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未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zchengzhi 独立研究人士,目前主要研究:社会热力学、相对论和宇宙学、暗物质、地外文明

博文

谈谈为什么要选择科学网

已有 4279 次阅读 2010-10-1 00:17 |个人分类:研究心得|系统分类:博客资讯|关键词:学者| 博客, 科学网, 互联网, 离开, 三条红线

今年以来很多科学网知名博客作者相继离开,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作为一个网站,作者来去自由,有出去的自然就有进来的,因此这是很正常的一个现象。反倒是如果一个博客网站运行了这么久居然没有一个人退出,那才是让人感到纳闷的事情。
 
作为一个见证了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普通教师,我经历了早期互联网最为开放、自由的时期。那段时间的网络经历给我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印象。
 
随着互联网用户数量越来越多,那些只看报纸的观众也开始逐渐转向了互联网,而移动电话的普及,也为普通人接触互联网提供了方便。由此导致网络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先互联网用户的知识层次普遍很高,在网络上基本不用担心上当受骗的问题。经常就是网上留个言,陌生的人也就见面了。网上发个产品的照片,网友就把钱寄过来,然后放心地等待快递送货上门......。
 
然而现在的情况有变——虽然现在的网上支付技术更先进了,但是我却不太敢用网上银行支付了;虽然现在有了QQ、MSN、Twitter、博客等多种交流工具,但是我却不太敢接受陌生人的邀请痛快地聊上一个晚上了;虽然现在搜索引擎能力更强了,但是我却很难使用其中的很多功能了......。
 
归根到底,就是现在互联网上有坏人了,或者说坏人也会用互联网了。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既然大家合在一起很难谈得来,那就分开来,让那些有共同兴趣和爱好的人聚在一起,就可以重现当年网络“纯真年代”了。所幸的是Web2.0等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这种可能。我想科学网就是这样一个能够容纳我们这样的人进行聚集的场所。
 
当然我们这些教师、研究人员分成了一个群,并不是说相互之间就会毫无矛盾和冲突。尤其在这里有着许多专业领域差别很大的人士,对同一件事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举例来说,“学者”这一名词,对于西北地区的一些人士来说,由于受到一些宗教文化的影响比较大,会觉得能够被冠以这一称号是件了不起的事情,是一生的奋斗目标。如果你在他/她们面前自称自己是一个学者,可想而知会引起多么严重的后果。然而就科学网的认知来说,学者就是Scholar的翻译。所有能在这里开博的人,都是“学者”。又比如研究哲学的人士可能会觉得“理论”是一个了不起的名词,现在能够称得上理论的大概也只有马克思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等。如果你在他们面前自称自己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论,后果当然也会比较严重,会给人一种夸夸其谈的印象。然而在自然科学领域,只要自圆其说的观点都可以称之为一个理论,不会有多少人纠缠你是否有资格进行这样的表述,因为大家看的主要还是数据是否完整正确、计算过程是否无误等。
 
之所以说这些,是因为我发现很多声明自己要离开科学网的博友基本上有一个共性,就是抱怨科学网乱象太多、对某些事情处理不公等。其实我想说的就是这都源于认知上的差距。既然我们能够被批准在这里开博,也就证明了我们与这个群体有关系,可以归入这一群体。但是我们也应该能容忍不同观点的存在。就这一点来看,这种“乱象”非但不是一件坏事,而且还是一件大好事。因为这充分体现出了不同观点的碰撞、学术的繁荣。
 
一些博客作者为自己辩护说离开科学网,还可以在新浪、搜狐等商业网站上开博客。我觉得这种方法也不可取。道理很简单,如果在科学网的读者群体中都很难容忍不同观点或网络管理方式,到了这些商业网站上问题只会变得更严重!据我的观察,一些转移到这些商业网站上的原科学网博友,虽然所写博文争议确实显著减少。但这是基于这些商业网站上的读者对作者的专业知识不懂所导致的。有意思的是其中很多访问流量还都是其他博友为了推广自己的博客而产生的。说白了,人家并不是对你写的东西感兴趣,而是期望给你留个言,说几句好听的,然后你也回访一下,从而达到双赢的结果。真的出现如同孙见坤同学那样的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此时各种流言蜚语、最恶毒的谩骂随之而来,可以让人痛不欲生。
 
当然这并不是否认学者去商业网站上推广成果、普及科学知识的价值。实际上还是有很多成功的例子的。比如郎咸平、张五常、余秋雨、方舟子等。能做到他们这样子,也就是“知名学者”了。但相信这不是我们这些普通教师所能够做到的。
 
好吧,就算你能够做到他们这样,毕竟“知名学者”也是经过艰苦努力而获得的。可是想过没有,成为了这样的网络名人以后,也许日子过得并不会如同想象中那么舒服。我看方舟子先生才40多岁,脑袋上的头发已经比较稀疏了(不相信者可以比较方先生以前的照片),可以看出该是承担了多大的压力才能有如此“成果”。
 
这实际上反映出这样的一个现实,就是作为一个普通的学者去到商业网站上发表自己的看法,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歧视的。这种歧视源自于我们的知识太过专业,不能够替他们的网站赚取更多的流量。再就是我们对一些事情的看法往往更加深刻,这自然很容易触犯其他人的利益。比如人家明明就是指望楼价上涨,好将自己囤积的房子卖个好价钱,你却去鼓噪什么普遍征收房产税,自然就会被打压了。
 
  当然这里说像我们这样的人不适合在商业网站上写博客,并不是说科学网就好的不得了。其实也就是相对而言。至少来说,科学网管理者商业利益比较少,更适合管理我们这个群体。但是在中国这个社会,同其他网站一样,科学网还是有政治利益的。这具体就表现在颇具争议的三条红线上,其中第三条争议最大。我的理解这应该跟“水变油”之类的东西有关,我们也不必将这种事情跟自己联系起来。我想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持一种谦虚、谨慎、真诚的科学探讨的态度来提出一个想法,一定可以得到科学网管理者乃至更高层领导的理解和支持的。


博客感言
https://m.sciencenet.cn/blog-361477-368654.html

上一篇:中小学生该学一些什么
下一篇:男女学生比例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影响

10 茹永新 刘洋 曹利军 赫英 孙学军 丁甜 吕喆 侯成亚 蒋涛 罗军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3 23: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