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达观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illside 思接地质年代,眼扫地球内外 …… 跋涉于水文水资源、地理科学、土地利用与规划、科学思辨、中外哲学

博文

《可怕的科学:愤怒的河流》—可怕的黄河?中外洪水伤亡传闻考证

已有 9451 次阅读 2013-1-23 16:56 |个人分类:水利水资源|系统分类:海外观察|关键词:学者| 科普, 读后感, 黄河, 可怕

    ——兼对网络盛传记载75.8受灾人数的“《中国历史大洪水》(当代中国出版社,1999)一书”的准确性考证
 
    2010年,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引进、出版了《可怕的科学》系列科普丛书,其中一本是我购买不久的《可怕的科学:愤怒的河流》 (Horrible Science:Raging Rivers)(作者:英国阿尼塔·加纳利,译者:屠颖)简体中文版。
    据介绍,《可怕的科学:愤怒的河流》的主要内容包括:“和一条食人鱼狭路相逢时应该怎么办?是谁乘着小筏子在激流险滩中飞速穿行?漂流在大瀑布顶端的边缘时是一种怎样的感受?跟随英雄的水文学家,展开一次从冰山到海洋的疯狂漂流,翻阅勇敢的漂流探险家的神秘日记,与水文监测人员一道了解水中的野生动植物向我们传递了什么情报……踏入神秘的河流世界,在咆哮的激流中畅游,感受水生动植物的温情……《愤怒的河流》带你倾听河流的心声。”
    阅读之下,确实名不虚传,担得起“三度荣获国际科普图书最高奖”(见于封面介绍。封底称,安万特奖(AVENTIS)是由英国皇家学会颁发的世界最著名的科普图书大奖)的荣耀,内容与讲解方式确实颇为有趣,值得向中华大地的少年儿童们推介。不过,该书关于中国的内容却有些失实。
    该书两次提到了中国河流,都与黄河有关。一次是跳进黄河洗不清,另外一次是声言“记载中最严重的一次洪水发生在1931年-中国的黄河发洪水。在这场灾难中,有近四百万人失去了生命,有八千多万人无家可归。真可怕呀!”(摘自该书第129页)我想,该丛书策划的“可怕”目的看来是部分达到了,全球小读者们对于中国河流的印象必定是非常可怕,中国人心目中的“母亲河、生命河”变成了读者眼中的“泥浆河、吃人河”。
    此书封底的最后一句是:“本套热销全球的《可怕的科学》丛书,一次又一次征服了专家和读者,三度获此殊荣!”不过,中国河流的这两个例子给全世界小读者们留下的印象确实可怕。作为一个水科学工作者,我对“近四百万人失去了生命”的说法感到震惊。我手中只有中文版,不知道英文原版的准确表达是什么,无法判断原始来源。
    2005年,美国Discovery曾将“中国75年河南板桥水库溃坝事件”列为世界十大科技灾难之首,据该消息称,有近24万人丧生。与此相关,国内网上普遍流传“对于此次事件的具体伤亡人数还没有官方数据!由原水利部长钱正英亲自作序的《中国历史大洪水》(当代中国出版社,1999)一书披露,在这次被称为“75·8”大水的灾难中,河南省有29个县市、1700万亩农田被淹,其中1100万人受灾,超过2.6万人死难,……”
    虽然置身网络时代,但核实消息仍然需要追寻纸质的原始出处。我在网上只找到中国书店1992年出版的《中国历史大洪水》(胡明思、骆承政主编)的介绍。与此书相关联,《中国历史大洪水-调查资料汇编》2006年在中国书店修订出版。经在孔夫子网等多个网站搜索,与“中国历史大洪水”相关的内容中都没有“当代中国出版社,1999”的踪影。由此可见,网络消息只能半信半疑。
    我翻检从超星图书馆下载(4.0版)的扫描版《中国历史大洪水》(上卷)(胡明思、骆承政主编,钱正英作序,中国书店出版,版权页显示为1989年7月版,全二册,定价200元,杭州余杭人民印刷厂印制,版权页末行标为“内部发行”),该书在正文第3页陈述:“1975年8月淮河上游洪汝河、沙颖根深叶茂发生特大暴雨,……位于暴雨中心的板桥、石漫滩两座大型水库漫坝失事,造成极为惨重的灾难。据统计,河南省有29个县市,1700万亩农田被淹,其中1100万亩农田受到毁灭性的灾害,1100万人受灾,85600多人死难。”(提醒:编者后对“死难人数”作了重大修改)
     我从超星图书馆下载(3.8版)的扫描版《中国历史大洪水》(下卷)(胡明思、骆承政主编,钱正英作序,中国书店出版)无版权页(超星老版下载的书籍基本上无版权页),从扫描稿本身无法判断出版日期。从孔夫子旧书网等的信息看,1989年似乎仅有上卷面世(部分网店号称有1989年版上、下卷,但无版权页可供核实),1992年1月方才两卷出齐,上、下卷联袂登台。 综合有关信息,此卷应为1992版。    
     超星官方网站对于《中国历史大洪水》的介绍也粗枝大叶。在标题检索中显示出版日期“1992.3”http://book.chaoxing.com/search/all/%E4%B8%AD%E5%9B%BD%E5%8E%86%E5%8F%B2%E5%A4%A7%E6%B4%AA%E6%B0%B4/bookList1_.html,待得点击后,出来的竟是“去年20,今年18”了:“出版日期:1989年07月第1版”。
    单纯从1989年的版权页文字看,应当二卷同时推出,总价为200元。我之所以怀疑1989年并无下卷正式露面,一是未见网络有可靠的介绍与说明,二是缘于此卷(下卷)第142页备注栏的介绍:“上卷‘中国灾害性洪水简论’中提到1975年8月淮河上游洪汝河、沙颖河特大洪水的死亡人数85600人,误。特此更正——编者”(提醒:编者将1989版上卷中的“85600”后并非多余的“多”漏掉了)此注对应的正文内容为“据不完全统计,河南省有29个县市,1100万人口,1700多万亩耕地遭受严重水灾,其中遭受毁灭性和特重灾害的地区约有耕地1100万亩,人口550万人,倒塌房屋560万间,……淹死26000人。”(注意:前述数字为“据统计”,此处编者采用“据不完全统计”)如果是同时出版的上下卷,出现如此重大更正似乎并不符合常规。我的一个推测是:“上卷发行后,发现死亡数字存在重大争议,然而上卷已流向社会,只能叫停下卷的发行或销售,待得统一认识进行补救性修改后,上下卷于1992年携手出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我当初在超星书老库只能下载到下卷、而上卷杳如黄鹤的疑问。因为上卷的关键内容存在争议,超星有可能难以获得授权。当然,这些纯属我的虚想,真情有待证实。我手头没有1992版的上卷,我估计已经与1992版下卷达成共识了。此处有些吊诡之处:上述的“特此更正——编者”回避了客观上存在的1989年版、1992版两个版本,含糊地称“上卷‘中国灾害性洪水简论’”。如果按编者隐含的上卷(1992版),那么为什么1989版的错误竟然维持到1992版上卷而不作纸型挖补,反而留待下卷才作补救呢?莫非通过此种上、下卷分别表述的笔法表达不同的观点?
    与此可能相关,我们见到了某些捍格。新版的《中国历史大洪水调查资料汇编》(骆承政主编,钱正英作序,中国书店出版,2006)可能由于某种情势或疏忽,以致未能自圆其说。主编在该书《前言》中介绍:“自公元前1482年至1986年的500年期内,共选编了92场大洪水,分析成果汇编成《中国历史大洪水》上下卷,于1984年和1992年由中国书店出版。”然而,我们已经公开知道的情形是,该书第1版面世于1989年7月,与难以言说的1989年有些巧合,与1984并无什么关联。从本文所附的1992版权页文字看,试图否认1989版的存在,径自标注为第1版。我能够理解编者的苦心。当然也可以理解为内部限量版与公开发行版。
    现在来对网络盛传的“《中国历史大洪水》(当代中国出版社,1999)一书”差错进行分析:除了书名外,出版社与出版日期全错了,书中关键的、明确的“26000”被放大至含糊的、缺上限的“超过2.6万”。此外,该书还是分上下卷的。不管真相如何,曲解别人的原意也是新闻传播当中的大忌。“26000与超过2.6万”、“统计与不完全统计”构成了两组耐人寻味的悬念。
    的
 
