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gyy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ingyy

博文

人的社会性是人性的发展

已有 3866 次阅读 2011-2-27 18:52 |个人分类:社会学学习心得|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人性, 社会性

    首先,我们从人类的发展过程来认识人的特性。几百万年来,自从古人类从树上走到地上,就一直要面对严酷的自然界。我们先来看一下古人类的生活,在人类还只会使用简单的石器工具来进行捕捉和采集食物的时候,其与自然界的抗争是十分艰难的,特别是在冬天,树叶凋零,树上的果实都已经掉到地上;到处奔跑的动物大部分都躲了起来,古人类不得不忍饥饿、顶风寒出去寻找食物。这里我们通过一个小故事来描述一下古人类的活动情况。故事的主人公是大约几万年前的古人,我们暂且称他为“咕任”。一天咕任顶风冒雪出去打猎,当他看见一只可爱的小白兔在前面跑过,他高兴了起来,但决不会有现代人见到宠物小白兔的那种怜爱和快乐的感觉。他奋力把手中的石块扔了过去,依靠多年的锻炼,他的石块已经有相当的准确性了。被打中的小白兔跑得已经没有那么快了,很快被他抓住。由于饥饿和兴奋,他一口咬住小白兔的颈子,一股还带着温度的热血涌进他的喉咙。吃了几口兔血,他的身体暖和了一些,赶快提起死兔子往回走,在不远的石洞里还有他的饥饿的妻子和孩子。且慢,你这好象写的是一头狼还是狐狸,这是人吗?这么残酷、野蛮、凶狠。对的,这就是人的本性,在与严酷的自然界的长期共处中,为了生存,人必须这么残酷、野蛮、凶狠。而且,往往只有那些更加残酷、野蛮、凶狠的人才得以生存下来,并且留下他们的后代。今天的考古活动发现,在一些古人类的遗址中,除了发现大量的动物骨骼以外,甚至还有部分被打破和烧焦的人类骨骼,在古人类中人吃人的现象是不稀奇的。在新几内亚岛上的一些部落不久以前仍有这种杀死敌人后将其吃掉的行为几百万年的时间里,在人类的特性中,自私、残酷、野蛮、凶狠这些与社会性相矛盾的特性已经深深地保留的人体之中,甚至可能已经在人类的基因中都有所反映。如果,把几亿年进化过程中,遗传下来的野性也考虑在内。那么在在人类的基因中反映的与野兽相似的特性可能会更加多一些。

    另一方面,在人类活动的不断发展中,合作、互助、服从等社会性也在逐渐增加。合作可以更加容易获得食物,更加容易生存下来;互助和服从等也是集体活动的需要。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集体生活的人数越来越多,参加集体活动的人数越来越多,“谁是领导?”、“食物如何分配?”等这些问题也随之而来。开始,人们可能推举力气最大的人来领头,可是力气最大的人也可能经验不够,或者对食物的分配不能让大家满意。所以,有些部落推举年龄大、经验丰富的人来领头,但可能力气大的人又不服气。我力气大,打猎的收获最多,出力最多,为什么不让我当领头。甚至,当人的自然属性占上风的时候,人们会互相打斗,发展成敌人。但是,无论多么强壮的人,在自然力面前都会显得那么软弱、渺小。一次闪电、一场暴雨、一阵巨风都可以轻而易举地把人打倒,甚至消灭。所以,经验丰富的领头人就想到请自然界的“神”来支持他,声称自己可以与威力巨大的神交流,是按神的意旨来行事。这样,即使力气大的人可能不服从部落的首领,但是他却不敢与神的意旨作对。这样就可以保持部落集体活动的正常进行。这可能就是祭祀和宗教的来由。通过这些活动,限制了人的自然属性,保证了集体活动所必须要的人的社会性。

