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晚月色甚好。
女儿上完晚自习接她回家,到了湖边时她提议下车走路,她爸爸便先开车回家,我俩携手沿湖边漫步。正好蟾宫桂树飘香,玉兔生动,三两颗星星眨着顽皮的眼睛。湖面上清风徐来,几点晕黄的路灯映得湖水波光粼粼。月是今夜明,难得她有时间和心情赏月,我求之不得。
我们先是搜肠刮肚地想着古人吟月的诗句,不外乎就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等千古名句。很显然我的记性已经不如从前,想不起几句来,只是在她念出来后才觉得都是熟得不能再熟的句子。但是当她念出“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时,一下打动了我,好美的句子,我竟然第一次听到。也许以前看见过但是没有印象了,此情此景,月下湖边,听到此句,想像句中人物,一时惊为天人。
然后,我们不再满足于温习古人的诗句,我提议不如我们自己对句玩。女儿要我出上句,我这被各类信息充斥的脑子反应很慢,启动良久,终于妥协为“起句不必太讲究,关键要看对句”,勉强出了第一句:“秋风扫落叶”。然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当我陶醉于自己对的某一句,喋喋不休地自我评析时,女儿又提出起句“废话一箩筐”,我随口对道:“月色满荷塘”,引得她乐不可支,赞为好对。她还评价我就是典型的中国人思维,喜欢花好月圆的情景,不敢面对残缺与现实。而她欣赏鲁迅的深刻。原来中学课本里还是留了一部分鲁迅作品,没有全去掉。我说就是因为太深刻了,才追求浅淡的舒适。她还说老师讲诗词不能就物写物,而是要写到人的心境,才是好诗。我说我是唯美派的,喜欢纯粹写景,或者是明朗向上的格调,不喜欢让那些伤春悲秋的情绪影响心情,消磨意志。
在湖边漫步一圈,对了不少。时而苦思冥想,时而嬉戏取笑,时而又把玩欣赏。如下是我们对的句子,回来后赶快凭记忆记下,怕过了今晚就忘记了。很多对得匆忙,尤其我不愿意费脑筋,还需要进一步推敲。也有些对完我俩一拍即合,都觉得好的。总体看来,我们一个是“为赋新词强说愁”,一个是“却道天凉好个秋”。记录在此,留待将来自己看。
一
起:秋风扫落叶
对1:冬雪掩遗骸
对2:春水含碧烟
对3:夏雨润青苗
(原句为春雨润新苗)
二
起: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对1:七点八颗寒星,却奈何夜深云密
对2:千丝万缕愁绪,空叹得物是人非
三
起:十五月儿圆
对1:中秋桂花香
对2:中秋宫饼甜
对3:中秋乡愁长
四
起:废话一箩筐
(瞧瞧起的这句)
对1:月色满荷塘
对2:诤言几字了(待推敲)
(不如改为:诤言几字篓,哈)
五
起:院里梧桐院外风
对:楼头明月楼中人
六
起:青草破石出
对1:红梅凌寒立
对2:金菊傲霜开
七
起:兰之猗猗,猎猎其香
对1: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对2:月之皎皎,熠熠其辉
八
起:中秋月儿明
对:清明冷雨纷
(这思维,居然能想到清明去)
九
起:一池春水绿
对1:几只野鸭黄
对2:几尾鲤鱼红
对3:两笔蛾眉生
对4:两座夏山青
对5:满怀秋风黄
十
起:风吹树影动
对1:雨打落花残
对2:月照花容娇
对3:珠落玉盘崩
十一
起:今人不解古人愁
对1:古月堪比今月明
对2:你心怎知我心忧
十二
起:青草破石出
对:明月穿云来
注:附韦庄 《菩萨蛮》全文
菩萨蛮
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3-12-4 12: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