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成岗(CZ)的博客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cgweb 脑损伤与脑保护;神经认知;生物信息;蛋白质组;辐射损伤与防护

博文

[转载]饥饿基因:瑞士和法国科学家最近发现,实验鼠的身体内有种“饥饿”基因,修改它会使实验鼠丧失饥饿感

已有 962 次阅读 2022-9-20 16:59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文章来源:转载

  • 饥饿基因

     

瑞士和法国科学家最近发现,实验鼠的身体内有种“饥饿”基因,修改它会使实验鼠丧失饥饿感。实验中发现,在进食时间到来前几分钟,普通实验鼠开始寻找食物。而“饥饿”基因经过修改后的老鼠则反应消极,没有显示出饥饿感,在见到食物之后才开始准备进食。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A5%A5%E9%A5%BF%E5%9F%BA%E5%9B%A0/10583751?fr=aladdin 

  • 中文名  饥饿基因

  • 本    质  DNA

  • 反应时间  生物体体内食物消耗完毕时

  • 功    能  使生物体便产生饥饿感

目录

  1. 1 基本简介

  2. 2 研究发现

  3. 3 医学应用

基本简介

编辑 播报


饥饿基因

饥饿基因是指能够根据身体需求发出饥饿信号的基因,当生物体体内食物消耗完毕,此时饥饿基因便会产生相应蛋白质“告诉”个体需要补充食物的信号,于是生物体便产生了饥饿感。

研究发现

编辑 播报


实验中发现,在预定的进食时间到来前几分钟,普通实验鼠就开始寻找食物,为进食做准备。而“Per 2”基因经过修改的实验鼠则反应消极,没有显示出饥饿感,只有在见到食物之后才开始准备进食。上述发现有可能为治疗身体肥胖、睡眠紊乱、抑郁和酗酒等开辟新途径。

经过两年实验发现,老鼠体内一种名为“Per2”的基因负责发出饥饿信号。通过修改这个基因,科学家成功地使实验鼠找不到饥饿的感觉。实验中发现,在预定的进食时间到来前几分钟,普通实验鼠就开始寻找食物,为进食做准备。

而“Per2”基因经过修改的实验鼠则反应消极,没有显示出饥饿感,只有在见到食物之后才开始准备进食。

医学应用


编辑 播报

饥饿基因

在北京举办的中英糖尿病学术交流国际会议上,英国科学家布鲁姆教授介绍了首次发现和证明人类体内有一种叫PYY-3-36的内分泌调节肽(麦殊岭),通常叫饥饿基因,可望用于人类控制肥胖并防治糖尿病。

饥饿基因饥饿基因

布鲁姆教授介绍,他和其团队研究发现,肥胖的成因与人类的遗传基因密切相关,人体内有一种叫PYY-3-36的内分泌调节肽(麦殊岭),是一种神经内分泌调节多肽,对人体的食欲有着很强的调控作用。

布鲁姆教授对合成的“麦殊岭”类似物进行研究,证明它能作用于摄食中枢,稳定维持人体摄食中枢的正常机能,减少饥饿感,增强饱腹感,有效抑制病理性过多获取食物。

如果把人工合成的“麦殊岭”变成药物,就能使很多食欲呈病理性亢进的肥胖患者减少摄食的欲望,从而实现减肥的效果。

肥胖或超重的糖尿病人若能进行安全有效减肥,可显著减轻胰岛β细胞的负担,甚至可使受损伤但尚未凋亡的胰岛β细胞产生不同程度的修复作用,从而实现高水平的治疗效果。




https://m.sciencenet.cn/blog-40692-1356150.html

上一篇:[转载]来自聂广科学网博客:《“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全文发布(2022.3.29)
下一篇:[转载]科研诚信与负责任创新专业委员会成立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18: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