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田园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fangnk

博文

读《经济学大师的人生哲学》(一)

已有 5970 次阅读 2008-2-15 20:41 |个人分类:信息经济|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经济学

读《经济学大师的人生哲学》(一)
王芳
 
真是遗憾,这本书在我的书柜里已经静静地躺了四年多的时间。今天偶然拿出来读时,居然有惊为天书的感觉。已经想不起来第一次读它时的感悟与激动了,只是模糊地记得当初从风入松买它时的一种期待心情——期待它能带给我除理论之外的、更贴近心灵的感受,但是这种感受现在才真正来到。或者直到今天我才真正可以走近那些经济学大师的价值观世界,或者我一直在寻找这些哲学?
 
现在就把一些划下来的观点再整理出来,以备时时温习:
 
莫里斯.阿莱:我对研究工作的热忱。
     不可避免的结果是,任何应用经济分析都明确地或隐含地包含着一定程度的价值判断,这个特征在分析导向规范性的建议时就更为明显。
 
     如果为了理解经济学,人们必须在掌握经济史或掌握数学和统计学之间作出选择,那么毫无疑问他们应该选择前者。但是最好是两者都通常掌握。
 
     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相信,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源泉,任何理论只有在它是由合用的浓缩的经济构成的综合物时,才是有价值的。
 
     建立任何一门科学的必要条件是存在能够进行分析和预测的规则性。
 
     所有的科学都是建立在模型之上的,不论是描述性的、解释性的、预测性的还是决策性的;而每一种科学的模型都有三个截然不同的阶段:先是作明确的假设;然后从这些假设推论出它们的全部含义,而且仅仅推论出这些含义;最后将这些含义与观察到的数据进行对照比较。在这三个阶段中,只有第一和第三阶段——作假设和用现实验证结果——是经济学家感兴趣的。第二阶段是纯粹的逻辑和数学阶段,是同义反复,只有数学意义。
 
    一个模型和它代表的理论被接受,至少是暂时接受,或是被拒绝,取决于观察到的数据与模型的假设和含义是否相符。若一种理论的假设或含义与现实世界相冲突,这种理论就毫无科学意义。
 
     让实验数据来检验是主宰一切科学学科的金科玉律。它解释了近三个世纪以来西方思想为什么会取得超乎寻常的成功。
 
    抽象在理论和其模型的建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实际上,科学的作用就是进行简化和选择:把事实归并为有意义的数据并找出数据之间的重要依存关系。
 
    抽象的合理性只能在事后得到证明;在事前,所有的抽象都可以被合理地认为是不可接受的。
 
    所有的科学都是简化和相似的妥协。对于任何一种程度的近似而言,最好的科学模型是最便于使用的模型。
 
    如果一种理论实际上是浓缩的综合现实,它就是非常有用的,因为它以简明而易于利用的形式包含了它要处理的现实现象中大量的各种各样的信息。
 
    用经验数据验证理论的准则是无情的。需要两个要求:逻辑上的一致性和符合观察到的数据。
 
    许多纸上谈兵的理论的共同毛病是不断使用无操作性的概念,含糊不清和未经定义的语词。
 
    研究中存在的各种伪理论:纸上谈兵的理论,“数学骗术”,不牢靠的计量经济学,过分的专门化。
 
    只有通过由创造性直觉和经验数据启发产生的新思想的勃兴,科学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科学的历史也就是能者的错误史”。
 
    科学进步的必要条件是完全要服从经验的教导,经验是知识的惟一的真正的源泉。除了或多或少地完全符合具体现象外,没有也不可能有任何其他检验一种理论是不是真理的方法。
 
    一个信念是:没有理论,知识就不可避免是模糊的,事实的堆积只能构成一个混乱和不可理喻的总体;另一个甚至更强烈的信念是:一种理论若不能得到事实验证,或是未经观察到的数据从数量上加以证实,就是没有科学价值的。
 
    地质学家皮埃尔.特米尔就科学和诗歌的界线说:知识的乐趣使他们不可思议地得到慰藉,远离平庸、不可理解、矛盾、不怀好意的无聊......知识是我们生活的诸多理由之一,而且没有什么事情能比从科学研究中得到更多的满足......研究人员懂得其他人所忽视的巨大乐趣......学者或哲学家的乐趣,艺术家或诗人的乐趣。这有点不可言说,是不可以描述的。
 
          摘自——《经济学大师的人生哲学》[美]迈克尔.曾伯格,商务印书馆,2001
   


https://m.sciencenet.cn/blog-38036-15779.html

上一篇:谈谈硕士研究生的学习与教育
下一篇:我是爱南开的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0: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