    我翻开手头的纸质本《中国大洪水-灾害性洪水述要》(骆承政、乐嘉祥主编,中国书店出版,1999)。该书在第228页称:“75·8淹死26000人”。然而,《可怕的科学:愤怒的河流》中的“1931年黄河大洪水”在《中国大洪水-灾害性洪水述要》中无影无踪。这就奇怪了,世界最严重的洪水(《愤怒的河流》的说法)怎么会在无需回避的记载中“蒸发”了?
    据我对多种关于黄河的文献检索,1931年黄河流域未发生严重量级的洪水。倒是江淮流域发生严重洪水,不过死亡人数未达百万量级。
    有据可查、引人注目、稳居首位的黄河洪水灾难是1938年6月的黄河下游洪水。洪水本身的量级并不惊人,但惊人的是人为影响。据《中国大洪水-灾害性洪水述要》介绍(第410-411页):“国民党政府6月于郑州花园口扒开黄河大堤,水淹豫东、苏北、皖北地区44个县市,黄泛区面积达5.4万km2,1250万人受灾,死亡89万人”另据我手头的纸质本《近五百年全国水旱灾害年表汇总》(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05.12,研究报告)第9页在损失介绍相同的情况,将该次洪水命名为“1938年6月黄河下游洪水”。我想,《述要》中的“国民党政府……“如改为“国民党政府6月为阻止日军南下于郑州花园口扒开黄河大堤”含义就更加清晰了(注:后来发现不这么简单。因为国民党政府从不认可。小马哥及其他国民党后继者们如能在此方面有所表态与突破就好了,对历史也算有个交代。当然这需要很大的历史勇气。)鲁枢元、陈先德主编的《黄河史》(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季羡林等作序,第285页)则未提及人为因素,直接表述为“1938年6月,中原大地上又一次发生震惊寰宇的大水灾。黄河洪水自郑州花园口决出,大部由贾鲁河入颖河,由颖河入淮;另有一部分经涡河入淮,淹及豫、皖、苏3省44县市,受灾人口1250万,淹死89万。”在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黄河东流去》中 ,李准浓墨重彩地描述了黄泛区人民的深重灾难,严词谴责了大堤扒口行为。不过,据维基百科介绍(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A%B1%E5%9B%AD%E5%8F%A3%E5%86%B3%E5%A0%A4%E4%BA%8B%E4%BB%B6),国民党政府从未认可此项殊举,在中华民国的历史教科书中从未出现花园口事件的描写,在民国官方历史中一律称之为日军飞机轰炸所致。可惜,日本鬼子也不认这笔帐。
    正像我国的三年自然灾害部分程度上已渐被视作人为灾害外,1938年6月黄河下游洪水一定程度上也属于人为灾害或混合灾害。对于所谓三年自然灾害与粮食减产的追问是曾任世行副行长的林毅夫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我不知道,有无对于黄河流域1938年6月前后降雨与水文情势的详细研究,而这也是有一定意义的。设若蒋介石不派员强行扒口,该次洪水过程的情势、路径与损失如何演变与评估?(据一些网络消息,决口时为枯水状态,决口以后几日才出现暴雨。)
    尽管我本文指出了《可怕的科学:愤怒的河流》的失实之外,不过比之黄河1931年洪水的子虚乌有,河南“75·8”与郑州“38·6”(38·6一说系我自编)也明显属于少儿不宜的内容。否则,全球小读者们除了感到中华大地自然灾害的可怕外,也会感受到人为灾害的可怕。
    经过分析与检索,我觉得可能是张冠李戴,误将“江淮”当“黄河”、“直把杭州作汴州”了。1931年江淮流域发生“本世纪(注:指二十世纪)以来受灾范围最广、灾情最重的一次大水灾,死亡约40.0万人,8省受灾人口5127万人(手摘自《中国大洪水-灾害性洪水述要》第408页)”。仅安徽一省就“‘死亡112288人,灾民960余万人(见于《安徽省赈务会汇刊》第一期’,实际远非此数(转引自我手头纸质本〈《安徽水灾备忘录》(黄山书社,1991)第18页)”。另据我手头的电子扫描书《中国历史大洪水调查资料汇编》(骆承政主编,钱正英作序,中国书店出版,2006)第531页:“1931年水灾南自珠江北至松花江,范围之广几遍全国。水灾殃及16个省672个县(市)。江淮流域灾情最重,灾民达4800余万,死亡34.5万余人,灾情之惨烈震惊世界。”
 
