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研究中的真机制和假机制
热度 5 孙学军 2011-4-24 11:23
前几天在《 科学选题要善于联想 》中提及科研中的真假机制研究的问题。今天就这个问题进行简单分析,以引起大家关注和讨论。在科学研究中,一般要提出假说,然后根据假说设计研究,根据设计开展具体研究,在具体研究中根据进展和当调整研究方案,必要时对原始假说进行修改,修订研究设计和具体研究内容,最后 ...
个人分类: 研究生培养|5956 次阅读|没有评论 热度 5
科学选题要善于联想
热度 7 孙学军 2011-4-19 12:30
科学选题要善于联想
最近在苦于选题,虽然有几个候选的题目,但老板强调一定要做真机制,不要做假机制,主要考虑怎么样才能做真机制,因此一直没有确定好研究内容。我的理解是真机制是能说明问题的,假机制是说明现象的(关于这个问题,等找时间在探讨)。最近阅读文献的时候,看到一个信息,是关于 IL-1beta 阻断剂在中风 ...
个人分类: 科研思路分享|9194 次阅读|没有评论 热度 7
出国学习30年历史变迁
热度 18 孙学军 2011-3-30 15:22
出国学习历史变迁 我不想讲中国的出国学习历史,只是从个人体会,从相对收入、效益角度,谈谈最近 20 多年出国学习情况的短期历史阶段性特点。 我是 80 年代后期读得大学,我大学毕业前从来没有考虑过出国学习的事情,因为几乎没有这种可能,大学毕业后我的一个比较亲近的大学老师告诉我,你们 ...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7239 次阅读|没有评论 热度 18
氢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损伤(COPD)
热度 2 孙学军 2011-3-29 01:13
氢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损伤 (COPD) Hydrogen therapy may be a novel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COPD.pdf 被 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 接受,该杂志是属于open access的新杂志,本文属于一个观点类文章。 虽然氢气在许多疾病中都有研究,但慢性阻塞性肺损伤仍未见报道,从疾病类 ...
个人分类: 氢气生物学|6327 次阅读|没有评论 热度 2
开始美国学习之旅
热度 36 孙学军 2011-3-25 14:48
开始美国学习之旅 明天就开始到美国加州Loma Linda大学医学院,开始为期一年的留学生活,尽管有在加拿大的学习经验,而且我与该学校合作多年,也是这个学校的客座教授,但第一次到美国,仍有一些惴惴。毕竟是一个陌生的世界,许多老师和同学告诉我没有什么问题的,而且那里的生活很愉快,不会那么想家的。希望 ...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6976 次阅读|没有评论 热度 36
两种怀疑态度
热度 14 孙学军 2011-3-25 06:57
在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普遍存在两种完全不同类型的怀疑态度。一类是固执的怀疑,另一类是科学怀疑或批判精神,前一种是针对新发现的怀疑,后一种是对流行观点的怀疑。作为科研人员,要避免发生第一类固执怀疑,发扬批判精神。 固执的怀疑在历史上反复出现。 固执的怀疑 ...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6138 次阅读|没有评论 热度 14
如何摆脱“眼见为实”
热度 12 孙学军 2011-3-24 08:26
我们经常说眼见为实,实际上我们眼见未必为实在,甚至科学上许多情况下正是因为眼见导致错误的认识。从某种意义上讲,许多科学研究的就是摆脱眼见为实的过程。 尽管我们都知道眼见未必为实,但总是不自觉地受到影响。 古代的人看到太阳和月亮围绕我们周围每天在转,很容易就得出地球为中心的错误观点,我们 ...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270 次阅读|没有评论 热度 12
实验观察很重要
热度 15 孙学军 2011-3-20 17:30
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现代自然科学,实验观察虽然不是最重要的,但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甚至有人认为,在研究工作中培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比学术知识本身要重要的多,或者说科学研究中观察的意义要远远超过文献知识。现在谈谈关于实验观察一点简单看法。 &nb ...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7087 次阅读|没有评论 热度 15
学术交流是科学创新的土壤
热度 23 孙学军 2011-3-19 14:36
刚才看到 徐耀阳 老师写的文章《 频繁的学术交流有碍创新步伐 》,他谈的主要是指参加学术会议,但这个文章的题目容易让人误解为学术交流对创新有害,或者说不能太频繁地学术交流,实际上学术交流不能等价于学术会议,我们看文章、看书,或者上网络上查找各种资料,都 ...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6476 次阅读|没有评论 热度 23
如何培养科学鉴赏力
热度 13 孙学军 2011-3-15 12:49
昨天写了关于《不能缺乏 科学鉴赏力 》的小文,被科学网头条,有人评论中提出到底如何提高科学鉴赏力,有没有具体可行的建议。根据个人的体会和查阅相关资料,遂成此文,请大家批评指正。 科学鉴赏力应该是从事科学研究的重要体验,有比较高的科学鉴赏力的学者不仅能从自己的科研工作中体会到美的享受,成功 ...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6987 次阅读|没有评论 热度 13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02: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