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zhanch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uzhanchi

博文

对《中科院综考会会志》和《中科院植物所志》的些许补充与订正

已有 8875 次阅读 2016-10-15 14:49 |个人分类:评论|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中科院, 植物所, 所志, 综考会, 会志


以往阅读过《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志》,近日浏览了新近出版的《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会志》,深感写《志》不易,准确更难。其中,《综考会会志》历时数年,先后组织了70余人编写、近30人审阅,几易其稿,始得出版,确实难能可贵。尽管如此,由于种种原因,书中仍存在某些不尽人意之处。

我在职期间,虽然在综考会、植物所、地理所分别工作了约23、13和2年,但对各所的情况只略知一二,仅对自己参与的工作知之较多。阅后最大的收获,就是对两个单位有了一个全面了解,但也发现了少许不足之处。现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予以补充和订正。这既是责任,也是义务。

一.《中科院综考会会志》(科学出版社,2016)

(一)关于“中科院西南队渡口分队”(103-107页)

书中将渡口分队与川滇黔接壤分队视为一个考察队,不妥。

尽管因为“文革”来临,渡口分队中途夭折,但将其等同于接壤分队,与事实不符。因为:

考察研究任务大相径庭川滇黔接壤分队的任务是配合西南重点地区工业建设的需要,摸清接壤地区的地貌、土壤、植被的分布规律,绘制土地资源图,为其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该地区的农业发展潜力与布局,为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服务。而渡口分队的任务是制定渡口市的农业生产综合发展规划,主要内容包括:(1)以改土为中心,水土结合,合理布局和大力建设基本农田,逐步实现粮食和蔬菜自给;(2)发展以养猪为主,猪牛羊并举的畜牧业生产,以解决肉食和农田肥料;(3)发展以绿化厂矿周围和荒山为主,兼顾经济林的林业生产,以改善山区生态环境和提高农业经济水平。

工作方式截然不同与上述任务相适应,接壤分队的主要工作方式是面上考察,渡口分队为定点研究。

考察研究地区差别甚大:接壤分队为川滇黔接壤地区的数个专州,渡口分队仅为渡口市。

此外,接壤分队规模较大,队长为程鸿;渡口分队规模较小,队长为孙鸿烈。

由于队名通常依据考察研究地区和内容而定,所以,鉴于上述,中科院西南队正式决定,将接壤分队改名为渡口分队。

(二)19  紫胶考察队(紫胶队 1966-1970)(112-114页)

(1)原文存在的问题:一是没有突出重点;二是考察任务和内容残缺;三是考察时间不确切;四是参加考察人员名单遗漏太多;五是没有列出领导班子成员。

(2)确切情况如下(为1967-1970年的考察,不包括1966年上半年的考察):

①考察任务:摸清紫胶资源及其发展潜力;研究紫胶虫冬代保种途径;加强寄主树的抚育和管理,建立紫胶园;开展紫胶土法加工。

②考察内容:资源组查清紫胶寄主植物的主要种类及其数量;确定紫胶虫及其寄主植物分布的上限与下限;估算紫胶发展潜力。蹲点组研究建立各种类型的优质高产紫胶园的途经,制定合理的紫胶虫放养及紫胶树更新、复壮、抚育的方式。紫胶土法加工组:建立加工车间,采用酒精溶解法,提炼紫胶。

③考察时间和地区:先后共出队3次:第一次,19678月至19681月,考察地区为云南省玉溪专区;第二次,196812月至196910月,考察地区为云南省红河和文山二州;第三次,19701月至9月,考察地区为云南省怒江和大理二州、贵州省黔西南和黔南自治州、四川省西昌专区等地的紫胶新产区。

④队领导成员:第一次出队为:杨绪山(会革委会)、凌锡求(造反派)、王联清(造反派)、梁玉仲(工人)、张光鼐(地方人员);第二次出队为李作模(革命干部)、凌锡求(革命群众)、陈才金(工人);第三次出队为戴文焕(革命干部)、庄承藻(革命干部)、李作模(革命干部)、张谊光(革命群众)、陈才金(工人)。

⑤遗漏的考察人员(33人):

业务人员(16人):王联清、牛德水、田济马、刘举鹏、刘付强、孙兴远、石竹筠、朱忠玉、许景江、宋世廉、杜占池、陈斗仁、梁春英、张耀光、凌纯锡、候光良。

党政人员(2人):庄承藻、戴文焕。

司机(7人):梁玉仲、石贵良、刘金喜、张永庆、刘炳奎、吴凤仁、吴加林。

昆明虫胶厂(2人):李桂珍、杨玲珍。

云南省省级与地级机关(6人):林锦义、赖永琪、张光鼐、张其立、李文星、李汝琼。

(三)关于《中国非耕地资源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349页)

