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bby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obby

博文

要想让评论者“宽容”比登天还难——略论博客语言与评论语言

已有 5606 次阅读 2008-5-25 19:01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我在博文《科学网博客”在任何时候都不应抛弃科学和理性》(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5942)和《“科学网博客”何处去?》(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6329)中呼吁博主要对编辑多一些理解和宽容,评论者对他人博客的评论也应宽容相待,最起码不要挖苦讽刺,漫骂指责。转念一想,前者容易,而后者颇难。

   

面对当今现实的种种不尽人意之处,无处指责和发泄的人们全跑到了网络上,可以说,中国网络既是民主的舞台,也是泄愤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一方面可听到理性和民主的声音,而另一方面,攻击漫骂也已是司空见惯。网民有时是明智的和清醒的,有时则是盲从的和跟风的,众口金,三人成虎,网络民意和评论的杀伤力非同小可,写博者不可不察也。

 

论坛上发贴子和博客网写博客,虽然有隐、显之不同,但语言却都风行所谓的“鲁迅体”(注:并非真的鲁迅体),讲究“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骂政府,骂官僚,骂权威,骂名人,骂专家。无骂不成文,不骂没有味。这年头,四平八稳、缜密细腻的文风是不吃香的,只有那种观点偏激,语言暴力的文章才能够激起人们的阅读兴致来。前者的文风清淡而无味,有点像水煮一样的海南菜,后者的文风像又麻又辣的湘菜、川菜,就象湘菜、川菜能风行全国一样,流风所及,文人雅士也都成了“鲁迅第二”。

 

贴子和博客评论盛行“板砖体”,看着不顺眼,迎面就是一“板砖”。轻则砸得你呀呀乱叫,重则叫你人仰马翻。评论者或冷言冷语,挖苦讽刺,或调侃发泄,漫骂指责,骂得痛快淋漓,毫不嘴软;还有的评论者惯于扣帽子,打棒子,“文革语言”满天飞,让(实名制)博主觉得芒刺在背,骨鲠在喉,想反驳、想辩解,但四顾茫茫而不见匿名的评论者;更有将自己一己之见奉为道德指标,将一些似是而非的“道德”象山一样压在你身上,直让你张口嗫嚅,百口莫辩,直至窒息而亡。诚然,在现在这个“快餐文化”的社会里,博客文章通常都是“急就章”,不像论文,来个三稿五稿的,有些观点可能经不起推敲,有些知识和出处会有些疏漏,所谓“百密一疏”、“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者也,但评论者通常不会管你这些,他也不会仔细阅读,给你来个功过“三七开”或“五五开”,而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或者根据个印象就匆忙下结论、加评论。如果是博文有些疏漏和错误倒也罢了,通常都是评论者的意见跟你不同,或文人相轻习惯所致,或根本就不了解真实情况,只是急于发泄,随便抓你当个“替罪羊”或“替死鬼”罢了。好嘛,你不是“专家”嘛,先给你一“板砖”再说,让你来个倒地三日而绝;你不是“名人”嘛,先给你扣一盆子“屎尿”再说,即使你洗掉也让你余臭绕梁,三日不绝。最卑鄙的一种是现实中的隐身人,他可能是你的同事、学生或竞争者,因为在现实生活的不快或仇怨而到网上来借评论复仇,其人身攻击,语言恶毒也就不足为怪了。

 

网络社会充拆着“暴力”、“泄愤”、甚至“变态”心理,而匿名制客观上也提供了这种土壤,但同样,我们也不要因噎废食,因为并不是所有的评论都是上述情况,匿名制让人能听到最真实的声音,有时这种声音是刺耳的和不和谐的,但毕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网络的民主发展。

本文的目的是想让写博者和读博者了解恶评种种。写博者要能做到视恶评如赞誉,处非议而不惊,修炼成金刚不坏之身,刀枪不入之躯。对于那些恶意评论,能忍就留着,忍不住就删掉。阅博者也不要为恶评左右,就像一朵乌云遮不住太阳的光辉一样,要独立思考,辨析是非。仿造一句话(“流言止于智者”),应是“恶评止于智者”。

 



博客感言
https://m.sciencenet.cn/blog-39731-26609.html

上一篇:在海南使用电器的两个常识
下一篇:研究生论文答辩注意事项

0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16: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