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weiyin2009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weiyin2009

博文

学术打假能靠个人乎?

已有 4562 次阅读 2010-10-10 16:06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个人, 政府, 学术打假, 监督科学家

        方、肖之争终将落幕,学术之争最后演变为昏教授真昏了头,而以触刑而告终。但是,这是否意味着方教授的这种打假方式可行?我看,否也,就看法院门前各自的挺派的状态,完全没有从学术角度说服部分人心,而成了个人之间的恩仇,肖就不用说了,买凶动手,哪还像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方的威信是涨了还是落了,话也难说。
 
      学术之争,古已有之,真的区分真说,假说(待成立),待验证,待充实,待修正,纯伪说----,可不是简单的事,外行看内行,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为了既不埋没有价值的学术,又不让伪说祸害科学乃至生命,西方自工业革命以来,就有了自己的分析鉴定和监督科学家的方法,就工业革命发源地——英国来说,他们就一直采用同行独立评议的办法,早在1660年,几个皇家绅士就在伦敦成立了皇家学会,创刊了一份杂志《皇家学会会刊》,所有文稿都经过主编信得过的人经不见面的评议(完全独立评议)后方可出版,其他学科也都仿效这种做法,至今300多年过去了,还延续至今,上百万篇论文均经过这种同行评议的办法发表在各种科学学刊上。不过,这种评议方法个别情况当然也有非完全独立的情况,任何制度也没有完全十全十美的,但是,总比单枪匹马要强得多。           
 
个人学术打假的不足之处在于:
 
  1.    不容易对学术本身的价值进行评估。个人外行打假容易打擦边球,起到的作用多就是媒体的作用,譬如,方最早就只是提出肖的原始身份不符合我国院士评选标准,之后,是一些患者对肖氏反射弧手术效果不佳的反映,而无法对该法中有无可取之处,或有待完善之处等给出建议,只是全面否定。方式打假中更看重的是对方的身份的如实程度。当然这一条很重要,因为一个人的诚信贯彻始终,但是这终究和学术价值评议是两码事。
 
 2.     容易形成个人之间的恩怨,而人性本来都有弱点,恩怨的结果是各方都容易失去控制。 这就失去了学术打假或监督科学家的的本来意义。
 
      我为此强烈呼吁制度体系的打假(网上已有不少这样的观点)。譬如,同行独立评议一般就不同了,可以补充和完善原来给出的观点,找出需要充实的地方,至于伪劣,对同行来说,则容易一目了然,于是,既保护了有价值或有发展前途的科学家,也使蛀虫或伪论者无处容身,还让外行内行都信服。这种同行独立评议,必须背对背,必须不和行政系统挂钩,否则就有利益关系;时间还不能太短,以便充分研究。相对来讲,西安交大的教授关于压缩机论文的真伪是国内压缩机几个权威专家辩争的结果,尽管持续六年,而且并无组织,但是的确叫西安交大十分难堪,国内也无各方挺派一说。
 
     遗憾地是,我国政府目前完全没有组织这样的监督和评议,某些资质的鉴定会议带有很重的功利性,国家也恨不得有人有点东西就吹成“国际先进”理论,譬如,据说2004年有过某个鉴定会,也就只有半天,就通过了“肖氏反射弧”是一项“国际先进”理论的结论。参加会议的同行并没有被委以重任,因此也就不担任何责任。这种鉴定有比没有还更差劲。我为此呼吁,科学院、教育部、各学术协会(如果有的话)应该少去想什么“领先”、“一流”、“NB”等等,在给所有的科研人员自由研究的物质和精神的条件的同时,起到对科学家的监督的作用,只有这两者的结合,才会造就中国真正的科学家。一般来说,个人是无法(也无权)监督另一个个人的
 
      在我国政府还无作为的情况下,方教授还是难能可贵的,但是,我建议,第一,对于揭露某人的身份不当时,多依靠有关媒体,让媒体通过它的体系提供足量的信息,通过媒体来揭露,媒体本来就应起这方面的作用和具有这方面的能力。如果自己办了某份杂志,需要聘请经过专门培训的主编,就如同英国的做法。第二,对于考证某种学术观点或理论时,多依靠内行们。我就不知道我国一些知名三甲医院中的泌尿外科中的一线临床专家们对“肖氏反射弧”有什么样的评价,是撇嘴,是瞠目,是点头,还是叹息?对于受到咨询的专家要做到绝对不漏姓名。
 
      我这个置身事外的人,不疼不痒地给出以上的建议和想法,只是自己的想法而已,也许是浪费了读者的时间,先说声对不起了。
 


方舟子遇袭
https://m.sciencenet.cn/blog-380104-371817.html

上一篇:奇遇一名80后的好心女孩
下一篇:哦,方舟子原来是职业打假人呦!

5 孙根年 蔣勁松 侯成亚 唐常杰 刘庆丰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0: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