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大全》《朝华午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wei999 曾任红小兵,插队修地球,1991年去国离乡,不知行止。

博文

mirror - 中医问题应该是从“经济”上看

已有 2151 次阅读 2010-7-29 06:20 |个人分类:镜子大全|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中医, 科学, 费用, 存废

应该是从“经济”上看,不是从政治和科学上。 (27012) 
Posted by: mirror 
Date: October 15, 2006 07:44PM 

这一点,容易混淆。 

说白了,费用问题。包括所谓的“受骗”,中医是“骗子”,也都是在这个费用之内的问题。有好东西是一个问题。而用得起与否又是一个问题。人们面临的是能否有个消费得起又比较好的选择。这有是个新问题。 

比如医疗技术开发和医疗的现场,“价值观”就不同。“早期发现”就意味着能够看到小的异常组织,提高分辨率。技术上有难度,但是可以克服。而医疗的“早期发现”的理解就不同了。这是指早期确诊。分辨率就不是第一位的了。分辨率的提高=被怀疑的对象的增加,与确诊率没有关系。甚至于有这样的意见:机器好了不见得医术就高明了。另外“早期发现”也是医学上无能为力的另一个说法就是了。有对策的时候,这个用词就不会出现了。 

医疗问题上,医术的高低的争论比较容易解决。问题大的永远是费用。因为医学可以有奢侈消费到生活必须消费很宽的覆盖。好比是住宅,可以从土坯房、窑洞到豪宅别墅。如何安排才是首要的问题。 

百姓们不愿意谈论费用的问题,而习惯性地、一味地讨论什么东西好。这个档次的讨论,镜某中学生时代就经历过了。这才是“偷换概念”呢。不是什么东西好坏的问题。这个问题很好评论、解决。根本的问题在于如何根据自己的状态和条件来选择这些东西。而这几天的讨论则是:不要中医,不对、需要中医。

“老民科”是这样认为的:越知道科学,就越懂得作选择的时候科学帮不上任何忙。科学是什么?告诉你两个盒子里有一个可能中彩,或者两个都不中的那套理论。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很多人并不知道医疗的现场。所谓3分医7分养。 (26996) 
Posted by: mirror 
Date: October 15, 2006 06:13PM 


今天也是这样。治疗之后,就是调养。而对调养,洋医恐怕就不如按摩、针灸等土法子。鼓励病人康复也是个工作。这部分也是包括在医疗里边的。一次发生的费用低,而时间长。这是调养阶段的费用特点。治疗是时间短,费用高。模式不同,经济上看,对付的方法也就不同。废中医根本就不是路子。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https://m.sciencenet.cn/blog-362400-347225.html

上一篇:mirror - 也说办丧事儿
下一篇:mirror - 评所谓科技创新以及大学为谁服务

2 武夷山 吕喆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31 08: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