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bby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obby

博文

纠正学术不端要从学生教育做起 精选

已有 8355 次阅读 2008-7-12 08:29 |个人分类:科学感想|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一、什么是学术不端行为?

 

中国科协公布的《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试行)》指出,学术不端行为是指“在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中的各种造假、抄袭、剽窃和其他违背科学共同体惯例的行为”。此外,成果发表时一稿多投、参加与自己专业无关的评审及审稿工作、以学术团体、专家的名义参与商业广告宣传等几种具体的学术不端行为。

 

二、为什么纠正学术不端要从学生教育做起?

 

在有关如何纠正学术不端的问题上,论者大多认为应加大惩罚力度、重视制度建设等,而我则认为上述措施虽然很重要,但尚未触及其“本”、“源”。我之所以认为纠正学术不端要从学生教育做起有如下几个原因。首先,每个科技工作者都是从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或博士后进入职业的,学生阶段是他们进入科研领域的基础。其次,虽然科技工作者学术不端行为(主要指抄袭、剽窃、造假和一稿多投等)比较严重,但根据暴露出来的案例看,有相当一部分是由导师指导的学生引起的。第三,实际上,在我国本科生到研究生教育中,不仅很大一部分学术不端是由“无知(对学术不端认识的不足)”引起的,而且学术不端从未被视为“最大的罪恶”,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抄袭和剽窃已成为他们学习习惯的一部分。学生阶段的抄袭和剽窃通常也没有得到应有的严厉惩罚,等他们到了研究和创造阶段,学术不端也就“习惯成自然”了;“小时偷针,大时偷银”之谓也。前段时期耶鲁大学生物学教授Stearns指责北大学生课程论文涉嫌剽窃一事闹得沸沸扬扬,北大尚且如此,遑论其余等而下之者。

 

据我所知,本科学生写作的课程论文绝大多数都是直接“cut & paste”的情况,但让我惩罚他们却又力不从心。原因在于,不能说100%的人都这样,但99%的人都这样,这么多人这样,如何惩罚?其次,学生这样做有其实际原因,原创性学术论文资源大多为英语期刊文献,因为本科生,甚至硕士研究生他们的专业英语基础差,他们没有能力去阅读英语原文;再说绝大多数高校购买的英文期刊资源不多,很多文章拿不到全文;即使拿到全文,学生也不肯花大本钱和较多的精力去一篇篇打印出来阅读。因此从中文期刊文献中下载并cut & paste就可想而知了。

 

研究生在用英语写作英文摘要和英文论文时,由于英语写作问题,往往套用英语原文的句式,有时甚至大段大段的抄袭。这个问题也绝不是个别。有一个暴露出来的名人涉嫌抄袭案例,就是因为手下的研究生抄袭英语论文句子所致,所幸只是抄袭句子,数据并没有抄袭。

 

研究生对国际学术惯例和知识产权保护了解不多也是造成学术不端的一个重要原因。例如不少学生不知道“实验室成员如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访问学者在实验室所做的工作和成果为该实验室所有;发表学术论文时,要说明论文合作者的贡献大小,署名作者的最后一位(也就是通讯作者)通常为实验室(或课题组)的直接领导或老板”(见我的另外一篇博文《谈谈如何保护实验室的知识产权》: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19804)。因此经常见到学生不通报导师,有时甚至连导师的名字都不挂,也不让导师过目就私自投稿的事。在这种情况下,又有那一位导师郑重地教育过手下的研究生,什么是学术不端和国际学术惯例?又有那一位导师郑重地跟进入实验室的学生签订过保护实验室知识产权的合同?导师们一般视这些为常识,以为学生们很了解,其实大多数学生并不真得清楚。

 

  我们虽然早就知道“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的古训,但“诚信乃学术之本”从未让学生真正了解。普通人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淡漠,到知识分子的“窃书不为偷”、“天下文章一大抄”的想法,再到学生写作课程论文抄袭不注明出处和来源的做法,一脉相承,其来有自。我们不能指望先解决“社会诚信缺失”问题后再来解决学术不端问题,眼下所能做的就是,教育那些准备或正要走上科研道路的学生,让他们了解什么是学术不端,学术不端有什么危害,并辅以对学术不端的公开和惩罚,则可标本兼治学界学术不端之风。

 

如果导师本人就带头甚至鼓励抄袭剽窃,那就先从导师开刀;如果导师由于各种原因对学生学术不端失察,本人认为,这只是个时间和技术问题,只要导师肯花时间对学生的论文进行核查,利用网络和文献资源逐句搜索,完全可查得出来。

 



https://m.sciencenet.cn/blog-39731-31965.html

上一篇:英国赶集之外一篇
下一篇:又让洋人抢了先!

2 王鹰 刘立

发表评论 评论 (1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9: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