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从收购553卷美国国会档案到捐赠654本美国图书资料

已有 1059 次阅读 2023-6-4 07:43 |个人分类:个人所思所想(2017--)|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从收购553卷美国国会档案到捐赠654本美国图书资料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23年6月4日发布(第32772篇) 

40年前,我经办购买了1842-1867年间的美国国会档案553卷,使用的是学校社会科学处特批购买美国图书资料经费8000元人民币(其中1000元用于维护)。这些一个半世纪前印制的珍贵档案资料纸质版,据说在美国也没有超过十套。这些档案资料是中国书店从解放初美国驻华使馆撤离时接收来并堆放在库房里从未使用的,80年代初中国书店为库存腾地,与我有销售旧书往来的刘师傅和我洽谈一次性销售这些图书,经商议并达成了一次性付款7000元人民币购买这553卷美国国会档案(当年美国华盛顿出版原著)的协议。如今平均每卷以200美元的价值计算,估计有110600美元,折合约七十多万人民币,为当时的100倍,这只是算经济账,她对于学术研究的作用不是用经济账算得出来的。

全部553卷的目录请见:《北京师范大学美国问题英文书目》(1988)介绍【黄安年个人论著藏书书目(黄安年个人论著部分编号011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949日发布(第21386篇)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1172273.html”

  为呼吁重视这批国会档案,我还在2010年9月在科学网博客上发表了一篇博文(内容摘要见下)

*********************

国内孤本,美国罕见档案不加利用极其可惜!----从十年前的一封信谈起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0929日发布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拥有553卷《美国国会档案(1842-1867)》为国内孤本,美国罕见。但长期以来既没有好好利用,也没有妥为保管,令人感到极其可惜,也十分难以理解。搞学术研究一靠人材,而靠资料。不认真研究资料,尤其是一手资料,这叫什么研究?有珍贵资料在手又不加利用,这能办好一流大学

 

我要说明的是,首先,这批80年代初由我一手经办并经学校社会科学处特批经费购买的美国国会档案,是由教研室和系资料室委托资料员周海林同志专门管理的,虽然利用率不高但还是管理有序,南开大学冯承柏教授等十分重视,还专门借用了其中若干卷。

 

第二,当时的系领导强调按照前苏联模式的古代、近代、现代教研室系统培养研究生和从事科学课题研究,反对美国史打破近代和现代史界限进行跨教研室整体合作研究,这不仅妨碍了北师大近代世界史和现代世界史联合研究,而且使得世界近代现代史领域优势互补的博士点申请可能性等于零,我所培养的世界现代史研究生也失去了利用这553卷国会档案的可能性。

 

第三,北师大重点学科的中国近代史领域的导师们并不以美中关系为研究重点,自然也不关心这批极其宝贵的美国国会档案,有大量的中美关系档案,而且还涉及大量有关中国问题的档案资料。仅举一列,其中包含大量华工移民北美的资料,笔者撰写的《沉默的道钉----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2006年,五洲传播出版社)的材料基础恰恰源自美国国会档案。

 

第五,随着系教研室和图书资料室用房调整,这批珍贵的档案资料被堆入了系封存的文物资料储藏库里,于是出现了我在下面所附信中提及的“当时史革新老师、李东明老师还帮助我从文物室一堆档案中逐一找出了我所需要的档案。”(史革新老师时为系党总支书记、李东明老师时任系教学秘书)

 

第六,为了有效利用这些档案资料,我在2000830日给当时的系主任写了信(见下附件),朱汉国主任表示要好好研究解决。

 

第七,随着网络数据库的兴起,这批国会档案在美国已经可以上网查询,与此同时一些公司将这些数据库通过市场营销推向中国高校和研究机构,费用不菲。

 

现在说说,这批珍贵档案资料的学术用途依然很广,并不因为网络数据库上已经可以查到,毕竟纸质国会档案为当年原始依据,而且在这里查阅是免费的。

553卷美国国会档案涵盖1842-1867年间美国和中国的许多重大研究课题,美国国内问题研究暂且不论(目前北师大在职教师中未见有人重点研究),和中国有关的略举几例:

19世纪40-60年代的移民潮研究;

中国华工建设北美研究;

美国和太平天国运动关系研究;

美国和第一、第二次鸦片战争研究;

清史研究中的美国因素研究;

美国国会档案中的中国版图研究(含琉球群岛,钓鱼岛等)

美国心目中的中国清王朝和明治理唯新前的日本;

美国19世纪40-60年代的中国观;

请问,仅仅列举的这些课题哪一些和中国近代史研究没有关系,和清史工程没有关系,你们利用了吗?我们的博士生注意到利用美国国会档案来从事课题研究了吗?