    从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到农业时代,人类的集体活动规模越来越大。活动内容也从面对自然获取食物,发展到依靠自然生产食物;从与自然力争斗,发展到人类群体之间的争斗。部落之间、部落联盟之间,到国家之间,人们为了食物、领地、劳动力,甚至虚无的宗教信仰等等而争斗。在战争中人的自然属性:残忍、野蛮、凶狠发挥到了极致,而同时在集群内又需要极端地服从、合作、互助。所以战争让人性极端地发挥直致扭曲。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集体活动规模越来越大,对人的社会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人类采取了一系列的具体措施来保证和促进人的社会性。在以氏族部落为活动单位的时代,进行各种重大活动之前都要进行祭祀,如每年的狩猎、耕种,重大战争活动等。祭祀仪式一般由部落首领(在宗教体系形成之前),或专门的祭师(在宗教体系形成之后)来主持。祭祀活动的目的一方面是祈求自然的神保佑成功和好的收获;另外一个作用,就是提示人们要遵守集体活动的规则,规则也就是人的社会性的具体化。这些规则都是人制定的,而借神的意旨来发布,好让人们对神的敬畏来遵守这些规则。这样的祭祀活动在世界各地,无论是什么人种几乎都有类似地出现过。甚至到今天,在中国民间还保留着一些古老的祭祀活动,如在湖南、四川、贵州、安徽贵池、青阳一带以及湖北西部山区一带的民间傩(nuó)戏。傩,原本是一种祈求农业增产以及人口增殖的祭祀活动。它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祭祀活动,它源于原始人类的懵懂信仰而自然形成的最初的驱鬼酬神仪式。到商代、周朝祭不仅在民间流行,而且周天子和诸侯国还举行“大傩”、“国傩”。这在《周礼夏官》中就有记载。现在,一些地方民间流传的傩戏还保留有祭祀活动的仪式和意义,如安徽贵池傩戏正戏演出前必有傩仪,傩舞。这种傩戏具有浓厚的社祭色彩和宗族色彩,只在家族中传承,每年正月初七至十五日演出用于土地祭祀和祖先祭祀。傩戏第一类是正本戏,多属巫师在傩祭中必须演唱的剧目,如《搬先锋》、《搬开山》、《送子》、《搬土地》、《发五猖》、《监牲》等。此类剧目情节简单、内涵丰富;演唱时唱巫腔、戴面具,常与法事相间演出。另一类是戏曲化程度较高的剧目,如《孟姜女》、《庞氏女》、《龙王女》、《大盘洞》、以及侗傩《古城会》、《华佗卖药》等。傩祭演变成为戏,在傩仪,傩舞这些祭祀活动以后表演大量的与宣扬伦理道德有关的剧目,正说明了祭祀活动除了祈求自然的神灵以外,还有培养和促进人的社会性的作用。

