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angzha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iangzhang 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Quantum Dots

博文

201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 “上帝粒子”擦肩而过 精选

已有 14674 次阅读 2012-10-9 18:31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博客资讯|关键词:学者| 物理学, 诺贝尔奖

              

       

                          (图片来源:中国新闻网、诺贝尔奖官网)

David Wineland课题组网址:http://www.nist.gov/pml/div688/grp10/index.cfm

Serge Haroche 课题组网址:http://www.college-de-france.fr/site/en-serge-haroche/biography.htm#|p=../en-serge-haroche/biography.htm|


 中新网10月9日电 据外电报道,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9日宣布,法国科学家塞尔日·阿罗什(Serge Haroche)与美国科学家大卫·维因兰德(David Wineland)获得201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人民网斯德哥尔摩10月9日电 (记者刘仲华) 瑞典皇家科学院9日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法国科学家赛格尔·哈罗什和美国科学家戴维·维兰德,以表彰他们在量子力学领域的重大成就,称他们“提出了突破性的实验方法,使测量和操控单个量子体系成为可能。


 量子世界里的粒子控制
 塞尔日·阿罗什和大卫·维因兰德独立地发明并拓展出能够在保持个体粒子的量子力学属性的情况下对其进行测量和操控的方法,而这在之前被认为是不能实现的。
 在不破坏单个量子粒子的前提下实现对其直接观测,两位获奖者以这样的方式为量子物理学实验 新纪元开辟了一扇大门。对于单个光子或物质粒子来说,经典物理学定律已不再适用,量子物理学开始“接手”。但从环境中分离出单个粒子并非易事,而且一旦粒 子融入外在世界,其神秘的量子性质便会消失。因此,许多通过量子物理学推测出来的现象看似荒诞,也不能被直接观测到,研究人员也只能进行一些猜想实验,试 图从原理上证明这些荒诞的现象。
 通过巧妙的实验方法,阿罗什和维因兰德与研究小组一起成功地实现对量子碎片的测量和控制,颠覆了之前人们认为的其无法被直接观测到的看法。这套新方法允许他们检验、控制并计算粒子。
 他们的方法大同小异。大卫·维因兰德是利用光或光子来捕捉、控制以及测量带电原子或者离子。 
 塞尔日·阿罗什采取了相反的方法:通过发射原子穿过阱,他控制并测量了捕获的光子或光粒子。
 两位获奖者均在量子光学领域研究光与物质间的基本相互作用,这一领域自1980年代中期以来涌现了相当多的成就。他们的突破性的方法,使得这一领域的研究朝着基于量子物理学而建造一种新型超快计算机迈出了第一步。就如传统计算机在上世纪的影响那样,或许量子计算机将在本世纪以同样根本性的方式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极端精准的时钟在他们研究的推动下应运而生,有望成为未来新型时间标准的基础,而其精准度超越现代铯时钟百倍以上。瑞典皇家科学院认为:“单个粒子很难从周围环境中隔离观测,一旦它们与外界发生交互,通常会失去神秘的量子性质,使得量子物理学中很多奇特现象无法被观测到。但两位获奖者通过实验,能够直接观察单个粒子却不对其产生破坏,开辟了量子物理学实验领域的新时代。”
    阿罗什和瓦恩兰将分享800万瑞典克朗(约合114万美元)的奖金。

      人物简介:

      塞尔日•阿罗什,1944年9月11日出生于摩洛哥卡萨布兰卡,1996年在巴黎高等师范学院与同事合作进行了实验观察,发现了量子相干性,获得1992年洪堡奖。2001年以来担任法兰西公学院教授,量子物理学会主席。

      大卫•维因兰德,1944年2月24日出生,美国标准技术研究所教授。1965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学士学位。1970年在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在华盛顿大学读完博士后后,1975年进入美国国家标准局,现在在美国标准技术研究所任教。


最近5年来诺贝尔物理学奖归属回顾

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被授予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天体物理学家萨尔·波尔马特、美国/澳大利亚物理学家布莱恩·施密特及美国科学家亚当·里斯,表彰他们“通过观测遥远超新星发现宇宙的加速膨胀”。

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被授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科学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以表彰他们在石墨烯材料方面的卓越研究。

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被授予英国华裔科学家高锟及美国科学家威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高锟在“有关光在纤维中的传输以用于光学通信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就。博伊尔和史密斯发明了半导体成像器件电荷耦合器件(CCD)图像传感器。

2008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被授予美国科学家南部阳一郎和两位日本科学家小林诚、利川敏英。南部阳一郎因为发现次原子物理的对称性自发破缺机制而获奖,日本科学家小林诚、利川敏英因发现对称性破缺的来源而获此殊荣。

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由法国科学家阿尔贝·费尔和德国科学家彼得·格林贝格尔分享。这两名科学家获奖的原因是先后独立发现了“巨磁电阻”效应。

历史上曾有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朱棣文、崔琦、高锟等六名华人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2012年诺贝尔奖颁布时间表:

                            


本消息来源于诺贝尔奖官网、中新网、人民网、腾讯网、新华网等

http://www.nobelprize.org/

http://news.qq.com/zt2012/2012nobel/index.htm

http://news.xinhuanet.com/2012-10/09/c_113315162.htm




https://m.sciencenet.cn/blog-411747-620803.html

上一篇:课题组最新碳点研究论文
下一篇:诺贝尔化学奖是这样炼成的

11 屈林 吕喆 杨涛 任胜利 张明 王军 许培扬 徐传胜 戴德昌 zylangtuteng JINDU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14: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