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咬文嚼字】之“英雄双行体”
热度 7 王晓钢 2012-1-27 09:19
一句“喜欢莎士比亚的英雄双行体”,恼了主持人和一群“企业家”( 见笔者另一篇文章 )。其中不乏自称“在海外十几年”的。 当然,毕竟我们这些人,出去学科学的多、读研的多,学英美文学的少、读本科的少,读过高中、上过LA课程的更少——不是Los Angeles,而是Language Arts(就是我们的语文课 ...
个人分类: 燕园夜话|12717 次阅读|19 个评论 热度 7
网络发表与期刊发表
热度 9 王晓钢 2012-1-19 08:50
争论起于一位编辑的博文:《 学位论文网络出版后又拆分出文章是否应在期刊发表 》。吕喆老师建议好好讨论一下( 建议科学网开放《辩论直播间》 )。 笔者觉得这个问题其实是两个问题: 一个是学位论文和相关内容的期刊发表之间的关系。 这个 ...
个人分类: 假语村言|14061 次阅读|24 个评论 热度 9
能源的性质
热度 14 王晓钢 2011-12-31 14:44
昨晚是组里的新年聚会,来访的P.H.D.教授讲了他在30年前从MIT毕业的时候的故事。 MIT的传统是Students threwthe graduationparty。那年正是美国的三里岛核事故发生,所以他的毕业聚会是MIT核工系在事故后的第一个“meeting”。 今年我们遇到福岛核事故。JAEA的同 ...
个人分类: 学海无涯|5518 次阅读|39 个评论 热度 14
物理学之《2012》——物理学基本规律的非线性?
热度 22 王晓钢 2011-12-30 11:56
盘点2011年物理学界(乃至科学界)的大事,排在首位的应该是OPERA实验组的“超光速中微子”。 如果这个实验结果站得住,那就是当代物理学理论基础的《2012》。 下面是《公共物理学导论》的2.6节。原来没有打算贴的。昨天听马伯强教授关于中微子超光速问题的学术报告。觉得这 ...
个人分类: 学海无涯|8093 次阅读|54 个评论 热度 22
“科学”辨
热度 4 王晓钢 2011-12-21 21:37
昨日“ 第一届“北京大学与中国现代科学”学术研讨会举行 ” 。开幕式上赵凯华先生讲起“科学”二字的起源。 依赵先生的说法(笔者此前亦曾略有所闻): “科学”这个词在西方文化里,来自拉丁文的“ scientia ”——“知识”、“学问”的意思;在德文里是 ...
个人分类: 燕园夜话|5579 次阅读|12 个评论 热度 4
听数学家讲物理——再谈朗道阻尼
热度 27 王晓钢 2011-12-7 21:49
听数学家讲物理——再谈朗道阻尼
李泳老师写了《 数学家说物理 》。想起笔者前些日子有幸听了数学家讲物理。 这位数 学家是去年的 Fields Medal 的得主, Henri Poincaré Institute 的 法国数学家 Cédric Villani 。他得奖的 Citation 是: ...
个人分类: 学海无涯|24885 次阅读|65 个评论 热度 27
要有一点想象力
热度 18 王晓钢 2011-11-26 00:04
有朋友转了钟院士关于创新的说法 。仔细看了,很大一部分是汪书记的看法。 核心是:你有个新理论,“ 充其量是创意,不叫创新。因为它还没有产生效益 ”(引号里是汪书记的话)。 这个说法本身,就是个“创意”!—— 遗憾的是,缺少一点想象力。 ...
个人分类: 假语村言|4994 次阅读|36 个评论 热度 18
“用”在哪里,“功”在何方?
热度 8 王晓钢 2011-11-2 10:04
看到今天置顶的《 我们 真 的 用功 了 吗? 》也反问了自己一下。觉得国内的学生们、教师们、研究人员们还是很用功的。问题是用在哪里。 笔者在大洋两岸都受过教育,也教过别人。如果但从考试成绩来看,中国学生的“水平”远高于美国学生。不仅中小学生如此,大学生如此 ...
个人分类: 学海无涯|5909 次阅读|18 个评论 热度 8
关于大学的聘用体系
热度 14 王晓钢 2011-10-30 16:26
看了金老师写的《 日本国立研究型大学的教师制度 》,想补充几句。 金老师说的“日本的助教授并不等同于美国的 Associate Professor ,和中国的副教授接近。”后一半是对的,前一半中“美国的 Associate Professor ”似应为“美国 ...
个人分类: 假语村言|14066 次阅读|40 个评论 热度 14
飞上去做什么?——关于“天宫一号”的几点随想
热度 38 王晓钢 2011-9-26 16:25
“天宫一号”计划27-29日晚发射。这是中国空间站计划的第一步。 花这么多钱送一个空间站上去,做什么? 无非两个目的:长远的——发展我们自己的太空开发技术;眼前的——从事只有在空间站条件下才可以完成的科学研究。 对中国来说,后者更应该引起重视—— 比如我们 ...
个人分类: 假语村言|13019 次阅读|73 个评论 热度 38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4 11: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