******************

朱汉国主任,并历史系领导:

在你们百忙之中打搅了,不好意思。这封信的中心是呼吁系领导采取切实措施保存并有效利用我系的宝贵资料553卷《美国国会档案(1842-1867)》。

 

一、这些档案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1. 国内独家拥有,即使在美国拥有这个时期的国会档案也只屈指可数的几家,而且目前尚无相关光盘(CD-ROM)问世。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国内孤本,美国罕见。

2. 这些国会档案的内容不仅对于研究1842-1867年间美国历史、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极其重要,而且也是研究近代中美关系史、中国近代史等方面的重要档案资料。他对于我系建设全国重点教学基地和建设全国重点科研基地来说无疑也是重要的硬件优势之一。对于研究美国史的博士和硕士学位研究生、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博士和硕士学位研究生是十分有利的资料条件。

3. 80年代当初我从北京中国旧书店买回来时共花费人民币7000元。而今天平均每卷以200美元的价值计算,估计有110000美元,约90万人民币。如果利用这些资料发挥资源共享的经济效益,或者对档案资料进行“深层开发”则也是前景可观的。

 

二、目前这些档案被束之高阁,无法利用

1. 由于种种原因事实上这些档案资料未被有效的开发性保存,几经周折目前这些资料杂乱无章地堆放在文物室内,存在着损害和丢失的巨大隐患。

2. 在目前情况下这些档案根本无法利用。记得1998年初我为撰写《中央太平洋铁路的建成与在美华工的贡献》一文时就得益于利用了我系保存的国会档案,当时史革新老师、李东明老师还帮助我从文物室一堆档案中逐一找出了我所需要的档案。我的这篇文章在上海国际会议上发表时引起了巨大反响(文章全文2万多字发表在《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现在如果还要利用这些档案怎么好意思再麻烦这么多老师呢?再说想利用这些资料的岂止一人?

 

以上呼吁敬请系领导及早研究解决。

顺祝    研安

                                     退休教师   黄安年  

                                        2000830

https://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quickforward=1&id=368023

 

 

1991年我赴美国纽约州立奥伯尼大学学术访问,期间在旧书店和其他销售店购买了一些美国史图书,日前这些图书已经无偿捐赠给了历史学院。1991 11月21日我从SUNYA 历史系S·马祖姆多教授处接受该系退休教授赠送珍贵的美国历史评论【AHA(1944-1990)】总共5箱,我逐一进行了登记造册,准备回国后转赠北师大历史系图书资料室。据了解1944-1990年间出版完整的美国历史杂志(The Journal of American History),即使在国内连北京图书馆和北大图书馆也不一定这么完整。1223日我将这些图书杂志自纽约州奥伯尼运到新泽西的林顿港,海运回国。92年初这批杂志转赠给了历史系资料室。

 

今年5月18日获悉北京师范大学历史院务会已决定接受我无偿捐赠的美国问题英文书刊。5月19日,我们将捐赠美国问题英文书刊分别打捆成69捆,每捆写明捐赠图书的编号。5月31日上午历史学院敖雪峰(办公室主任)和国际关系史教研室老师刘少楠博士专程前来天通苑我家接书,由一辆中巴车送往北师大历史学院资料室,至此捐赠事宜已经完成。【见《捐赠美国问题英文藏书654本(69捆)今天由北师大历史学院来专车取走》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23年5月31日发布(第32753篇),https://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1390059

 

从收购553卷美国国会档案到捐赠654本美国图书资料,历经四十余年,我唯望历史学院外文资料室拥有更多富有特色的美国问题图书,为院内外广大师生使用。这些图书资料对于从事美国问题研究、中美关系研究、中国近代现代史研究、世界近代现代史研究的广大师生是有用的。在网媒图书方兴未艾、纸媒图书衰微的时期,学术研究者切莫轻视纸媒固本的作用,纸媒网媒相得益彰,交替使用将有利于学术和教学。

 




https://m.sciencenet.cn/blog-415-1390462.html

上一篇:2000年5月24日日记
下一篇:2000年5月25日日记

2 李沣 尤明庆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4: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