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3-IBM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iaoqiao1980 努力揭开更多原子核的秘密

博文

SCI是所有人都可以用的评价模式,而这遮掩了科学的真相

已有 1688 次阅读 2022-7-15 10:59 |个人分类:我思故我在|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技术的进步是不是这样我不清楚,但是科学的发展始终是少数人可以做到的,大部分都是当这少数人提出新的方向后跟进的工作,甚至现在出现了许多灌水的工作。首先提出理论和结论的少数人,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是全新的。跟进的,是扩展证实性的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运气好,也会在新领域发现新的研究方向,甚至进一步开辟新的领域。但是灌水的工作,就是你不写也知道是什么内容的工作,你不做实验也知道是什么现象的研究。精心包装的灌水的工作,最容易发表在影响因子高的杂志上。

    所以,从这种科学发展的模式中,我们会看到,对于科学研究的评价是分为三个基本的层次的,三个层次在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也是完全不能放在一起评价的。在西方,有科学的传统,所以在评价的时候,能够(当然也有很多问题)基本区分三类工作,把第一类工作放在评价的第一位置。很多好的研究机构,也只看第一类工作。但是在中国,不是如此,因为中国没有科学传统,很多所谓的研究者跟不知道什么是科学。特别重要的是,参与评价的还有教育的管理者,这是所有问题的根源所在。这些所谓的管理者,对科学本身完全不懂,而且很多对于科学的理解也基本处于无知的状态。而科研人员,很多的时候也是多数欺负了少数,一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故意颠倒黑白。实际上的情况是,很多中国的科研人员只会在一个领域反复灌水,他的世界还没有那个青蛙看得多。

    由于要对所有科研人员进行评价,所以必然导致一个面向所有人进行评价的模式,这必然导致了SCI这种荒谬的评价模式。而真正推动科学发展的,实际上是少数人。真实需要评价的,其实就是这少数人,其他人根本没有被评价的资格。但是当滥竽充数的人多了,在数量上,真正做出贡献的反而成为少数。加上评价权的错配,必然导致对于科学评价的错误认知。

    科学网上很多人希望有所改变,一些专家也的确发出了有良知的呼声。但是在我看来,这种呼吁没有意义。第一,评价权从管理者转向科学共同体,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个我就不多说了。第二,所谓的科学共同体如果不秉持科学的信念,而且具备极高的科学鉴赏能力,所谓的评价也必然是错配的,不见得就比那些管理者好。

    这就是当下学术评价的困境。你让一群麻雀来评价,它看到到最高的地方就是人家的烟囱,怎么可以想到天上的天空居然能飞?反过来,那些少数的老鹰,又有几个会在乎这些麻雀?他们的眼中,其实只有科学,以及和他们能够相互交流的同水平的人。在西方的社会,麻雀起码可能知道老鹰的存在,但是在中国,你千万不能这么认为。即使他们知道有老鹰,也一定是外国的老鹰。中国的天空上是没有老鹰的,所以屋檐下的麻雀自然更加生活的快乐。都是麻雀,不过是个大一点,小一点的区别。所以说,没有了这少数人,剩下的那些用SCI来评价,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自然那些少数人,为什么需要呢?




https://m.sciencenet.cn/blog-41701-1347339.html

上一篇:科学的发展,不是推翻旧理论,而是找到现有理论的不足
下一篇:科学革了谁的命?

3 杨正瓴 高友鹤 郑强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7: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