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教育问题,感觉最不满意,但是却依然坚定支持的,反而是学生家长。这是无奈而又明智选择的结果。尤其是今天的家长,和我年纪差不多或者略大一些,也都是在相同的教学模式下成长起来的,下意思的会去维护这样的方式。因为他们不知道,甚至也不想去知道,还有什么可能的变化。
但是我相信,对于未来的教育抉择,今天的家长将会面临更大的挑战。
在应试教育下,最终会有大部分的学生惨遭淘汰,而关键的问题是这些被淘汰的学生可能什么都不会。教育官员一直把教育公平放在首位,我实在无法明白这些官员们是否能够理解那些上了学却最终发现一无所有的学生的痛苦。
应试教育本身对于学生心智的摧毁才是最为可怕的。而一些铁石心肠的教育官员和教育专家,甚至是在这个磨难中成长起来的人们,把这个经历却看成是一种磨练。我经常会从一些人的口中听到这样的见解,一种超越的近乎于冷漠的口吻。
在长达12年的反复的应试磨练中,除了上课和反复的做题,其他的锻炼智力和提升素质的事情几乎都不会做。而且,越是条件差的地方,这个现象就越会明显。功利性已经深入了今天教育系统的每一个地方。
子女成为了家长困窘的原因。在中国这个问题显得尤其严重。
短时间内,应试教育的问题实在是看不到太多的改变的希望。到今天,甚至很多人对这个问题已经不报什么希望了。习得性无助在这里体现的非常的完美。
但是孩子会长大,不会一辈子生活在这个应试教育之中。尤其是,我们可能将要面对一个非常陌生,而且又变化迅速的未来。当有一天,孩子发现一无所有的时候,指责又有什么意义呢?
在应试教育下能够脱颖而出的学生,终归是少数,而在大学阶段还是表现光鲜的更是稀有。虽然很多家长都在幻想自己的孩子能是这样的,但是可惜大部分人都得失望了。大部分学生其实连中学阶段所学的知识都无法理解,更不用说是大学知识。
学习是一个特别艰难的旅程,需要有很多人的陪伴,即使这样失败也是一个高概率的事件。而且即使学习能力强大,也不意味着这个人内心就会强大。中国的教育很多的时候不过是自欺欺人,打算用最廉价的方式来博取最好的结局,这肯定是痴心妄想。
父母才是最爱子女的人,而不是老师。我不否认,有的老师是非常有教学热忱的人,也是非常善良的人,有的成为了学生的希望,有的彻底改变了学生的人生。但是,可惜老师的能力有限,能改变的太少。
所以,在今天,家长需要为自己的子女进行抉择。孩子总归太小,很多道理并不明白。子女的幸福依赖于自己父母的抉择,这不仅仅是给予钱财的事情,而是幸福。
没有人会承认自己的子女是一个真正的废物,为了孩子,每个父母都会做出很多。我觉得,来自父母们的压力是教育变革一个真正的推动力。
而在这个变革中,家长的执着和教师的无力之间的交锋会真正成为最有意思的看点。
中国的父母们,我们准备好了么?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3-3-22 07: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