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肥胖容易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原因
热度 1 孙学军 2023-4-3 07:27
肥胖和自身免疫疾病 自身免疫疾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的疾病。自从Donath 与Landsteiner提出此概念以来,许多疾病相继被列为自身免疫性疾病, 常见的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症、红斑狼疮、皮肌炎、甲亢、糖尿病、结肠炎等。值得提出的是,自身抗 体的存在与自身 ...
5288 次阅读|没有评论 热度 1
如何撰写学术论文?《科学》访谈
热度 1 孙学军 2023-4-2 07:01
即使对于经验丰富的 学术写手 来说,将数月或数年的研究浓缩成几页也可能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作者需要在令人信服地解决他们的科学问题和详细展示他们的结果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以至于丢失了关键信息。他们必须简洁明了地描述他们的方法,以便他们的实验可以被复制,并在不过度推销他们的工作的情况下讨论他们研究的更 ...
6392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研究发现植物会哭!!《细胞》
热度 5 孙学军 2023-3-31 18:01
自然界仍然有许多秘密等待我们去发现,植物能发出声音,甚至可以哭。这一发现给我们了解和观察植物增加了新的角度,甚至也可以作为农业技术。通过监听植物声音,了解旱情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当然也给研究植物的科学家增加了一种新的不同维度的研究指标。既然是应激导致的声音,那么这种声音可以作为对抗胁迫的研究指标。太 ...
5119 次阅读|5 个评论 热度 5
疼痛神经末梢对免疫哨兵细胞的多模态控制
孙学军 2023-3-31 07:39
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相互作用,是神经免疫学的研究领域,最近关于大脑对免疫功能的调节,周围神经对免疫功能的作用,研究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深入,有一种形成重大突破,并能引起理想治疗方法的趋势。 免疫哨兵的外周神经调节: Tuning sentinel immune cells | Science 有效的宿主防御依赖于启动情景 依赖性免疫反 ...
3904 次阅读|没有评论
张锋团队成功操作细胞分子注射器
孙学军 2023-3-30 10:09
研究人员借助一种天然分子“注射器”,这是一些病毒和细菌用来感染宿主的工具,将其用于将功能蛋白质输送到培养的人类细胞中。 “惊人”的分子注射器将蛋白质运送到人体细胞中 (nature.com) “这太令人惊讶了,”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体生物学研究所的微生物学家冯江说。“这是一个巨大的突破。” 该技术于 ...
5791 次阅读|没有评论
慢性疼痛的研究需要重视
热度 2 孙学军 2023-3-29 21:26
慢性疼痛是指持续一个月以上(以前为三个月或半年)的疼痛,也有人把慢性疼痛比喻为一种不死的癌症。中国至少有一亿以上的慢性疼痛患者。慢性疼痛是一个重要的医疗问题,导致这种问题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治疗的策略也应该采用综合措施。要获得更理想的治疗效果,需要进行更多全面研究。不过对慢性疼痛的研究关注度可能 ...
4167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2
应将水作为人类利益共同体的重要因素
热度 4 孙学军 2023-3-24 17:02
水是地球的生命线,对于人类和每一种动植物的生存至关重要。水有助于在空气和土壤中循环碳和营养物质,并调节气候。几千年来,地球的水循环提供了可靠的供应和有利于人类发展的持续条件。然而,人因破坏正在使水周期失去平衡,有可能破坏水循环本身的可靠性。 世界各地已经感受到了这些影响——在毁灭性的洪水中,例 ...
4976 次阅读|5 个评论 热度 4
用猪笼草生产免疫佐剂的新策略【科学】
孙学军 2023-3-24 10:47
疫苗的话题在这几年有比较特殊的意义。 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 , 如细菌 和 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转基因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疫苗保留了病原菌刺激动物体免疫系统的特性。当动物体接触到这种不具伤害力的病原菌后,免疫系统便会产生一定的保护物质,如免疫激素 ...
4688 次阅读|没有评论
果蝇具有碱味觉!
孙学军 2023-3-23 10:14
人类有许多盲区,例如我们不能看到紫外线红外线,我们不能听到超声次声,许多味觉嗅觉也不具备,但许多动物在这方面则有比较强的能力。这也是我们都非常熟悉的知识。动物对酸性都比较敏感,人类也一样具有酸性味觉,但我们没有碱性味觉,可能许多动物也没有这种,不过最近科学家发现果蝇具有碱性味觉,这意味着某些昆虫具 ...
4582 次阅读|没有评论
病毒示踪细菌传染病流行的新策略
孙学军 2023-3-22 16:00
核酸检测是我们都熟悉的技术,利用这种技术能丛少量样本诊断出特定病毒。噬菌体是专门感染细菌的病毒,特定噬菌体能感染特定细菌,噬菌体感染了细菌能让杀死细菌,利用这种特征,可以用特定噬菌体杀死病原菌实现治疗某些细菌感染的目的。最近有学者提出利用噬菌体进行流行病学研究的巧妙方法,因为病毒并不是细胞,一般 ...
5164 次阅读|没有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3-5-30 11: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