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达观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illside 思接地质年代,眼扫地球内外 …… 跋涉于水文水资源、地理科学、土地利用与规划、科学思辨、中外哲学

博文

“生态环境”可适度改称为“环境生态”—“生态环境”选择性升级

已有 3945 次阅读 2012-9-23 09:40 |个人分类:生态环境述评|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生态环境, 环境生态

   “生态环境”一词自黄秉维先生首创,五届全国人大写入宪法之后,随着环境问题的加剧,变成了一个妇孺皆知的热门词语。然而,黄秉维先生却在回顾中后悔生造了此词,原因之一是造成国际交流不便。“生态环境”的直译在英语世界看来有些架床叠屋甚至弱智。
   我此前也对“生态环境”进行过思考与讨论。然而,今天(2012.9.23)我方读到侯甬坚2007年就发表于《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的《“生态环境”用语产生的特殊时代背景》一文。此文在摘要中说:“从‘ 生态环境’一词在人大常委会产生过程的基本事实判断,它属于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政府用语(法定名词),而非严格的科技名词,主要使用于国家行政管理层面,而学术研究中则主要是尊重学者自己的理解和创作。”
   侯先生进行了详细的考证。在黄先生之前,国内已有人提出过“生态环境”一语(张天曾:《中国干旱区水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资源科学》, 1981年第1期),黄先生此前看来未曾读过此文。
  2005年1月,钱正英、沈国舫、刘昌明三位院士将联名写出的《建议逐步改正“生态环境建设”一词的提法》一文提交中央领导。
  《“生态环境”用语产生的特殊时代背景》介绍:“三院士上书不久,国务院即要求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对该文组织讨论,提出意见。2005年5月17日,该委员会邀请在京的生态学、环境科学有关专家共同讨论‘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建设’的内涵、用法和翻译等问题。其讨论结果刊登在该委员会主办的《科技术语研究》2005年第2期‘热点词·难点词纵横谈’专栏里,成为一份截至目前为止集中反映学术界各种意见的珍贵资料。该文称:“归纳这份资料中的观点,对于‘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建设’的看法,形成了5种不同意见。”
   《科技术语研究》2005年还有多篇关于“生态环境”的文章,因时间关系,未一一拜读。
    此处我借用上文排序,抛出第6种意见:“‘生态环境’可适度改称为‘环境生态’—‘生态环境’选择性升级”。
    “生态环境”在社会层面已是即成事实,学术界可以对其进行自身范围的界定。在社会层面,为了调和目前的困境,我提出一个新的组合“环境生态”。我认为这个组合有几个优点:
     一是便于社会接受。在社会层面,将“生态环境”改称“环境生态”,属于渐进式改革,接受度较高。如“保护环境生态”等。
     二是便于国际接轨。这主要属于国内学术层面与国际学术、社会层面。有语言学家从汉语构词角度证明“生态环境”是偏正词组,合乎我华夏的语言传统。我认为,还是取递进式为宜,国际社会容易认可。以保护“环境生态”而论,先强调无机的环境、再渐入有机的生态,老外就觉得合乎亚里士多德的逻辑,而无惶惑之感。
     三是符合现实需要。在目下的中国,环境与生态问题非常突出。长期宣传语境及中文构词中的“环境”与“生态”往往是分离的,社会通常将“生态”理解为“生物”,至多理解为“生物及其状态”。学术界的“生态”包括“生物与环境”的一面之词很难赢得社会层面的认可。单纯强调分开使用,完全割裂“生态”与“环境”也不符合语言应用的现实、社会意识的现实。


https://m.sciencenet.cn/blog-350729-615980.html

上一篇:适度扬弃“政策法规”,大力弘扬“法规政策”——排名也分先后
下一篇:向科技术语、学科名词推敲爱好者介绍一份杂志《《科技术语研究》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07: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