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珍生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梅珍生 博士、博士后、教授

博文

科技文化促进社会和谐

已有 3923 次阅读 2010-5-28 13:21 |个人分类:一瓣书香|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和谐社会, 人文关怀, 科技文化, 社科基金, 和谐文化

梅珍生

科技文化是与科学技术有关的文化,是缘于科学技术而生成的一种文化形式,是以科学技术的发生发展为根据,并对科学技术本身和科学技术的社会运用进行认识与反思的观念结晶。科技文化以科学技术为载体,是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的标志,是不断作用于人、自然、社会而演化出的一种崭新的文化形式。科技文化在和谐社会建构中如何定位?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和人性发展是何种关系?我们需要何种科技文化?武汉理工大学杨怀中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的最终成果《科技文化与当代中国和谐社会建构》,对这些问题作出了颇具理论深度的回答。

该成果提出科技文化是第一文化,科技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资源,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揭示了科技文化何以成为第一文化。发展和弘扬科技文化的前提是科技文化必须本土化,适应和谐社会构建的需要,中国传统文化必须吸纳科技文化,努力建设具有中国文化传统的融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于一体的现代化文化;和谐社会必须建立在丰厚的文化底蕴上,呼唤以科技文化为核心的先进文化体系,和谐文化本质上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先进文化;强调科技文化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价值定位,不仅表现在促进经济的发展上,同时也表现在社会的组织管理、运作关系及机制上,表现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表现在科技文化与和谐社会的互动及其机理上。概言之,发展科技文化、建设科技文化,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科技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提出的时代课题。

    在科技文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上,西方学术界有一种思潮,即在批判科学主义的同时,连同科学技术一起批判,把现代社会中人与自然的紧张、人性失落等问题,都归因于科技文化。这实际上是将科学主义与科技文化等同,将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割裂,将科技发展与社会和谐对立,是一种典型的两极对立思维,是在社会发展问题上用一种片面性代替另一种片面性,它完全漠视了科技文化对和谐社会建构的作用。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必须建立在丰厚的文化底蕴上,必须有和谐文化的支撑。培育与现代和谐社会相适应的人道主义精神、宽容精神、法治精神、诚信精神、创新精神等,是构筑和谐社会文化底蕴的内在要求。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必须实现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今天,科学技术已超出单纯的工具价值,它本身就是一种极具穿透力和震撼力的文化,在社会文化中居于基础性的地位。这就要求我们把发展科技文化放到人性的丰富和完善、提升人与自然关系的自觉性等高度上来考察,努力建设融科学与人文精神于一体的科技文化。

 

 尽管科技时代人类生存的状况不容乐观,科学技术在带来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诸如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等负面问题,但这些问题并非是无法克服的。我们倡导科技文化正是为了兼容人文文化与科学技术的积极因素,力求在保障科学技术的良性发展、减少科学技术可能带来的危害的同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更加和谐。科技文化并非文化的初始形态,它是人类实践和文化积累发展到一定条件下的产物。科技文化的生成和发展有着更为深刻的社会发展前提和社会生活背景,其内部结构所特有的复杂程度和有序程度决定了科技文化具有十分严谨而精致的自身建制,其外在功能上普遍、深刻的社会影响决定了科技文化又具有非常庞大而系统化的社会建制。

 

科技文化是一种集科学性、人文性、创新性、普适性为一体的新型文化。它不但是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体系,而且蕴涵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道德、科学规范、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内容。科技文化与社会的互动首先表现在,科技文化推动人类实践方式的提升。和谐社会构建不仅需要提升实践方式,而且需要培育健全的社会人格,而科技文化正是以培育社会人格为中介参与社会互动的。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真正实现,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良性发展,更离不开科技文化的保障和支持。这就从文化哲学的高度,鲜明地回答了时代所提出的重大问题,对科技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价值作了准确的定位,丰富和深化了和谐社会理论,体现了对人类命运和当代中国现实的深切关怀。

 

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5-13

 


https://m.sciencenet.cn/blog-39262-329634.html

上一篇:莱布尼茨与八卦
下一篇:在2010年哲学所研究生新生见面会上的讲话

3 金小伟 侯成亚 baijiab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2 20: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