    从新石器时代到农业时代,人类的生产方式由狩猎、采集发展到农耕和放牧,生产力水平大大的提高了。社会生产在一定程度上有了剩余,这样就可以有多余的人去从事宗教、文化、手工业等活动。逐渐就出现了包括部落联盟、城市、文字、国家在内的一系列发展。早期的氏族制度下的部落对人的社会性的保证是宗教和低下的生产力状况,生产仅仅可以保证基本的生活需要,没有什么太多的剩余物资。“部落始终是人们的界限,无论对别一部落的人来说或者对他们自己来说都是如此:部落、氏族及其制度,都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都是自然所赋予的最高权力,个人在感情、思想和行动上始终是无条件服从的。”[1]这种情况一直到近代的美洲印第安人、非洲祖鲁卡菲尔人等氏族部落都差不多如此。“国家并不是从来就有的。曾经有过不需要国家、而且根本不知国家和国家权力为何物的社会。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必然使社会分裂为阶级时,国家就由于这种分裂而成为必要了。” [1]  所以,国家的形成并不意味着就能发展到更高级的社会形态。比如,十六世纪南美洲的印加帝国被西班牙殖民者征服时,仍处于使用打制石器和玉米栽培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上。那么,国家的形成对人的社会性有什么影响呢?摩尔根《古代社会》中的一段话可以说明这个问题。“自从进入文明时代以来,财富的增长是如此巨大,它的形式是如此繁多,它的用途是如此广泛,为了所有者的利益而对它进行的管理又是如此巧妙,以致这种财富对人民说来已经变成了一种无法控制的力量。人类的智慧在自己的创造物面前感到迷惘而不知所措了。然而,总有一天,人类的理智一定会强健到能够支配财富,一定会规定国家对它所保护的财产的关系,以及所有者的权利的范围。社会的利益绝对地高于个人的利益,必须使这两者处于一种公正而和谐的关系之中。只要进步仍将是未来的规律,像它对于过去那样,那么单纯追求财富就不是人类的最终的命运了。自从文明时代开始以来所经过的时间,只是人类已经经历过的生存时间的一小部分,只是人类将要经历的生存时间的一小部分。社会的瓦解,即将成为以财富为唯一的最终目的的那个历程的终结,因为这一历程包含着自我消灭的因素。管理上的民主,社会中的博爱,权利的平等,普及的教育,将揭开社会的下一个更高的阶段,经验、理智和科学正在不断向这个阶段努力。这将是古代氏族的自由、平等和博爱的复活,但却是在更高级形式上的复活。”所以,早期国家的形成,主要是对外进行战争,对内进行社会秩序的管理。这种为土地、为人口、为资源、为地位而发生的冲突和战争,成为推动原始国家向更加复杂结构发展的动力。对内的管理功能也随着阶级矛盾的激化而不断加强。所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对于国家机器的认定,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从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都是阶级压迫的工具。在阶级矛盾比较激化的社会时代国家机器对人的社会性的作用是一种消极的保证。当今,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阶级矛盾趋于缓和,国家机器的阶级压迫的工具作用逐渐弱化,对内的作用主要是维护社会秩序,培养和促进人的社会性的作用逐渐加强。现代国家机器的培养和促进人的社会性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对教育体系的支持和完善来实现。

    总之,社会愈发展,对人的社会性要求愈高,而对人的自然属性愈尊重。在社会承认的范围内,人的自然属性得到愈充分的满足。从社会生物学的研究“可以相当肯定地说,人类社会行为的主要遗传进化是在人类文明之前约500万年产生的。那时,人类由稀疏和相对稳定的狩猎-采集者组成。另一方面,主要的文化进化是在大约1万年前农业和城市出观以来发生的,尽管某些遗传进化在后来历史性的巨变中还在续继发生,但那只形成了人类天性一个部分特点。” “如果把人类看成是一种生物物种,那么,发现人类群体在其社会行为后面的生理和精神特征上有一定的遗传差异,这是不足为怪的。”“所以,即使在比较简单的行为类型中,人类也因遗传而具有能够获得某些特性的能力。”实际上人类的很多行为,也包括一些社会行为是取决于基因特性。如人的自我重要性感觉可以看成人类基因进化的优胜劣汰发展规律的影响下形成的。因为只有最优秀的基因遗传下去的可能性最大,而不够优秀的就可能在进化过程中被淘汰掉。所以大多数人都有一种争取成为最优秀的人的潜在意识,在社会活动中人们对“重要人物感觉”的喜好就是这种基因进化影响的痕迹。人类社会是由世界上最复杂的生物——“人”所组成的复杂联合体,而且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社会联合体的联系紧密程度和复杂性也越来越高。自从人类建立了文明社会以来,社会就在有意识地培养人的社会性以维护社会的稳定正常运行。我相信:经过长期的社会培养,人类的社会性也会逐渐多的被记入遗传基因中。等到人的社会性像人的自然属性一样,是由人的基因决定的固有的特性,人才真正成为社会性的人。那时,宗教,国家机器的保证和培养人的社会性的作用就自动消失了,教育也只是获得知识的作用了。当然,这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可能与人类的进化时间相当,需要几万年到几十万年,甚至更加长的历史时期。但与自然界的变化相比较,这仍然是一个短的时间段。



https://m.sciencenet.cn/blog-39013-417099.html

上一篇:发展中医必须破除迷信、解放思想
下一篇:真正上工的中医

1 张伟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8 04: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