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大全》《朝华午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wei999 曾任红小兵,插队修地球,1991年去国离乡,不知行止。

博文

mirror - 回应《一个普通物理学博士的困惑》

已有 4079 次阅读 2010-7-10 01:24 |个人分类:镜子大全|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改行, 侯吉旋

立委按:老马识途,镜先生的回应写得何等好啊,可圈可点,比如:“读博士,要么家境好到可以不考虑生计,要么有十分好的脑子”;“喜欢学问还可以重新回到校园,不论是做学生还是做教师。这类事情在洋人那里是经常有的事情。而在国人这里,几乎没有听说过”;“物理的各领域都是些各色的“小姑娘”,有谈成的、也有谈不成的。谈不成也不必都打光棍,可以换个活法”。
回应《一个普通物理学博士的困惑》 (1764 bytes)
Posted by: mirror
Date: July 09, 2010 07:59AM

[www.sciencenet.cn]设计人生也是个本领,随大流就很好。所谓随大流就是在大家都挣钱的年龄段挣钱、结婚、育子。读博士,要么家境好到可以不考虑生计,要么有十分好的脑子。十分好的脑子可以客观地定义和比较。做理论物理的工作要面临着巨大的淘汰率。 

博士课程的品质至少在这些年内国人还是无法保障。对多数人来说是瞎耽误功夫。造车起码要造个大众伍的,可惜国人拿QQ来当车,曰:别拿村长不当干部。这样一来,读博士根本就体面不起来。这里面的原因不完全在学生,体制一方要负更多责任。要高贵的名声又不为此付出更多,这就是国人的高校,这就是出现唐“博士”的大环境。 

喜欢学问还可以重新回到校园,不论是做学生还是做教师。这类事情在洋人那里是经常有的事情。而在国人这里,几乎没有听说过,除非是些与学问无关的培训班儿。这就是体制有问题了。一说到“体制”人们总是怪罪“外边”、埋怨政府,这个习气很不好。做过实际工程的人到大学里任教,比如设计过三峡大坝的,设计过大桥的,设计过高铁的,飞机的,都可以回到教学现场,为贫血的教师队伍输血。 

博士导师原本是个育人的符号。以国人的实力原本做不出来那么多博士。但是博士导师成了一个相互攀比的符号之后,一切就都变味儿了。这样体系里走出来的学生,只能是被耽误的一代。当年是十年不办大学,不招生耽误了一代。如今是瞎办大学,扩招生又耽误了一代。不招生的问题是显像,过招的问题是潜象的、更不容易被认识和理解。反正是时过境迁,到时候只好是学生们吃苦了。 

学物理的好处是可以改行。90%的人要改行,这是北大物理系的数字。因为爱可以选择,同样因为是爱也可以放弃。对恋爱是这样、对于学问也是如此。学物理的能比一般同龄人生活得好,就可以证明物理没有白学。“读完物理学硕士以后决定去IT业就职”是聪明的表现,很值得鼓励。 

人生里面,生活是第一位的,完全没有必要凭喜好来读书。比如您喜欢一个女子,还有个人家喜不喜欢的事态。物理的各领域都是些各色的“小姑娘”,有谈成的、也有谈不成的。谈不成也不必都打光棍,可以换个活法。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http://www.starlakeporch.net/bbs/read.php?1,64583

https://m.sciencenet.cn/blog-362400-342686.html

上一篇:《甜甜花絮:Practice Makes Perfect》
下一篇:mirror - Let it be. 说说网上掐架

5 鲍得海 侯吉旋 吕喆 张天翼 张芳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8: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