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期盼《社会科学论坛》越办越好

已有 2561 次阅读 2019-10-16 07:49 |个人分类:学术问题评论(07-11)|系统分类:论文交流|关键词:学者

期盼《社会科学论坛》越办越好

--在《社会科学论坛》期刊改革与创新学术研讨会上发言文字稿

               20191012

 

黄安年文  黄安年 的博客/20191016发布(第22737篇)

 

感谢主办单位邀请我参加《社会科学论坛》期刊改革与创新学术研讨会。使我有机会和学界新老朋友相聚交流切磋,并当面向《社会科学论坛》编辑部及其主管单位河北社科联、领导机构河北省社科院表达谢意。在学术生态环境面临难得机遇和严峻挑战的情况下,20年来《社会科学论坛》,走符合自身发展的特色道路,办得虎虎有生气,我们经常看到这个刊物上有令人深思的好文章,引发学界的广泛关注,在全国社科界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这对于一个地方刊物,是非常不容易的。

来石家庄前,我汇集了2001年以来《社会科学论坛》所发表我的文章共16篇。2004年8月我受邀参加了在河北蔚县举行的暑期恳谈会,10月《社会科学论坛》以《关于办好学术期刊的几点意见》为题发表了我在会上的发言,特别提到,2001年第一次在《社会科学论坛》上发表文章的情景。请允许我在这里重提这件事:

同样令我难以忘怀的是2000-2001年我国中学历史界开展了一场建国以来少有的自下而上围绕中学历史教材编写改革大讨论,遭遇了一股利用手中权力维护垄断既得利益的强烈围堵。当时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织一批“人教版”权威专家对教材进行所谓“会诊”,对我和广大中学历史教师批评教材中的错误和陈旧观念的正当学术评论进行围剿。我的《评人教社〈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新教材——130例质疑引发的思考》刊登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9年第789期上,《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编辑部则在2000年第678三期整版集中发表了全国广大中学教师批评中学历史教材中的问题的文章,为了澄清事实真相,我发表了《学术批评与非学术因素——质疑人民教育出版社“10·26会诊”》长文,该文的前半部分发表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杂志2001年第1期上,原定2001年第2期连载文章的后半部分,因非学术因素干预未能连载。《社会科学论坛》杂志在学术批评网主持人杨玉圣先生的推荐下,维护了学术批评的公正、公平,在2001年第34两期连载了我的这篇文章,《论坛》的这一伸张正义的举动受到了学术界和普通教育界的一致好评,支持了关系增强中华民族素质的中学课程和教材改革的健康讨论。

   《社会科学论坛》发表这篇文章使我对这家杂志刮目相看,认定是可以信赖的刊物。自那时起,我在《社会科学论坛》上发表的文章大体上可分学术评论和美国问题两个方面各有八篇。这里要特别提到的是《美国的崛起与发展》一文在《社会科学论坛》200810月发表,随后《新华文摘》2009年第2期全文转载。现在看来,这篇文章对于美国发展历程的如实概括和经验总结依然是站得住的,对于将1894年作为美国崛起年代的学术界定和崛起与崛起后的区别的分析也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文章谈到:

“如果按照一视同仁的排名标准而不是双重标准,我国2007年的经济总量已经占全世界第四位,这个老四的经济总量排名地位相当于美国1865年时在全球的经济地位,如果预测中国要在21世纪世界经济总量排名第一,并且经济总量为21世纪的某个时期的世界第二、第三位国家经济总量之和还要多124.6%的话,那么,从现在起没有再加上持续不断的三、五十年的艰苦卓绝的努力是难以想象的。”“崛起”是一个历史的概念,不是一个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换界标的概念。

文章分析了“美国历史发展中,有着相互联系和影响的五个明显的特点。”

1.年轻快速、实力最强、富有活力的大国

2.外来移民持续不断的国家

3.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的典型国家

4.商品经济和垄断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国家

5.对外开放和社会机制不断调整的国家

并且论述了美国崛起的三个独特条件:

1.美国没有经历封建制度发展阶段,有利于美国现代化的发展

2.美国的大陆扩张和西进运动推动美国崛起

3.美国长期处于和平与发展的国内外环境也有利于美国崛起”

文章认为“如何界定崛起一词的实际含义以及崛起的起止时间”是很重要的。

在美国问题研究上,我一直主张实事求是,既不要亲美、崇美、恐美思维,也不要轻视、漠视、无视美国崛起和发展中可资借鉴的经验。还是要合作共赢。

 

