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倡创新词,扬弃“处女作”与“奠基石”
陈昌春 2012-1-19 10:43
在女性主义大行其道的今日,“处女作”已是一个略显尴尬的表达,我不知道近年的使用量有否下降,它的使用数量、频次与场合演变可以部分地反映中国社会观念的演变乃至所谓剧变。 “奠基石”由于“奠”字当头,用于事业的起步、大楼的动工总显得过于凝重。我不知道讲究风水、腰缠万贯的开发商 ...
个人分类: 语言文化杂谈|2026 次阅读|没有评论
汉城——首尔,韩国——*国……由“鲁棒”汉译想到的
热度 1 陈昌春 2012-1-17 11:51
   我们先来看一则旧闻:  据新华网汉城2005年1月19日电(记者张利)汉城市市长李明博19日在汉城市政府举行记者招待会,宣布把汉城市的中文名称改为“首尔”,“汉城”一词不再使用。李明博说,绝大多数国家都将“SEOUL”按照与英文标记相似的发音来称呼,汉语中的华盛顿、伦敦、莫斯科也都是根据这些地名的 ...
个人分类: 语言文化杂谈|4392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乐百氏称“鲁棒”一词系自家别名——新问候语“你今天鲁棒吗?”
陈昌春 2012-1-17 11:14
  本人的《令人费解的鲁棒性—论robust的汉译》引起不少网友的兴趣。“鲁棒”引来了不少“乱棒”(戏语)。有一网友称不如直译为“乐百氏”,我开始以为是戏言,但仔细一瞧,可不是嘛,,怪不得眼熟,原来就是“乐百氏”。   我们来看看乐百氏的故事: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保健品市场在广东兴起了第一个 ...
个人分类: 语言文化杂谈|4729 次阅读|没有评论
抑扬顿挫,“挫”有玄机——社会、人生的起承转合
陈昌春 2012-1-15 17:56
  抑扬顿挫,表示言语的起伏变化、停顿与转折。但在“挫”字单字释义中只见“挫折”而或华丽或隽永的“转折”不见了。   百度一搜,热门搜索词语的排行中“抑扬顿挫的抑是什么意思”、“抑扬顿挫的顿是什么意思”高居其上,“抑扬顿挫的挫是什么意思”不见踪影,似乎是个不讲自明的问题。   我原来也随大流,觉得 ...
个人分类: 语言文化杂谈|7114 次阅读|没有评论
令人费解的鲁棒性——论robust的汉译
热度 8 陈昌春 2012-1-15 13:42
   鲁棒(robust)性与鲁棒控制是系统科学的热门语,并逐渐向其他领域延伸。所谓“鲁棒性”,是指控制系统在一定(结构,大小)的参数摄动下,维持某些性能的特性。鲁棒性诚然值得追求,但鲁棒的字面含义却有些匪夷所思。    据《现代汉语词典》,“鲁”除用作国名、地名与姓名等特称外,常规释义有二:1、迟钝、 ...
个人分类: 语言文化杂谈|11539 次阅读|19 个评论 热度 8
创新标点符号^^或者“‘’”表示三重引用(双引号引申之三引号)
热度 1 陈昌春 2012-1-1 20:25
引用别人的话语,在现有标点符号体系中只有‘’、“”两级,在强调不侵占别人成果、不改动别人原文的前提下,在话语爆炸的今日,两级引用符号明显显得苍白。 为节约时间、提高交流效率,我认为创设新标点符号“‘……’”是有价值的。正像钞票的面值不断增大一样,引文层次亟需增加。具体以多少级 ...
个人分类: 语言文化杂谈|22086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汉字“雨”家军的气象学与逻辑学编队
热度 2 陈昌春 2011-12-31 00:26
戴统一制式“雨”帽的汉字大约有102个,可称百字雨家军。当代文献中有一部分已然免冠,整体而言明显缩水(下面的列表系摘自网络,采用简化字。我暂时没有仔细核对)。表面上似乎预示了干旱等全球气候极端变化。 雪 雩 雫 雭 雳 雱 ...
个人分类: 语言文化杂谈|3922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2
有些名不副实的“胶体、气溶胶”—创新字“?”代替“胶”
热度 1 陈昌春 2011-12-27 18:29
大气科学中,气溶胶是入门级的概念。近年喜阅一些 ...
个人分类: 语言文化杂谈|8012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1
房地产开发与房地产建设——论“房地产开发”一词的负面性
陈昌春 2011-12-27 12:56
昨天(2011.12.26)听了国家气候中心原副主任、现亚行顾问吕学都先生对于“德班气候大会”的结果解读。他提到的两个存在问题我觉得有意思,也进行了自身的思考。1、durban platform如何翻译是好?“德班平台”过于学术腔,全称现在的说法是“德班增强行动平台”,我认为简称取“德班行动平台”为宜,比较上 ...
个人分类: 语言文化杂谈|2743 次阅读|没有评论
“假”怎么就“假”了与“假说”不假
陈昌春 2011-12-18 13:16
“假说”怎么就假了?自打少年时期首见这个词就觉着别扭,第一印象很糟糕,科学怎么如此之“假”?最近,这种感觉突然加剧,检索之下才发现,“假”字有名堂。 原来,“假说”之“假”并不等于常规理解之假,我也悟出了“假说”这一语词的首创者眼中的“假”与常规理解的“假”不是一回事。 ...
个人分类: 语言文化杂谈|2977 次阅读|没有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6: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