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lonethu 工业生态学的平台

博文

第六届工业生态学国际大会评述(1)-概况

已有 3456 次阅读 2011-6-30 09:45 |个人分类:工业生态学|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工业生态学, 会议评述

    第六届工业生态学国际大会(ISIE2011)20116710日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举行。本届大会的中心议题是科学、系统与可持续性(science, systems and sustainability 会议收到了790份摘要,安排了375个口头报告和150个墙报。参会人数第一次超过了500人。

由于参会人数众多,会议只安排了一个大会报告,邀请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LBNL)的Arthur H. Rosenfeld(费米的关门弟子)作了“加利福尼亚州交通与能源碳减排变化”的报告。会议设立了23个议题,而上届只设立了10[1],各议题的口头报告分布如表1所示。与上届比较,本届议题加强了在工业生态学方法和应用领域的细化。例如,工业生态学方法细分出情景发展与分析、生命周期方法、环境投入产出分析、物质流分析、复杂系统和主体建模等;在应用领域,细分出能源系统、可持续城市与城市代谢、交通和物流、可持续水系统、建筑和基础设施系统、生物质和生物能源、食品和农业系统等。此外,本届大会对于气候变化和碳足迹的关注进一步加强。分组报告有375个,其中中国大陆地区有11个,比上届增加2个。墙报展示有150个左右,其中中国大陆地区有9个。

1:大会所设立的议题及口头报告情况(石海佳整理)

Table 1: Conference statistics of ISIE2011

议题

分会报告

数量

中国大陆

海外华人

情景发展与分析

52

1

0

生命周期方法

32

1

2

能源系统

29

0

1

政策干预和计划

29

0

1

生态工业发展和工业共生

25

1

0

碳足迹分析、报告和交流

22

1

0

环境投入产出分析

21

0

0

物质流分析

15

2

1

产品末端管理

15

0

0

可持续城市和城市代谢

15

0

0

交通和物流

15

0

0

可持续消费与行为

14

1

1

发展中国家的生态工业

14

2

1

可持续水系统

12

0

0

建筑和基础设施系统

10

0

1

替代性燃料

10

0

1

复杂系统和主体建模

10

1

1

产品链的生命周期管理和组织

10

0

1

可持续城市,建筑和设施

6

1

0

生物质和生物能源

6

0

0

生态设计:未来的产品和服务

5

0

0

生态效率

4

0

0

食品和农业系统

4

0

0

合计

375

11

11

注:海外华人包括中国港澳台地区的学者、海外留学的研究生、海外中国籍学者。

本届大会在会议前后还召开了一些专题研讨会,如会前召开了第八届产业共生研讨会、可持续城市系统研讨会和供应链碳足迹研讨会;会后组织了工业生态学青年科学家座谈会。此外,国际工业生态学学会目前已经设立了6个分会[2],除最早成立的生态工业发展分会(EIDCEco-industrial Development)和物质流分析分会(MFAMaterial Flows Analysis)外,又有四个新的分会成立:可持续城市系统(SUSSustainable Urban Systems)、可持续消费与生产(OSCPOrganizing Sustainable Consumption and Production)、环境投入产出(EEIOEnvironmental Extended Input Output)和生命周期分析(LCSALife Cycle Sustainability Assessment)。这些分会在会议期间也相继召开了内部座谈会,商讨分会的宗旨、任务和活动安排。

本届大会的杰出贡献奖颁给了荷兰莱顿大学的Gjalt Huppes教授,表彰他在生命周期分析、物质流分析和环境投入产出分析等方面的贡献。青年贡献奖颁给了挪威科技大学的Anders Stromman博士。


https://m.sciencenet.cn/blog-41587-460737.html

上一篇:第八届产业共生研讨会要讨论的4个问题
下一篇:第六届工业生态学国际大会评述(2)-社会代谢分析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3 04: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