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经纬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ohong 东华大学纺织学院长江学者

博文

大学生的就业

已有 4285 次阅读 2010-2-18 21:28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教学心得|关键词:学者| 大学生, 就业

      2月13日农历年三十上午,一家三口驱车回江苏常州老家过年,阳光灿烂,沪宁高速上车辆稀少,从17号出口下来,五分钟就到父母家里了,door to door共计两小时。毕竟是在农村,还保留着很多传统的过年习俗,春节过年的气氛还是很浓的。
      年夜饭上,哥哥跟我谈起在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读大二的侄女的工作问题,希望我能帮帮忙,现在着手准备毕业后的工作问题。大二的学生就开始要准备工作的事情,我感到就业问题真的很严峻了。
      由于没有上网条件,直到2月16日年初三下午回到上海家里才上网查email和看网上新闻,看到《科学网》的头条就是“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达630万人 创历史新高”,见链接: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2/228439.shtm。在浓厚的过年气氛中,给出这样一个报道,对于现在即将毕业还没有落实工作单位的大学生来说,绝对不是一个让人感到轻松的消息。过年时那放松的心情肯定会变得沉重起来。
      试想,一个大学生读到毕业,家庭的付出,个人的十年寒窗努力,真的不易。去年我写了一篇博文(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20446)关于大学生就业与失业的问题,今年又遇上就业的寒潮。虽说经济有所复苏,但是就业的压力还是相当沉重。
     到底什么出了问题?郎咸平的观点是我国的产业链出了问题。现在国家的产业链还是集中于制造业,而不是设计、流通、贸易、品牌运作,制造业是最不需要大学生的领域,而最需要受过高等教育的后面几个领域在我国又相当缺乏,于是导致了严峻的就业形势。
     媒体宣传有没有问题?现在总是强调让大学生去基层,去艰苦的地方,这些都没有错。有一个岗位总比失业强。但是,假如我们宣传人员的子女去这些地方工作,他(她)会从内心这样想吗?人往高处走,这是古训。谁真心诚意地愿意去基层,去艰苦的地方?我想很多大学生都不愿意吧。假如在上海,就算郊区松江,上海人所谓的乡下吧,在松江国税局给个编制岗位,80%的大学生都会愿意去。
    刚看电视说春运返程的客流今天达到高峰,过几天大学生也要挤车返校了。别说买车票的艰难、转车的劳累,就说离家时父母亲的谆谆告诫、充满希望的眼神,我们的高等教育能担负起家长的殷切希望吗?能对得起他们充满希望的眼神吗?教育,真的是产业化了。可是,产业化的商品需要推销出去,而且要有一定的价格才有利润;推销出去的商品还有售后服务。我们的教育呢?把钱收来,钱到自己口袋里,主动权在高校了,什么推销、什么售后服务,谁管谁啊!真的是霸王产业。
    再说大四的学生,现在估计也在准备返校了。他们在假期里也耳闻目濡了不少就业的新闻和旧闻,他们中没有落实工作的估计要超过80%吧。他们返校是什么心情?他们怎么度过大学的最难忘、最宝贵的最后一个学期?我们教师怎么指望他们能安心在实验室做实验、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论文?就算他们这样要求,我们怎么会让他们待在实验室没日没夜做实验,皓首穷经写论文?毕业就是失业,太可怕了。
   新年新岁的,说起这些沉重的话题,但愿不要扰了大家过年的兴致。
  
 


https://m.sciencenet.cn/blog-39184-295918.html

上一篇:中国的纺织
下一篇:纺织品结构特征-纸为什么不能做衣服?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11: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