别有一番风味,当初选址时可能就忽略或未预料到空气质量因素。
    气溶胶属于胶体的一种。《21世纪化学丛书—胶体化学》(冯绪胜等著,2005)称:1861年,英国化学家T.Graham首次提出了“胶体”这个名词。后来胶体内涵曾有过一些变化与发展。应当把胶体看作是处在一定分散范围的物质的一种存在状态,而不是某一类物质固有的特性。所以,现在“胶体”是指那些具有高度分散的体系。20世纪初,人们将“胶体”分为两类:亲液胶体与憎液胶体。20世纪50年代开始又将“亲液胶体”改为大分子(高分子)溶液,将憎液胶体称为胶体分散体系或溶胶。从分散体系而论,以粒子小大分类,可分为分子分散体系、胶体分散体系、粗分散体系。盐水和糖水属于分子分散体系;血液、淋巴液、许多淀粉溶液等都属于胶体分散体系;泥浆、牛奶等则已属于粗分散体系,而不是胶体分散体系。分散体系的另一种分类是按分散相和分散介质的聚焦态来分类,分为气-液溶胶(雾等)、气-固溶胶(烟、尘等)、泡沫(灭火泡沫等)、乳状液……。书中还指出:在研究动植物的生命现象时,随处都会遇到胶体体系。从胶体化学的观点来说,人体就是典型的胶体体系,因为细胞、血液、淋巴液、肌肉、脏器、软骨、皮肤、毛发等都属于胶体体系。
    由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气溶胶(aerosol)属于“气-液溶胶”与“气-固溶胶”的合称。以英文字面而论,主要为“气溶(物)”之义,并无“胶”等明确的说明性后缀。
    网上有篇中学辅导文章称“胶体从外观上看貌似均匀,与溶液没什么差异,因此胶体常称为溶胶,溶胶与胶体是同一个概念。”按上述比较权威教材的介绍,此种说法仅反映了一个方面。
    由于专业所限,我长期将胶体大致地理解为如阿胶、胶水类的“半流体(带有一定胶性或粘性)”,现在看来是不准确或不太准确的。
    此处我将汉语与“胶”同尾的词罗列于下:鳔胶、阿拉伯胶、虫胶、大豆胶、阿胶、骨胶、硅胶、石花胶、铝胶、明胶、黄明胶、驴皮胶、树胶、桃胶、橡胶、鱼胶、杜仲胶。我不太清楚这些胶尾字中有多少属于胶体的“领域”。
    现在,我们看出,无论是空气中的气溶胶,还是其他胶体,与胶感、粘性都没有太多的关联。它们的根本特征是“分散”。因此,“胶体”之“胶”有些“胶柱鼓瑟”。当然,也可以说我是拘泥于字面含义、“胶柱鼓瑟”,这同样成立。
    如果让胶体“变性、更名”,改什么好呢?
    有机化学中化合物的名词汉译往往采用月(古代常表示肉)旁、火旁、羊旁、口旁、草头等。
    现在的汉字似乎没有合适的,因此我考虑创设新字“?”。取分散之“散”的左旁,右侧仍用“交”字,读音不变。从含义上讲,一是体现了分散体系之义,二是避免了常规“胶”义的干扰,三是保留了原有“胶”的笔画与结构,体现了一定的延续性。
注:我在自己的电脑上用word自带的truetype造了新字,可惜上传后不能在标题与正文显示,只得画一个图在篇头了。
    科学网博主germ2000在《什么是科学问题?》中讲了一个关于胶体的故事:“我之前的研究,也是先把环氧沥青归类到高分子材料的,也就是说环氧沥青其实不是沥青,而是环氧!而环氧问题,从制备的角度来看,就是控制“交联”的问题。这有现成的理论和实验方法可以应用。如果把它归到了沥青这一类里面,就惨了,看的文献估计大都是关于沥青的了,想的问题也都是从沥青出发了,那就离本质越来越远了。为什么呢?因为沥青不是高分子,没有聚合(度)。沥青是一种具有粘弹性的有“溶胶-凝胶”互变潜力的胶体分散系。当然,你要是这样归类了沥青,你可以做出很多的工作,但不是环氧沥青的工作。”


https://m.sciencenet.cn/blog-350729-522673.html

上一篇:“藏拙”文化的得失与教育的取向
下一篇:“清白”之“白”色如何——古代有无表达“无色”的用语?

1 zhangcz07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01: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