  在2004年的暑期恳谈会上对于办好学术期刊,我提出了三条建议,即重视学术资源开发的多元化、重视学术资源评价的完整化、重视学术资源利用的网络化。文章谈到:

“目前在这方面还有不少问题,会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学术研究需要充分利用和借鉴国内外各种渠道提供的各类信息资源。一个开放的高度重视学术繁荣的政府主管部门,应当为学者提供最大限度获取学术资源和信息的方便。遗憾的是,在学术研究的信息源方面的获取方面我们的开放和公正程度还很低,在获取符合宪法范围的“知情权”上面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不重视资源开发的多元化就谈不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谈不上学术发展和学术创新、也谈不上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而离开了实事求是,离开了历史真实,学术文章和作者的价值也就最终失去了意义。”

关于重视学术资源评价的完整化。文章谈到:“目前我国的学术研究机构和学术刊物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形形色色的学术评价机制的干扰。我国现行不少有关社会科学的学术评价机制存在着不完整、不公正的严重弊端。”

关于重视学术资源利用的网络化。文章谈到:“我们现在处在网络时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发展与繁荣也和网络信息的发展密切相关。”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重提这些往事是因为我是《社会科学论坛》的老朋友、老作者,这些学术交往使人感到温暖,更由此彰显了刊物实事求是、弘扬正气的办刊方针,温故可以知新,坚守优良传统可以使前行更有依托,创新更有底气。

 

今天《社会科学论坛》创刊二十周年了,在探寻新时期期刊改革与创新学术之路时,学术环境比起当年发生了许多变化,某些方面更显严峻,但上述三条这三条建议并未过时。

我个人的学术网站和开放博客的宗旨,其实也是我对学术刊物的期盼,就是要践行“学术为公、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资源共享”。学术为公是为人民、为国家、为学术繁荣的大公,这也是党为人民服务的大公;实事求是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坚持不唯上不唯书只惟实的精神;与时俱进要反映新时代人民需求的学术创新,这种创新要求经得起历史的反复检验。

     办好一个刊物需要有领导刊物的领军核心人物,20年来社会科学论坛能够办得越来越好,这是和社会科学论坛有赵虹先生这样的领军核心人物,有他创造性的开拓耕耘分不开的,他善于把贯彻上级意图和学术界的实际情况巧妙地结合起来,能够为在职的、退休的学者提供最佳发表园地,能够想作者和读者所想,做好服务工作。在赵虹先生卸任之际,请接受我们的由衷敬意,也寄希望于新任领军核心人物黄军毅社长兼总编,能够传承和发扬《社会科学论坛》的优良传统,把这个学术家园越办越好。

                              写于2019年10月8日

 2900dff2244ddabb6bf8213e48cf73bc.jpg

附:黄安年发表在《社会科学论坛》文章目录

01《学术批评与非学术因素()--质疑人民教育出版社"10·26会诊"《社会科学论坛》2001年第3

02《学术批评与非学术因素()--质疑人民教育出版社"10·26会诊"《社会科学论坛》2001年第4

03《考博应当鼓励,“博导热”需要降温?》,《社会科学论坛》2001年第7

04合作作者之一,《谈学术批评、学风建设与学术繁荣》,《社会科学论坛》2002年第1

05《如何遏制学术腐败?--从北大王铭铭教授学术剽窃案谈起》2002年第1

06关于办好学术期刊的几点意见》社会科学论坛》2004年第10

07奥尼尔门曝光与布什决策内幕的代价》社会科学论坛》2004年第11

08从谢泳先生受聘厦门大学教授谈起》社会科学论坛》20077

09《美国的崛起与发展》,《社会科学论坛》200810

新华文摘》2009年第2期;人大书报中心资料》2009年第1

10合作作者之一,《改进学术评价机制纵横谈》《社会科学论坛》2009年第4

11从历史上的漫画看19世纪后期美国的排华潮》《社会科学论坛》2009年第6期上

12怀念设计师、领航人和铺路者杨生茂先生》《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第13

13《道钉,不再沉默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序言《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第16

14从随军记者到出版人和历史学家》《社会科学论坛》2011年第8

15当代义演体史家第一人》《社会科学论坛》2012年第7

16让道钉进入公众视野》社会科学论坛》2016年第12

 

 bb9319aadc535011fc035a053654080c.jpg




https://m.sciencenet.cn/blog-415-1202096.html

上一篇:第一部有关今日美国宗教的入门读物【《全国新书目》(2002.6.)】
下一篇:知音难求 存真不易----祝《社会科学论坛》二十岁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03: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