在原文“成果有:“中国非耕地资源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蒋世逵、张宪洲主编”之后,应加上“未印刷出版”

(四)关于“红池坝草地-畜牧生态系统试验站(1986—1999)”(372-376页)

应当作如下补充说明:红池坝草地-畜牧生态系统试验站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承担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课题;第二阶段,在承担国“七五”重点科技攻关课题的同时,中科院于1992年下文,建立了“中国科学院南方山区草地生态系统研究站”,并提供经费;第三阶段,实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草地群落退化演替的植物竞争关系和稳定性研究”。

(五)大事记(595-657页)

书中缺少对“文革”期间重大政治事件的记载,似编纂者有意为之。其实,无须顾虑,不应回避,因为这不是表达政治观点,而是书写历史;全面如实记述,应是写《志》必须遵循的准则。今尽我所知,补充如下:

1966年:

6月,中科院西南队各分队科考人员,在取得中科院西南队、综考会和中共西南局各级党委同意后,停止野外工作,回到北京,参加文化大革命。

7月26日,中科院派来以李秉枢为首的工作组,协助综考会开展文化大革命。

8月3日,撤销漆克昌“文革”小组领导成员职务。

8月5日,综考会成立文化革命委员会,韩炳森任主任。

8月13日,工作组成员全部撤离。

8月中旬,中科院宣布,运动归综考会党委领导,负责人为李应海;文化革命委员会由党委领导。

8月下旬,各室成立“红卫兵”组织。

9月5日,综考会临时团委成立,王新元任书记。

10月29日,选出综考会临时团委成员,蒋世奎任书记。

11月11日,综考会革命造反派实现大联合,成立《东方红战斗团》。

1967年:

1月16日,成立“综考会革命造反临时委员会”,何希吾任主任。

3月16日,将“革命造反委员会”,更名为“革命委员会”。

8月11日,紫胶队全体队员在昆明集中,其后4个月,考察了玉溪专区。

1968年:

2月中旬,举办“第三期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在学习班全体大会上,副院长兼综考会主任竺可桢讲述了有关资源考察问题。

2月,选举综考会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

3月14日,在北京工人体育馆召开“中科院首届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代表大会”。

9月中旬,首都工人、解放军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中科院。

12月12日,首都工人、解放军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九一七”大楼三所。

12月23日,紫胶考察队队员到达昆明。其后10个月,先后考察了红河和文山二个自治州。

1969年:

11月25日,“九一七”大楼三所召开大会,欢送驻三所“工宣队”。

1970年:

2月中旬,紫胶考察队队员陆续赴滇,其后8个月,考察了云南省怒江和大理二州、贵州省黔西南和黔南自治州、四川省西昌专区等地的紫胶新产区。

10月6日,全会召开“掀起活学活用毛主席哲学著作”动员大会。

10月13日,全会召开“一打三反”动员大会。

10月23日,全会召开“整团”动员大会。

12月23日,包括中科院在内的国家机关开始试点拉练,综考会是其中的一个排,排长为戴文焕。

1971年:

3月,中科院发给每人几本马列原著,要求配合“批陈整风”运动,开展理论学习。

4月13日,全会召开深挖“五·一六”反革命阴谋集团誓师动员大会。

7月12日,传达中科院核心组决定:包括综考会在内的撤销单位,全部到“五七”干校搞运动。

8月15日,综考会最后一批人员下放到湖北省潜江县中科院“五七”干校。

1972年:

5月上旬,综考会全体“五七”学员,由湖北“五七”干校返回北京。

6月下旬,综考会正式并入地理所。综考会人员按专业分配到地理所相应的研究室。

1973年:

6月,中科院决定,将与地理所不对口的专业人员,按专业对口原则,分配到院内各相关研究所。

(六)附表8  获奖成果

书中,成果《内蒙古典型草原植物及其群落的光合生理生态特征》,同时出现于附表8-1 主持完成获奖项目(696页)和附表8-2 协作完成获奖项目(698页)。应从附表8-1中删除,并将附表8-2中的二等奖改为三等奖

二.《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一)第129页:(一)人工植被条件下光能利用研究,主要完成人,书中为:姜恕、盛修武;应为:姜恕、杜占池、戚秋慧。

(二)第129页:(四)药用植物穿心莲实验生态学的研究,主要完成人,书中为:黄德华、杨宗贵、孙可群,应为:刘菊生、黄德华、杨宗贵。

(三)第134页:书中的“内蒙古典型草原植物及其群落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的研究公开发表论文28篇,成果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应改为“草原光合生理生态研究公开发表论文共47;《内蒙古典型草原植物及其群落的光合生理生态特征》,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https://m.sciencenet.cn/blog-39664-1008873.html

上一篇:《淡淡人生亦有痕》编辑小记
下一篇:“文革”期间游华山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3: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