注:上图复制于《中国历史大洪水调查资料汇编》第531页,书中未标明出处。据同页介绍:1931年江淮特大水灾中武汉为受灾最重城市。
 
     关于郑州“38·6”,据《中国历史大洪水调查资料汇编》第543页介绍:“1975年8月上旬,受3号台风影响,河南省西南部山区发生了大陆上罕见的特大暴雨,24小时雨量1060.3mm,3天雨量1605.3mm,暴雨中心正好位于板桥、石漫滩水库上游,造成两座大型水库失事,汝河板桥水库最大垮坝流量达78100m3/s,洪河石漫滩水库最大垮坝流量30000m3/s,巨大洪流经下游造成毁灭性灾难,1100万亩耕地被毁,26000人死难”。
     从权威性来看,《中国历史大洪水调查资料汇编》代表了水利专业界目前为止的主流观点与认识。它是由“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水利部水文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多位工作人员在水利部机关与水利研究机构等共同组建的多达117人的庞大编委会(主任委员为水利部副部长鄂竟平)领导下历时多年编写而成。
     再看张冠李戴的具体内容,因为1931年江淮洪水死亡人数约为“40万”,与《可怕的科学:愤怒的河流》的“400万”模样相仿,仅差了一个小数位。我因手头没有英文原书,但愿不是中文版翻译多看了一个“0”字。至于“八千多万受灾人数”与上述中文书籍所言基本上属于一个量级,离谱不远。
     当然,不犯错误的可能只有神仙了。在75·8事件的相关消息中,网络文章、孔夫子网站介绍、超星网站、书籍作者等可能都出了一些差错,远在地球另一面的老外出些错则更是可以理解的了。
 
注:此文内容中途有多次增补。因时间关系,语言与逻辑上未及锤炼,但内容务求准确。


https://m.sciencenet.cn/blog-350729-655814.html

上一篇:河流是怎样落成的?——雕词小技与DEM水系提取效果谈
下一篇:“一物不知,学者之耻”始作俑者的黑色幽默——兼论中国科圣张衡

2 曹聪 陈桂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5 16: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